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放假
傍晚时分,安平镇的边缘,靠近东面的地方上有一排窄屋,是简陋的单层农舍。
农舍占地不大,但很有生活的气息。
屋外围了一圈篱笆,圈起来一块小菜园,菜园里有鸡舍,养着一只老母鸡,菜地里种着一些时鲜的蔬菜,一片绿油油的农家景象。
鸡舍里的老母鸡有些瘦,菜园里的菜苗长势不是很好,这个一个穷苦的家庭。
不过刚移民来琉求的家庭大部分都是这般光景。
菜园里的每一颗菜苗都很接地气,是纯天然的人工浇遭长大,想来那味道绝对不会差,那只瘦弱的老母鸡时不时也能生一个蛋,是最美味的营养补品。
韩涛拎着从马车上卸下来的米面肉等等,告别了学校送物资的拉车师傅,快步朝家里跑去,边跑边喊:
“阿爷,学校今天开始放假,到十六才开学!
今天课堂上的先生发了年节物资,说是校长奖励的,我看了,有米有面还有羊肉呢!我好久没吃过羊肉了!”
院里正侍弄菜地的老人站起身来看着飞奔而来的孩子,笑着说道:
“涛伢子,慢着点跑,要记得邢大人的关爱,咱们这是碰着青天了,过年咱们吃羊肉!”
“知道了,先生说了,以后学习好的还有奖励,不光有米面还有奖学金呢!我一定好好学习!”
“涛伢子,心里记得要感谢校长大人,免费读书的事亘古未闻,咱们贫民百姓也有机会读书,你可不能浪费这机会啊!要不然阿爷可要揍你了!”
“知道了,阿爷,先生说校长这是要普及基础教育,以后适龄段的孩子都要上学,学费全免呢!”
“这是碰见大善人了,老天保佑,可一定要让邢大官人长命百岁啊!”
“那肯定的,校长大人那是神仙下凡,天仙般的人物,必定是长命百岁的!
阿爷,快来看,发的还有白糖和红糖呢,还有好多东西呢…”
看着涛伢子兴奋的摆弄学校发的年货,韩老头也是高兴的上去帮忙。
“涛伢子,好好读书吧,不要想我一样只会种地,这天下大的很,学好了替阿爷去看一看!”
“嗯,阿爷,到时候我带你一起去看看,先生说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咱们一起去看天下。”
“臭小子,阿爷年纪大了可走不动了,你带我去不是害我吗?说话都不会说,以后可当心着点。”
“知道了,阿爷又说人家了…”
小年这天学校正式放假,邢承恩早就准备好给学生们过年的物资,米面还有羊肉,白糖、红糖、雪盐等等都备着齐全。
还怕有些学生年纪小拿不了,专门派人派车分片送到家门口,让学生们带着物资回家过年。
像韩涛家这样的情景在很多琉求移民家庭里上演着,家长们没想到读书还给发年货,这从来都是学生给老师准备束脩,如今怎么成老师给学生发物资了?
这可是千古奇闻啊,邢大人可是大善人啊,免费给孩子读书还发年货,这可帮了家里大忙了。
不行,得给大人立长生牌位去,求满天神佛保佑大人!
邢承恩想要普及基础教育就要帮着解决一下穷苦家庭的后顾之忧。
这个时代一般穷人家,是绝对不会让儿子去读书的。
咬咬牙让孩子去读书的穷家庭,要么是吃了不读书的亏,要么就是发现自己的儿子特别聪明,不培养可惜了。
因为培养一个知识分子出来,
需要花费巨额的财富。
首先你要供他吃喝,其次你要让他去读私塾,再者他还什么劳动都不能参加。
另外孩子读书学费先不说,给孩子准备文房四宝等的就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就只这一条,对于一个穷苦家庭来说就很难达成。
正常的做法是让孩子早些去当学徒,能自己吃饱饭不拖累家庭就算达标。
要是孩子争气,还能赚钱帮着补贴家用那就是烧高香了!
所以真正从穷人家走出来的知识分子,少之又少。
家里最起码有白白养活这个孩子20年的钱,才有底气去让孩子读书。
当然宋朝重文抑武政策使得士子的地位在宋代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不仅使得宋代社会极为重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政府大规模兴建学校、培养人才,希望能稳定的为国家输出人才治国。
然而教育支出在古代极为高昂,没有几个家庭可以承受这种负担,所以就出现了宋代全方位、多层次的大规模助学活动。
政府设置的学田、义庄制度,除了依靠中央拨款之外,还接受民间乡绅富民的慈善捐款。
从统计数据上看穷苦人家的孩子好像学习很容易,可实际上不是。
县学以上的先不说,不达标的去不了,这些懂得都懂。
乡绅捐助的私塾和学院就好上了吗?
首先你得是宗族子弟才能去,外人想去?准备厚礼吧,要不然门都没有。
书上说的穷苦人家是宗族势力下的贫寒人家,也可以理解成寒门。
寒门,指寒微的门第,专指门第势力较低的世家宗族,也叫庶族,并非指贫民阶级。
所以宋朝真实的情况是广大百姓是上不成学的,能上学的穷苦家庭都是有宗族保护的寒门而已,最起码人家有几亩地能供养孩子读书。
要不然连自己温饱都不能保证,每天睁开眼就要去做工,怎么会想到供养孩子读书?根本做不到!
华夏这个文明都没有最基本的数理和科学体系,商人阶层一直备受打压,资本原始积累一直达不到质变。
课本里说明清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其实南宋就已经出现了,不过是被蒙元斩断了。
邢承恩也是被逼无奈搞免费教育,自己需要大量的受过一定基础教育的人才来帮自己。
要不然怎么玩资本主义、玩工业化、还想科技革命?没有一批数理化人员想都别想!
现在邢承恩需要的是大量的懂技术的基层技工,这些人才是自己玩工业体系的基石。
所以自己才不遗余力的推动免费教育,精英人才不说了,就算平庸之辈通过学习也能去工厂拧螺丝了。
在邢承恩的治下,工人总要比种地的农民收入高一些吧。
今天让学生们带着年货回家过年也是邢承恩有意为之,让这些家庭觉得孩子读书并不是拖累,还是能得些实惠的。
有些人和他讲大道理人家听不懂的,你还不如送鸡蛋能让这些人迅速做出反应。
有这批学生做广告,起码让孩子上学变得相对容易一些。
……
邢承恩想的太多,要操心的也太多,南宋已经积重难返了,自己必须跳出来才有可能成功。
很多人都说扶宋,邢承恩发现根本不现实,难道自己想当狄青、岳飞、韩世忠、辛弃疾、孟珙?想要体验撤职清洗流放杀头的服务?
还是想当寇准、范仲淹、王安石、韩侂胄?想要体验流放撤职死后泼脏水后代乞讨一条龙?
士大夫老爷们会教育你这个天真的孩子,要不然自己还是早早跑南洋去吧!
邢承恩了解到的南宋是杀士大夫的,总结起来,上到凌迟,下到自杀,死法多种多样,可以说超过十种,也可以说不足十种,取决于怎样归类。
如果笼统地数过去:自杀。贬死。追杀。赐死。绞杀。杖杀。弃市。腰斩。枭首。凌迟。
正好十种。
要而言之,生活在宋朝,除了谋反以及看起来想谋反会被杀以外,贪污会被杀,-话多会被杀,小官会被杀,大官会被杀,奸臣会被杀,功臣也会被杀,乱写书会被杀,乱翻书也会被杀,甚而至于,会因朋友被杀而被杀。
南宋并不是后世现代人认为的,一个皇上只负责发钱的朝代。
建立军校,这个是邢承恩决定的,军队中设立参谋体系,军人的培养要成体系化。
不能像明朝一样,土木堡之变后武勋集团断档,让文官集团迅速壮大,这样子文武失衡又走回了宋的老路,亡国不奇怪。
大力发展海洋贸易,建立海军,以海军视线之外为法外之地,所有犯罪都可以得到赦免,把他们流放出去。
澳大利亚不就是这么来的吗?自己以后也要去哪里转转。
有了强大的海军,将来就去骚扰所有蒙占领区的海岸线,把蒙元逼得要不大力造船,要不禁海。
同意孙军的请求之后孙军显得很开心,毕竟还是少年人,陪着自己散步的时候还忍不住踢路边的小石头。
这叫什么?石头踢小石头?想到孙军原来叫石头的名字,邢承恩忍不住想笑。
这感觉真好!
看到自己的玩伴也选择了自己的路,邢承恩为他高兴,前边的路要靠他自己走了…
散了会儿步,新宅子好多地方还不完善,花园里走走还行,再远黑洞洞的看着有点瘆人,就算有孙军陪着自己也不想去逛。
算了,回去吧!
没有心思逛的邢承恩和孙军一起回到前厅,晴雪她们也玩闹罢了,婢女正在收拾残局,邢承恩也就回后宅歇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