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 善待旧君

第805章 善待旧君

第805章善待旧君

曹操投降了,江南终于一统了。

这一日,是公元204年年初,历史上的这一年是曹操远征邺城,奠定河北霸业基础的一年。

但是在今年的历史同期时刻,曹操却在建业,投降了河北霸主刘俭。

至于曹氏宗族,刘俭让他们依旧迁回譙县,而曹操则是和曹仁,曹纯等人入京,等待天子命令敕封。

夏侯渊被太史慈生擒带回了建业,刘俭知道夏侯渊与自己有仇,不可能归顺与朝廷,当然,他也不会杀夏侯渊,毕竟还需要顾忌到曹操的面子。

于是,便遣返故里,赠予财货安度余生。

刘俭也不怕夏侯渊能够在地方掀起什么风浪,有校事府在,夏侯渊蹦跶不起来的。

三年之后,夏侯渊郁郁而终。

至于曹操麾下的其他人,包括曹洪,吕范,于禁,董袭,程昱,凌操之流,只要是肯归顺的,全部酌情留用!

随后,就是处置江南的事宜。

不得不说,曹操这些年把江南的底子打的不错,江南诸多家族虽然豪横,但是这些年在曹操的打压下,已经安分了许多,而且曹操一直都仿效北方的政策来治理江南,所以,在占领江东之后,把北方的政策行使到江南,倒也是不用废太多的功夫。

唯一可能会造成些阻碍的,就是吴中四姓,但是在如今的大势面前,他们又能如何呢?

至多不过是挣扎,最后还是要尊行朝廷的新政的。

北方多少高门望族,最终不过都是落得个尊行朝廷政令的结局。

当然,除了江南的高门望族之外,荆州的地方豪右还是比较不好弄的。

毕竟,荆州的统治者一直是袁绍,而袁绍与这些地方望族的利益最是接洽,他们都属于统一阶层的人,因此荆州的整体思想与政令,可以说是完全倾向于望族的,刘俭若是要将这些地方改过来,恐怕需要费一番手脚。

不过这在刘俭看来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而且,刘俭也不打算自己亲自来主持地方的改革事务了!

第二代的人才们已经开始逐渐成长,刘俭觉得,很多事情交给他们处置就是了。

毕竟,自己不可能永远执掌大汉朝的船舵,下一代的精英人才们,迟早会从自己的手中接过接力棒的。

与其等到自己老的不行的时候,再把接力棒交给他们,为什么现在不交呢?

没有谁是能够千万年的存在的,也没有一个王朝可以千万年的存在。

大汉朝或许在几个世纪以后,依旧会灭亡,但是即使大汉朝灭亡了,中华神州大地如果依旧可以遥遥领先于世界的话,却也是值得的。

就在刘俭征服曹操之后不久,长安方面突然传来一个消息,让刘俭,刘备很是惊诧。

卢植,去世了。

事情发生之后,刘俭和刘备沉浸在了悲痛之中。

卢植虽然年纪大了,但这些年身体一直健硕,从来没有听说他身体有什么问题,想不到居然骤然撒手人寰。

刘俭不敢怠慢,他将江南的事宜暂时交给了郭嘉和贾诩等几個信得过的人,然后星夜赶往雒阳。

卢植这些年来,一直就任三河大学的校长,他的灵柩,如今也停在三河。

刘俭和刘备兄弟昼夜不停,赶往雒阳拜祭恩师。

来到了灵堂,兄弟二人一同哭拜于地。

说实话,刘俭对于卢植的感情还是非常深厚的。

毕竟,卢植是一手提携了刘俭,虽然卢植有着诸多的门生,但在一众门生之中,后期他最看重的是刘俭,帮助最多的人,也是刘俭。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刘俭已经是人过中年,而昔日的长辈们,在这些年间也陆续辞世。

回想起昔日的点点滴滴,刘俭和刘备不觉悲从中来。

然,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时候到了,再亲密的人,也要分道扬镳。

也许是开始上了年纪,心绪渐多,拜祭了卢植之后,刘俭每一夜都梦到往昔之事,一连三四日,他都梦到当年自己在涿郡的那些点点滴滴。

而卢植的儿子卢敏,在见到刘俭之后,也将卢植临终前的一句遗言,告知了刘俭。

那是卢植唯一一句留给自己这个门生的话。

“善待旧君。”

善待旧君……善待旧君……老师还真是为自己操心啊,直到这最后一刻,还在替自己惦记着最后一件事。

拜祭过卢植,守丧一个月之后,长安方面有诏书来至雒阳,请丞相火速反回长安,天子有要事找他。

刘俭并不想回去,他想留在这里继续为卢植守孝。

但是卢家的子孙皆一个劲的劝刘俭。

刘俭身份不同常人,当以天下大事为重!

若卢植在天有灵,也不希望刘俭一直为自己守丧。

最终,在众人的一致劝说下,刘俭答应了。

刘备暂时代替他,留在雒阳继续为卢植服丧,刘俭则是领了天子诏书,返回了长安。

来到长安后,刘俭领君王旨意,直入德阳殿。

来到殿堂之中,此时的大殿之内,只有刘俭和当今天子刘协。

只有他们二人。

“臣,刘俭,拜见陛下……”

刘俭向刘协行君臣大礼,还未行完,便见刘协快步而上,伸手搀扶住刘俭,不让他跪拜。

“皇叔……”

刘俭抬起头,看着一脸笑意盈盈的刘协,心中骤然生出几分亲近之感。

虽然现在这个年轻人,是当今的皇帝,是天子……

但是,他毕竟也是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啊。

刘俭承认,自己确实有利用刘协的嫌疑。

但是,谁又能说,他与刘协没有任何感情呢。

“皇叔,您赢了,大汉赢了!我们成功了!”刘协激动的说道。

刘俭淡淡一笑,道:“陛下,江南和荆州收复,只是一个开始,从今往后,我们要面对的路,或许会更加的艰辛。”

“陛下,还需做好准备啊。”

刘协听到这,顿时一愣。

接着,便见他使劲的摇了摇头。

“皇叔,这样不对。”

“什么?”

刘协正色道:“皇叔,这个皇位,朕昔日就说过,只是暂时替皇叔保管着,天下共主究竟是谁,朕的心中一直非常清楚,朕这个人没什么优点,但有自知之明,皇叔,这个皇位,朕坐的累啊,而且您当年也答应过朕,待天下一统之时,就让朕去享清福,去过朕想要过的日子!”

刘俭望着一脸真挚的刘协,道:“陛下,其实,您这些年,做的很好……”

刘协却猛然一抬手:“朕做得好不好,朕不知道,朕只是知道,这个皇位,朕不舒服!朕如坐针毡!”

“皇叔,朕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何等样子,您应该很清楚,为什么一直要强迫朕呢?”

刘俭闻言,不由沉默了。

“皇叔,朕知道您心中是有顾忌,您一生忠臣,若接受禅让,怕落下个不忠之名,可是咱们关起门来,这皇位本来就应该是您的!”

“朕只是不得已而代之。”

“皇叔,其实,自当年把我从河里救出来,我心里就一直把您当成父亲,朕年幼丧母,五岁丧父,除了皇嫂和刘锦,朕一直把皇叔视为朕最亲的人,皇叔,您就是朕的亲人,没有你在,朕哪能安安稳稳的活到现在?”

“朕之所以登上这个大位,是为了报答皇叔的救命之恩,朕一直坚持到现在,朕觉得也是时候把这个位置还给皇叔了。”

“皇叔,朕求您了!”

说到这的时候,刘协就要给刘俭跪拜。

刘俭急忙伸手搀扶住他。

“陛下……谢谢您。”

刘协摇了摇头:“何谈谢?皇位本来是吾兄长的,可惜他……唉,也都是他自作孽,何怨于旁人。”

“皇叔,这皇位究竟该如何禅让,朕听你的安排!”

“只是禅让皇位之后,希望皇叔遵从当年在邺城的诺言,给朕和刘锦一个富裕安乐的前程。”

刘俭重重点头道:“陛下放心,臣一定做到!”

……

三日之后,刘协召开朝会,宣读圣旨,言明自己想要退位的事情。

毫无疑问,朝中还是有一些臣子表示反对的。

“陛下年富力强,春秋正盛,正当引领大汉开创盛世,如今却要禅让,岂不令天下万民有所不适?”

“国家正在紧要之时,陛下此时退位,只怕略有不妥!”

“是啊陛下!”

“陛下还需为万民尽力!以报先祖。”

“……”

刘协却摇了摇头道:“朕这些年坐在皇位上,如履薄冰,心力交瘁,撑到今日殊为不易,再说朕还想多活几年,这皇帝每日殚精竭虑,需要处置的事太多,朕……不适应,也无法适应!”

“朕,想过怡情山水的生活!诸爱卿不必劝。”

这话一说出来,满朝人顿时都哑巴了。

从古至今,还真就没碰见过这么没出息的皇帝!

当着满朝众臣说这话!

你说他是被人逼迫退位的?

鬼都不信啊!

真是摆明了自己想撂挑子不干的。

就见荀彧战来出来,对刘协行礼道:“陛下欲退隐山林,却想将皇位禅让于谁?陛下如今,尚无子嗣啊。”

刘协道:“说实话,这个禅让之人,朕一时半刻,也未曾想好。”

众人闻言顿时一愣。

好家伙……其实皇位要禅让给谁,大家心中早就门清。

不是当朝丞相,又是何人?

按照古往至今的道理,不都是应该皇帝当众说出要禅让给谁吗?

怎么,他反而说不知道呢。

荀彧惊讶的转头看向班首的刘俭,却见他半闭着眼睛,不发一言。

突然,却听刘协说道:“朕有一个想法,诸爱卿静听。”

“朕从宗室之中,选出十名德行仁义操守贤命遍布天下的贤能,然后由满朝诸公卿,和汉室诸王共同商议,投票选举,拟定新帝人选,诸位以为如何?”

话音落时,却见刘俭的嘴角勾起了一丝笑容。

而满朝重臣皆是大惊失色。

投票选举……选皇帝?闻所未闻啊。

自古君王皆为天授,如何能由人臣公议,这岂非……?

这岂非皇帝自贬其值?自贬身价?

可是你说这样做,是否稳妥呢?

说实话,还是很公允,很稳妥的。

至少,能够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其实说是君权神授,那也是看时机的。

东汉历代帝王即位,很多不也都是人臣宦官外戚等一同推举公议的吗?

不过是把这种事拿到台面上来说事罢了。

荀彧第一个反应过来。

毫无疑问,这是刘俭给刘协出的主意。

比起那些什么三请三辞,这种方法对于天下人而言,更有说服力!

他刘俭没有篡位。

我是被朝臣们和诸侯王,还是当今天子公议推选出来的。

我也不是没有对手的,我有九个竞争对手的!

无奈我是黑马,大家都看好我,就选我,又能如何?

荀彧估计,诸侯王和满朝文武,应该还没有傻帽,会去选另外九个候选人。

因为,刘协从始至终,说的都是投名选举,但却没有说匿名……

(本章完)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我给玄德当主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我给玄德当主公
上一章下一章

第805章 善待旧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