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夜游校园
看着周围陌生的脸庞,欢快声还是多一点的,班级的人基本上到全了,男生女生一半一半。反观旁边的队伍,女生不仅多一些,质量也比我们班要高。
我们仨聊着,一个抗着院旗的学长喊道:“学弟学妹们,跟我走,我们到广场中间围成一个圈。”
熙熙攘攘的人群好不容易围坐起来,抗旗的学长叫韦杰,是新媒体中心的副部长,学院其他部门的学长学姐也开始自我介绍,鼓励学弟学妹加入学生会。
学长学姐现在有些记不清,只知道当时在迎新群帐篷的那个学姐叫松如梦,还有学习部的副部长,是个很高很瘦但非常有气质的学姐,给人一种诗里走出来的感觉,学姐叫衣晓,名字也很好听。
学长学姐介绍完,就开始活跃气氛,一些学长学姐开始展示才艺,一些新生也不甘落后,我很佩服那些敢于在人前展示的同学,自己在人前时总是不自觉的紧张。
表演完节目,在学长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参观校园,很多地方自己早就逛过,虽然学长讲的很风趣,但我没听去多少。只是发现衣晓学姐一直站在我们旁边,我这时来了兴趣,问学姐是哪里人,打听到学姐是安西人,但是是汉族的。
我立刻跑去问阿肯,“维语你好和你真美怎么说。”
然后转头和学姐用维语开玩笑,逗得学姐很开心,不经心想自己的情商还是挺高的。和学姐聊了一会,阿肯把我拉到一旁,
“你怎么和学姐认识的。”
“那要感谢你教的好。”
阿肯说:“我再教你一句,你记好。”阿肯说这是用来表示女生性格很好的,我没多想直接和学姐来了一句,学姐微笑的看着我。
我慌了神,学姐颜值不算出众,但是气质典雅,本来就会让我很有压迫感,更何况我大概意识到那不是什么好话。
我说了句:“我先回队伍里了。”就落荒而逃,阿肯和野彭泽问我和学姐说没说,我上去就是一个左勾拳,没使劲,但阿肯说我下死手。
路上我没在说话,可能是还没回过神,野彭泽倒是讲个不停。
通过他的讲述可以了解到,他是有女朋友的,在粤省国立大学,和女朋友没能去一个学校他非常惋惜。
然后就开始对身边的女生开始评头论足,能够理解,毕竟男生聚在一起的话题总是离不开女生,阿肯也十分热情的加入讨论,很多观点确实说的很有道理。但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是野彭泽说:
“我们要赶紧在学校找到对象,找对象的时候,兄弟之间要相互帮衬,没有对象的大学是不完整的。”
这一点我深以为然,只是他说我们的时候,我下意识问道:“你不是有女朋友吗?”
“老家的女朋友走心,学校的女朋友走肾。”我还没反应过来这是什么意思,阿肯说:“哇哦,小野你好会哦!我好喜欢。”
我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有时也会想,要是一次谈两个女生是什么感觉,如果有两个女生追我,我会不会都同意。
夜游结束后,野彭泽要去东风广场找父母拿自己的被褥,本着促进寝室关系的原则,我自告奋勇去帮他拿东西。
而阿肯则和维族的朋友去窜门,不知道何时阿肯竟然认识了那么多安西同学。
在东风广场,野彭泽父母早在哪里等着他,先和他们问了声好。我便说:“我先帮你把东西拿回寝室。”我想这种时候应该自觉一点,把私人空间留给他们。
隔了会,阿肯和野彭泽相继回来,晚上三个人各自躺在床上。我还没入睡,阿肯便发话:“兄弟们,聊起来啊!你们原来在寝室都不夜聊的吗?”
那天晚上聊了很多,我才发现阿肯是个人才,初中在安西省会上学,而高中由于政策对少数民族的照顾,好运的被录取到首都的高中,不过学校里全是少数民族,而且他已经二十了,居然比我还大一岁,可能他们哪里上学比较晚。
二十的年纪,大半时光漂泊在外,一年也就回两次家,不像我第一次住寝室,而且母亲要求我每天都要和她打视频电话。
他的生活我并不羡慕,只是他说他们学校很开放,只不过男女分开放假,男生享受星期天,女生享受星期六。这我是理解的,我们县的四中也很乱,高中生缺乏管教的话,确实容易出事。
但是阿肯懂得很多,他说晚上小厕所,树林,操场都有人影。我听得出他很羡慕,我开玩笑道:“那你高中有对象吗?”
阿肯说:“有一个,但是被老师抓住了。”据他讲述他差点毕不了业,因为他死不松口说那个女生是谁,被记过了。虽然他说出来了,两个人可能都没有大事,但是我能理解这种想保护一个人的冲动,后来他求着老师,干了一个学期的志愿服务抵消过错。
我觉得好笑,阿肯又问:“你们第一次还在吗?”
我有些尴尬,自己没经历过,要是如实告诉他们,他们会不会笑话我。在一些时候,拥有过的女生确实是可以吹嘘的资本。
阿肯说:“我的还在,争取大学期间奋发图强。”
这时我就放松多了,阿肯和我一样,那就好。野彭泽却说:“他的已经不在了。”
我没缓过神,阿肯起哄到:“哎呦,看不出啊!讲一讲!讲一讲!”
我心想这种事情人家怎么可能乱说,小野却自顾自的讲了出来,我没发现野彭泽的口才确实挺好,讲的很生动,并告诫我们不要告诉他人,写到这里我内心有些愧疚。
我觉得他说得很下流,但是自己却听得很认真。夜聊的气氛也在小野的讲述中达到顶峰,我躺在床上,脸很红,想了很多。但是觉得小野还是把我们当兄弟了,不然他不可能讲这么多,后来才明白,一个寝室能聚在一起确实是一种不可多得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