一.忆少年
长安,一个寓意丰富的名字。人却不如其名,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年,但这段平凡的生命也充满属于着他自己的色彩。
像许多少年一样,这个00后的男生出生于一个农村家庭,环境并不优越,在刚满月的时候父母便带着他离开了家乡,去到大城市盐城里打拼,长安的父亲四处奔波,开厂子,做电工,几乎什么活都干过了,短短九年里他们已经搬了十多次家了,最后一次搬家搬在了一个高速公路口前不远的地方,开了一家纸壳包装厂,为的就是可以赚更多的钱并给小长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在长安的印象里,自出生以来便是在盐城度过的,仿佛自己就是盐城土生土长的人一样。只有寒暑假时会回到老家,那个他出生的地方,也是让他真切感到快乐的地方,没有压力,没有对外界的陌生,只有感受来自属于长辈的独特关怀以及来自家乡的温馨祥和。
长安的爷爷有两个儿子,一个自然是他的父亲孙波,另一个孙刚则是比他的父亲年长两岁,也是常年在外面打拼。因此,长安在三年级时便因为家里老人没人赡养跟着父母一起回到了农村。长安现在还依稀的记得当时父母认真的问他:“你想要转学回农村吗?”长安毫不犹豫地答道:“当然。”现在想想这个答案也许是必然的,因为孩子的内心早已对那里有了向往与期待。随后不就,父亲就真的离开了小厂房带着一家回到了老家。
小小的少年更多的是对新生活的期盼以及对环境包容度的取舍。在城市里,父母即使要努力赚钱也要给自己报上各种辅导班,虽然表面上都是自己喜欢的,但没有哪个孩子喜欢在儿时便被束缚着。而长安平时用来娱乐的方式也只有跟楼下的孩子一起打打圆牌,打打神奇宝贝的卡片。又或者是一起骑自行车或是玩陀螺。这种生活方式想必并不能打动一个小孩子的内心,更偏向的应该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宠爱以及乡下那和蔼的街坊邻居,这也使得长安自小便十分孝顺。
值得一提的是,长安二年级的时候成绩还不错,二年级期末考试结束后便回到了老家过年,也一直期待着自己的成绩,知道过年前期,父亲才告诉他期末三门都考了满分,但他也清晰的记得父亲那年为了奖励他给了他五元的压岁钱,这让少年的内心有了一丝丝的不满,却也没有表现出来。少年的心思是很单纯的,无疑就是吃喝玩乐,对于金钱的概念也不是很清晰。但长安也应该感谢父亲,这倒是成了未来不可或缺的一段回忆。
关于盐城的记忆,长安的印象并不是很深,这里也就不多讲了。甚至多年后父母跟他讲到小时候去游玩过哪些景点都模糊不清了。但是在盐城却有着一个长安一生都忘不掉的一个人和一件事。而且在盐城长安只有一个亲戚家的孩子作为童年的发小,这也是长安之后再次想回到盐城的动力。
可能是为了互补吧,在长安八岁的时候家庭里又新增了一个小生命,九安。在未来的日子,九安可以说是处处与长安“反着来”,长安爱吃肉九安爱吃菜、长安内向九安外向、长安一直被赋予学习不用操心的孩子的称号,九安却是一直不被看好学习。哥俩的感情也并不是像人们所想象中的那么融洽,但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两人也在无形之间变得亲密了许多。
而故事也主要从九安出生后说起,那年长安也只是二年级的学生,九安出生一年后,他们便回到了农村开始了崭新的乡村生活。
在转学初的时候长安的父母并没有跟着他一起回去,而是把小长安送回去后又回到了盐城处理工作上的问题。
长安回到农村后便由爷爷带着去当地的小学报道。农村的小学并没有很多人,当时整个三年级也只有一个班,三十多人。在爷爷把学校的各个手续解决完后,便拉着长安的小手,把战战兢兢的小长安送到了教室,并答应晚上放学就来接他。长安虽然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但毕竟还是一个小孩子,好奇的同时也有对陌生的恐惧,可长安并不想将这种情绪表现出来,而是强压着自己并不安稳的内心缓缓走进了教室。
老师是一个三十出头的女教师,身材很瘦,身高在东北来说也只能说是适中。她给长安安排到了一名女孩旁边坐下,女孩名叫廉柳,扎着干净的马尾,幼小的脸上充斥着来自孩童特有的纯真。第一节上课,小长安意外地发现自己并没有带笔,慌张之下只能时不时的转头看看自己旁边的女孩,而廉柳貌似也看出了新同桌的窘迫,看了看长安的桌面后便大方的问道:“你没带笔嘛?”长安默默点了点头。接着廉柳便从她粉色的笔袋中掏出了一只印着米老鼠的铅笔递给了长安。长安有些欣喜地看着手中的铅笔,虽然心里满是感激,但由于对环境的陌生,长安也只是轻声道了句谢谢,接着便又回过头来继续听讲,廉柳也没有表现出什么不满,只是她不停洋溢出来的激情让小长安受到了一丝鼓舞。
第一节是语文课,这对于长安来说并没有什么意外的,一切貌似都跟往常一样。
下课后便有热情的同学拉着长安在学校里到处介绍,哪里是厕所,哪里是平时娱乐的地方,哪里是食堂。这让长安很快对新环境有了认知。
青椅山小学是镇里唯一一所连带着小学和初中的学校,各个村里的孩子在四年级毕业后都要来到这里上学。学校分为两部分,中间有一个大台阶,台阶约有二十多级,台阶上面就是五年级到九年级学生学习的教学楼了,而下面则是长安现在所在的一至四年级的教室,高高的教学楼在长安眼里显得那么高大却又遥不可及。
小学一上午一共只有四节课,值得一提的是,农村里的孩子三年级才开始学习英语,而长安在盐城上学时从幼儿园便开始接触英语了,到这里后也算得上是无缝衔接了。英语并没有像对其他孩子一样给到他压力。
上午四节课下了之后便是午饭时间,午饭学校有着公共食堂,样式并不是很多却也能让学生吃饱。
饭后则是所有学生一起的午睡时间,但这在新学校的第一次午睡却给小长安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