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新朋友们
第二章新朋友们
朦胧之中感觉身上泛着暖意,漆黑一片的世界底色却是让人舒服的绿色,正奇怪着,突然一阵激烈的争吵把我拉回现实,我睁开了眼睛。
“我告诉你,再喝成这样,你根本就别回来!这日子过的一点儿也没有过日子的样子。”
“老曹老王非说下一场,我只能陪着阿。”
“天天跟你的狐朋狗友们喝大酒,去,是不是哪天喝多了这个家都不要了啊!”
泥菩萨尚且有三分火气。
“人情往来我有办法?你天天炒股打麻将就有日子的样子?不是我挣钱,家早过黄了!”
“砰”的一声后,我推开了卧室的门。
妈妈自然是没有好脸色的,索性我也习惯了。自顾自地吃完了饭,背起轻飘飘的书包走出了家门,取了刚配送的牛奶,走向了学校。
七点十五,我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按个子排的,第四排班级正中,适合我前后左右的谈天说地。
“你来的也够早啊!早上吃啥了?”张嘉瑞回头说道。
“喝的粥,你家也在安字片住嘛?我以为我得是班级第一个来的呢。”
“我家住的远,第一天起早了,在家呆着也没意思,坐车就过来了。对了,他家住的比我还远,我在车上碰到的。”
顺着张嘉瑞手指的方向,我注意到了第三排靠窗边的男孩儿。
如果说卞策的白是白里透红,那这个男孩就得用面无血色来形容了,“吸血鬼”我脑中突然出现了这个形容词。白净,消瘦,有些木讷且不善言辞,这就是我对郭平洋的第一印象。
除了蔡博,班级没有人迟到。
其实无论幼年亦或是成年,当一个新的社交圈子形成,特征显著些的人总会率先聚拢一小波围在自己身边的人。他们可能是衣着光鲜亮丽的,又或者是能说会道的。当一个鲜明的特征在你身上表现出来,那么具有相同特征的人就会被你所吸引,而进入陌生环境的微微胆怯,则变成了去认识你的向心力。
今天认识了不少人,我在日记里这样写到。
长得有点小帅的姜铸城,百米短跑全市第二名。
跟郭平洋一样白的发光的女孩子,孙浩然。我的同桌,包里好吃的可多,听她说,她家里是开烧烤店的。
小个儿不高的杨建勋,神神叨叨的张启龙。
他们人都挺好的。
班级里还有另一个以孙宇航为首的小圈子。我一直认为,孩子的状态是父母实力的延伸。我们这一帮家境小康的,无论衣着打扮,还是聊天谈吐,始终跟他们有着细微,却又明显的差别。
比如10年他们穿的是在学校旁边中央大街上,申格体育买的Nike阿迪,我们穿的是361,安踏,李宁。
又比如人家提起坐飞机去哪里旅游,地方我们或许也去过,不过是坐火车去的。
诸如此类,比比皆是。
有人问了,家境优渥,家境小康,那家境贫寒的孩子们呢?我们H市是个二三线的省会,10年的时候阶层没有固化,所以自然也没有贵族学校那一说,但是学区房的房价卡在绝大多数本地工薪阶层的脖子上,所以我们初中条件差些的比较少。而小孩子又是对外界事物最敏感的一撮,所以他们,敏感又自卑,不会抱团,独来独往,或者只有做出些什么才能跻身进前两个圈子。
小小班级,俨然社会。
老路又没回家,在日记的末尾我这样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