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论兵
三人一路北行,经一凉亭,沈灵便提出稍作歇息。
“孙兄,为将者,何以为先?”沈飞向孙武问道。
孙武看沈飞问得颇为严肃,知道沈飞在与其讨论兵道,他知沈飞胸中所学胜己十倍,若得其一二指点必然受用无穷。
孙武道:“为将者当保家卫国,为主君开疆拓土。”
沈飞继续问到:“保家卫国如何保证自己防得住敌军攻击,开疆拓土又如何保证攻无不克。”
孙武道:“自然是将智兵勇。”
沈飞点点头,略作思考。
“两国相争,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运粮,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一场战争耗费数代君王积累的财富,而争一日之胜。而兵者诡道也,胜负之数千变万化,又何来必胜之理。”沈飞道。
其间道理,孙武自是明白,但其官阶并不甚高,平日想多想地是攻城克敌,建功立业,至于战争带来的次生灾害,倒并未深想。
沈飞不待孙武接话,继续说道:“孙兄刚才提到将智兵勇,你又如何保证你的将更智,兵更勇。”
孙武答道:“不错,兵无常势,两军交战,勇者为胜,但哪方更勇,若不经交手,确无法先知。昔日先帝兴兵北伐,不料金兵悍勇,争战数双方死伤无数,终因粮草不济,只得退兵。此后宋金两国,国力大损,蒙古国势起,才形成三足鼎立之局。”
沈飞道:“先帝操之过急,听孙兄所言当年宋国虽为第一强国,但在下认为若一统天下尚远为不足?”
孙武道:“那沈兄以为如何判断战机?”
沈飞道:“那自然是先胜后打?”
孙武疑道:“若不交战,如何知道谁胜谁败,先胜之说是何道理?”
沈飞道:“需通过计算。比较敌我双方五个方面的强弱。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直、官道、主用也。
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以此可知胜负。”
孙武听完,后背大汗淋漓。自己多年行兵,隐隐知道这些道理,但从未想得如此明白。现联想自己往日行军取胜,多有侥幸之意。便向沈飞深深鞠了一躬道:“沈兄微言大义,在下获益良多。想当年宋国若继续储蓄国力,在沈兄所说的五个方面处处强于金国再行索战,何愁不取胜。”
沈飞道:“即使胜了,也非天下之福。但凡用兵,必然劳民伤财,多所杀伤。孙兄以后在用兵时希望能有三不战。”
孙武道:“哪三不战。”
沈飞道:“一、打不赢不要打,
二、打得赢代价太大也不要打,
三、打得赢也打得起也暂时不要打,看看是否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沈飞与孙武就用兵的算计、攻伐、军形、兵势、虚实、行军、地形、用间等作了细致探讨,直到深夜。沈飞的诸多思想与当前的军事思想相悖,但孙武天资聪颖,不拘事俗,难以理解之处,沈飞也耐心解释,孙武也是一点就通。二人均有相见恨晚之感,不知不觉天已渐黑,沈灵看二人交流正酣,不忍打断,便去镇上买了饭食。
“孙大哥,你与我兄长是英雄惜英雄,何不结为兄弟。”沈灵一旁笑道。
二人均觉有理,对着皓月拜了八拜,沈忆给沈飞杜撰的年岁也是25岁,但比孙武有月份为大。孙武便称沈飞为大哥。
孙武其后用心领悟沈飞所授兵法,融合作战实践,终成一代兵法大家。
其所著《孙子兵法》留传后世,被评为天下第一兵法,孙武也被后世称为兵圣,所著兵法将沈飞“不战”的思想贯穿全文,后世天下分分合合,但战争的频率却是大为减少,当真是遗泽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