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最怕问初衷,大梦终成空
2019年夏,在炙热的太阳和略带沉闷的空气中,邮递员递过的录取通知书,我谈不上欣喜也谈不上失落的满怀欣喜的接过它,红色的封面,页底印着985优势学科建设平台;国家211工程院校;双一流大学得字样。
邮递员让我在货单上签字,虽然他掩饰的很好,但是那一抹羡慕的神色还是被我捕捉到了,也许是见过了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我自诩比较能揣摩人心。
心想到,虽然这个大学不是那么的满意,但好歹是个211,这个小区里面又出过几个211,不觉得装出一丝淡然的样子,眼神中好似流露出一丝失望的神色,活脱脱一副高考失利者的模样,现在回想起来,当时也许是骗过了那个邮递员和在小区楼下闲聊的大妈们,但更重要的是骗过了当时的自己。
一生乐观向上的我,不会因为一次不算失败的失败否定自己,更重要的是要会为自己找好几十条理由,最后来总结一句:命里有时终需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感叹人生的无奈和磨难使人进步的人生观点,智者总是善于总结人生而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暑假期间,我迷恋于更新朋友圈,也许是想来展示自己没有考上心仪大学的遗憾,也许是对我高中四年的深情告白,又或许是想吸引某些异性的青睐,人总是活一个人设的,在自己的眼中我坚信我始终是哪一个虽然有点微黑,但是五官端正有点小帅的忧郁美男子。
于是在母亲的陪伴下,打开录取通知书,我显得不那么重视,是为了掩饰当初估分过高的尴尬,也是为了表达我确实是没考好,而非不用心。
录取的是泸州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的经济学,并非我报的金融工程,多少是有点失落的,但是想到学院女生比例居高不下,内心反而有一点小期待。
青春躁动的荷尔蒙,多想在女朋友的怀抱里慢慢倾述,怀着满心的期待,加入了新生群。
新生群给我的第一印象,鱼龙混杂,这个形容并非那么的贴切,但是可以看出群里面最活跃的一批大都是和我一样,想着怎么吸引别人眼球,提前在学院打出名气的有志青年,所谓“同行是冤家”,带着天生的偏见,我漠视着这些“跳梁小丑”,群里的学姐发话,让大家改备注。
在群里,导员和学长学姐的话如同小时候丢入水中的鱼雷,在一阵短暂的沉闷过后,总会引起强烈的反响,有些时候自己也不得不,勉为其难的附上加一。
当天下午,万年不变的QQ通讯录里面破天荒的出现了好友添加信息,初看是一个卡通头像的小姑娘,心跳不自觉的快了几分,她说:“她叫李如霜,和我是一个省的同学,在省会读的高中,而且父亲和我一样都是襄城人。”
在表达了一些,进入大学之后可以相互之间多交流沟通的看法,看得出来她是那种活泼开朗的性格。
我向来认为,人生在世多个朋友多条路,智商和情商不能混为一谈,她的一些想法和我不谋而合,如果能在学校里出头,建立一定的人脉基础,何乐而不为呢?
“我叫孟屹川”,略带诗意的名字和颇为少见的姓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我的骄傲!
期间她问道我毕业于那所高中,我高中三年就读于一个普通的县一中,复读时托关系时去了全省第三的襄城第五中学。出于我该死的虚荣心,以及不想在大城市女同学的面前露怯的心理,我告诉她我来自襄城第五中学。
“那和我爸是同一个学校,襄城第五中学的学生都不简单,我就不行,普通高中毕业,成绩也不好,你去大学了可要多带带我”。
这该死的巧合,差点让我露馅,尽管内心的满足感让我非常愉悦,但还是心想这个谎,以后还是不要再撒了的好,-一个谎言总需要成千上百个谎言来圆,这次也是,还没想明白,信息怎么就发送出去了。
心不在焉的附和了几句,李如霜说要去上补习班,下次再聊。
我心中诧异,高三暑假上补习班,她不会是忽悠我吧,经过了解,才发现大城市的学生,上大学前都会报一门雅思或者托福,虽然不明白这种学习到底有什么意义,但是同龄人的忙碌,总会莫名增加我的心理压力。
心中也暗自自诩,我的目标是上研究生,并不比他们差多少,虽然听说大学的欢乐时光很能消磨人的意志,但是我一直以来,都不断告诫自己,以后一定要考上研究生,以后如果有不上研究生的想法,一定是不想努力,自甘堕落,时刻提醒自己,并要求母上大人在关键时刻一定要骂醒自己。
好在暑假的欢乐时光,总能冲淡一切,我也开始准备预订酒店。
由于父母强烈要求陪我去大学报到,一家准备在庐州游玩几天,在老家的最后几天,较好的亲戚好友给我安排了几场送行宴。
我也频繁的更新着我的朋友圈,可能是为了在我那些县高中同学里面炫耀比较优渥的家庭环境,因为家住县城,在县第一中学,爸爸妈妈给我的不少不多,勉强能成为大部分同学羡慕的对象。
又或者是为了给未来的大学同学展示一个比较好的背景形象,毕竟我认为,初步了解一个人,是从他的空间或者朋友圈开始的。
于是乎少年不知黄粱梦,满心欢喜的我,即将开始我波澜壮阔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