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快乐的生活不是好小说,好小说长啥样?

第6章 快乐的生活不是好小说,好小说长啥样?

从昨天开始,我就一直寻思着。

该如何把恐龙灭绝,地球毁灭,人类起源的场景写成小说?

但转念一想,关于恐龙灭绝的模拟动画、拟真VR都做得跟真的似的。我就算描写得再生动,也只是班门弄斧。

干脆不要浪费时间了,直接再找一个人吧!

那个扑街小说家果真是扑街,还亏他出口成章,又那么自信。结果演出来的事情完全没法写成小说。

除了开场的那一段对话,能够引出一些笔墨。

之后又是恐龙灭绝,又是太阳爆炸,还有宇宙飞船。重点全在图像上,信息量根本不是文字能够承载的。

更令我难受的是,自从他们两人离开原来的时空,就再也没回去过。到处旅游,真是摸不着头脑。

我的大作又泡汤了。先不说写不写得出来,就算写出来也没有人看吧。

《论恐龙灭绝的一种可能性以及具体描写》、《宇宙飞船到底长什么样?》、《人类发展细史》、《各种奇奇怪怪地方的奇怪文化》、《太阳爆炸看起来像什么样?》——想看这些的人早就去翻未来学论文,环球人文图谱和历史相关图书了。

唉,

说起来21世纪无所事事的青年们到底想看些什么呀!

既然我这个集合体感觉到迷茫,青年们可能并不知道自己想看什么。

看来必须要查一查资料了。

ps:以下内容概括为:

资料,举特例检验,灵感,重新提问,结果取向。

----------------

查了好几篇百度上关于快乐的研究。其中提到了几点快乐的因素,比如,要求被满足就会快乐,得到社会认可会快乐,达成目标会快乐,人格特质会影响快乐。以上几点让我想到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生理(立刻的存活需求和一些其他感官需求)

安全(长远的存活需求)

爱与沟通(社会交流)

尊重(社会认同)

自我实现(自我认同)

超越(宗教,sex)

说起来需求和快乐还是有一点不同的。举例来说,有些需求不完成你会很难受,但是完成了你也不会快乐。而有些称不上需求,甚至你连想都没有想过的事情,在某个时刻也有可能突然给你带来快乐。

马斯洛这个分类主要是按照需求的优先程度。幽默三要素:出乎意料,紧张的消解,贬低他人中——大概只有贬低他人能够在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有明确的分类。

毕竟正常人谁会强烈需求“意外”呢,由此说来,绝大部分快乐其实都是超越的。要不要都无所谓,所以并不显著于正常人的需求金字塔当中。

可以看出马斯洛三角形并不能很好的界定快乐。

如果想要一种完备的分类的话,我的直觉告诉我——快乐应该分成“感官的快乐”和“精神的快乐”以及“精神与感官之间的快乐”。

1.在生活中感受感官刺激。听音乐,看图像,触摸,吃东西,闻香味,坐过山车而感受到的快乐可以说是物质上的。也就是感官快乐。

2.通过思考,判断一些几乎完全抽象的东西得到的快乐。就是精神上的快乐。

3.读小说和yy之类,便是介于精神和感官之间的快乐——由某些言语引起在脑中不完全的感官体验的投影,然后从体验这些投影中得到快乐。他的机制可以说是与另外两种大相径庭。

不过我为什么要这么分类呢?

大概是因为我觉得看小说和实际经历物体守获得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第一次见到某时某地的情景,跟梦中的回想也是完全不同的。

我记得好像有些人的想象力很强,看小说就像是亲身经历一样,比电影都清楚。

对于他们而言,看小说跟实际经历应该没有什么区别吧。

我为什么会下意识觉得——看小说得来的快乐和感官体验得来的快乐不一样呢?

难道是因为21世纪无所事事的青年人们想象力普遍很差吗?

突然,我想起来了。好像我在看小说之前想象力很好。父母朋友给我讲的每一段故事我都浮想联翩。

是因为我长大了吗?

不是的,不只是这样!

随着我看的小说越来越多,原来觉得有意思的小说,便逐渐变得没有意思了。小说的文字也逐渐地失去了它的力量。

我有一个猜想,看的小说越多,由文字展开想象的能力就越弱。

但这个猜想其实非常没有意义。因为说你每天其实都在看到不同的材料,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跟小说相似,那么看小说越多,文字展开想象的能力越弱,其实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等价于年龄越大,想象力越弱。

可恶!我的思维竟然如此混乱,我到底在讨论什么?

------------------

集合体开始了自我批判,他需要从客观角度整理思绪。所以切换成了更为方便也更加客观的第三人称。

------------------

集合体猛然发现自己已经迷失在毫无意义的思绪当中。

他也不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不过就目前看来,他只是在咬文嚼字。

问题出在了哪里呢?

按照问题解决的流程:

问题解决分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他想,可能是因为问题界定的不够清楚,所以导致他陷入了混乱。于是他打算新界定一下刚刚他想要探讨的问题。

最开始他想问的其实是:青年人想要看什么?

然后,因为他认为青年人只想要快乐。所以认为“青年人想要看什么?”这个问题等价于“什么是快乐?”。

其实不然。青年人不只想要看到快乐的东西,也想看到他们觉得深奥和敬畏的东西,想看到新奇的东西,渴望看到他们认为正确的东西。

想到这里集合体突然开始自我批判了。他在那一瞬间觉得自己只想到了小说的快乐因素是不道德的。

只追求快乐是否道德呢?

在距离我们仅仅1万km远的地方,便有枪林弹雨,人心惶惶。只是因为国家强大,才有了一夕的安稳。怎么能够单单追求快乐呢?这是否太自私了!

身为集合体的他自然也感到了良知的谴责。

但事实上,虽然在道德上这种同情是合法的。但是适当追求快乐,不一定是自私。正是因为华夏的安居乐业,华夏的和谐平稳才有了华夏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展速度。

相反,正是因为党派割据,矛盾分裂,阿美丽卡社会才会停止不前。

追求安逸平等的快乐——相比于苦行僧似的学习厚黑学,加入社会阴谋论者的步伐——也不能说更差。

问题可能没有答案。对于理性的在和平中的他来说,连立场或许都不会有。因为立场这东西只是舆论战的需要而已,利益受到威胁的时候才需要。

回到本题。

因为青少年人想看的东西太多了,集合体终于决定转换一种思路。既然分析得不出结论,那就从结果倒推(统计)吧。

说起来现在业界情况也差不多。

“榜单上的那些题材全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这就是市场得出的答案。

还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就是找到足够多的读者。统计他们最喜欢看的小说,和喜欢看这个小说的原因,然后对他们喜欢的因素进行分类。

就这么办。

集合体终于准备好迎接新的工作。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神明的底线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神明的底线
上一章下一章

第6章 快乐的生活不是好小说,好小说长啥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