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吴县令贪财的由来

第35章 吴县令贪财的由来

这吴县令曾经呢也是考试中过举人的。文人一个,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读书为了考取功名,为善一方。做一个百姓爱戴的父母官。

无奈行善一方也是需要本金的。

自打这吴县令坐上了这阳谷县的父母官后就励志做一个清官。不贪百姓一针一线。

可是好景不长的是,国家每年的财政支出那是杯水车薪啊。偌大的一个阳谷县被这个吴县令做善事,做了几次之后呀,就捉襟见肘了。

县衙里的银子都基本上花完了。

这吴县令呀一夜之间就急出了满头的白发。

无奈之下吴县令只好就向这清风省省府告急。希望这个省里头能够再播下了一笔款项。好让这个吴县令继续为老百姓可以多做几件善事。

这省里面呢经过开会研讨之后。给了这样的回复:这清风省全省上下哪个地方的财政不吃紧呀。你这个吴县令当官不合格。经过上级政府决定:从今往后不再向阳谷县播发一毛的财政补贴。

这隐晦的意思就是说呀,以后这阳谷县自负盈亏了。你吴县令呢有本事呢,你就好好干,没本事呢,就趁早的辞官回家!

官府不养闲人!

那为什么上级政府不撤掉吴县令的官职另派人下来呢?

因为没有官员想要来这里当官!

究其根本原因呀,就是这个阳谷县呀是目前整个清风省最穷的县!

原本呢,在这个清风省最富裕的县就属这阳谷县是最拔尖的了。

早些年间呢,那些个想要做一方县令的官员那是挤破了头的托人送礼,找关系,都希望呢这上面可以安排自己去这阳谷县任职。

不为别的,这个阳谷县曾经那可是最富裕的县城啊,油水多呀。

这一来二去呢,导致了每一任的阳谷县的父母官,离任的时候都周扒皮似的刮走了一大批的金银财宝。

到了吴县令上任的时候,整个阳谷县反而成了现如今整个清风省最穷的县了!

在吴县令走马上任之前呀,这些个想要做县令的官员们又开始了送礼,走关系,找门路了。

这次为的呢还是阳谷县的事。

不过这次和以往不同的是,以往呢都是为了可以去往阳谷县上任而送礼,走关系。这此呢正好是相反。

为了不去阳谷县上任,那些个即将下放的官员们是没少花了银子。

这俗话说得好,有钱能使鬼推磨。

这些个上了贡的官员们最终如愿以偿的没有被派往阳谷县上任。

最后呢,这个阳谷县县令的“肥缺”就落在了这个一没本事,二没背景,三没关系的“三无”人员,吴报国吴县令的头上了。

这吴报国吴县令那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那是依靠自己的真本事考试才考上的公务员。那是有真材实料的。

可是你这光有本事,没有关系,不懂得人情世故,不知道向上面送礼行贿。那“肥缺”不给你给谁呀!

这不这次的新一任的官员下放,这阳谷县的县令一职就正好落在了吴报国的头上。

这吴县令打小的志向就是做清官。这下好了,给自己安排了一个最穷的县。你即便是想贪都没得贪,县衙内的大钱早就被前几任的县令给搜刮完了。只留下了些许散碎银两。

这个和上一任县令交接的时候呀,上任县令也是可怜这个吴县令才给他留了些许的家底。要不然呀,这吴县令哪里会有银子为县令的老百姓做了几次善事呢。

这上一任的县令曾经也是一个有志向的想法,也曾经励志要为老百姓做实事,为百姓谋福利。

可是几经官场沉浮,算是看明白了这个世道。这年头呀,做什么官都好,唯独这个做清官是最难的。

做清官,下面的人没油水可捞,上面的人见不到你的诚意,久而久之,官场的人员就会疏远你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洋洋要成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侠 洋洋要成神
上一章下一章

第35章 吴县令贪财的由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