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氏
汉愍帝天福七年,徐州刺史宇文霸打出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同年,汉愍帝崩,无人继承皇位的汉室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清君侧的军阀们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君已逝,如何清君侧?
于是,蒲永固刀锋一转,斥责各地军阀颠覆社稷,唯恐天下不乱。他的铁骑东出函谷关,第一个就拿夏侯尚开刀。
没想到仗还没打几天,就接到了宇文霸自立为帝,国号为周的消息。
蒲永固在中军大帐里气得跳脚:“老匹夫,无耻!”
这消息的确让天下人都惊讶不已。
宇文霸,鲜卑后裔,生于幽州,孤儿,无父无母。
他自小便在马贼中厮混。十五岁时,宇文霸就已经身高八尺,膀大腰圆。这个身材,在马贼中本没有适合的马,不过他运气好,一次抢劫中得了一匹好马,不然的话,马贼的生涯就到头了。
后来,他所在的马贼被官府收编,成了边军的斥候。
宇文霸这个名字是他成为斥候之后央求营中文书为他起的。据说,那个文书有心戏弄他,说鲜卑人多姓宇文,既然从军,就要起个威武点的名字,所以就叫宇文霸。
宇文霸后来学了读书写字,知道了霸字的意思,也知道霸字并不是好名字,但是他自己倒觉得文书这个名字起得不错。
当时的北境,虽然胡人们都在自相残杀,无法合力攻打中原,但是以部落为单位的骚扰却是此起彼伏。
这也是后汉制胡之策的弊端。胡人四分五裂,的确是无法形成合力来威胁中原,但是也没有人可以阻止某个部落自行其是,南下劫掠。
所以,后汉在边境大量收编胡人或者胡化的汉人,以胡制胡。
宇文霸所在的胡营大多是马贼出身,是军中地位最低的。当时幽州边军中,以汉人地位最高,其次是汉化的胡人,再次是胡化的汉人,接着是胡人,最后才是这些说不清祖上是谁的胡人马贼。
宇文霸不像其他马贼那样自甘堕落,成为汉军之后,倒是极为勤勉,一心要为自己打下个前程。
有一次他和同伴一起巡逻,遇到一个匈奴部落正在扎营。
见到汉军斥候,匈奴人倾营而出,约有两三千人,追击宇文霸二人。
宇文霸本以为匈奴人随便追追就会放弃,没想到一直追到一个山坳之中,偏偏还是个死路。
宇文霸对自己的同伴说道:“看来今日要埋骨于此。”
同伴道:“呸,不过几千个匈奴人而已,杀光不就好了。”
两人哈哈大笑,背靠山崖,拚死力战。
山坳很小,只能容几百人进入,还有上千人在外面围观。没过一会,山坳中的人突然间退了出来,入口处的人不知为何,只好也往后退,最外面的人见里面的人纷纷后退,以为中了埋伏,撒腿就跑。
等宇文霸杀了出来,那几千个匈奴人全都跑了。
宇文霸杀红了眼,纵马狂追。
当时幽州边军的左军都尉鲁任恰好路过,看见这样一幅奇景——一个八尺大汉,骑着一匹杂色骏马,手舞长矛,狂呼乱喝,单人匹马追击两三千匈奴人。
鲁任不禁击掌长叹:“我汉家竟有如此奇男子!”
事后他问宇文霸:“既然杀退敌军,为何不赶紧回营。”
宇文霸道:“他们杀了我的同伴,是可忍,孰不可忍!”
宇文霸自此以后,青云直上,很快就成了边军将领,积功领徐州刺史。
当年死去的同伴家属,也一直得到他的照顾。那同伴姓杨,他的后代中有一个人,名唤杨固之。
宇文霸建立的周国模仿古制,号称要恢复周礼,倒是从天下吸引了不少士族投奔。
这一点让蒲永固和夏侯尚眼热不已,也纷纷学着喊起了口号。可惜,好景不长,赵云生也称帝了,他没有提出什么虚头巴脑的口号,只说一切遵循前朝旧制,在诏书中他有意无意的提了自己的出身。
这份诏书传遍天下之后,汉人,特别是士族,纷纷南渡投奔晋国,史称衣冠南渡。
赵云生这招的确非常阴险,他没有去指责蒲永固、夏侯尚和宇文霸都是胡人之后,他只说自己是纯正的汉人。
蒲永固在函谷关设卡,禁止士族出关,导致关中士族冒险翻山越岭,取道巴蜀。这一路上,有不少士族冻饿而死,幸存下来进入晋国的士族发誓必灭秦国。
夏侯尚无所谓士族离开,但是离开之前要收税,就连随身衣物都要折价收税。这就导致很多魏国士族不带家产,只是举家迁入晋国,留下一些仆人或者旁系子弟打理产业。
时间一长,晋魏两国在经济上联系愈发紧密,政治上也成为了盟友,一起对抗周秦两国。
只有宇文霸,他极力挽留士族,但是执意要去晋国的,他也没有阻止,还特地设宴送行。
宴席上,宇文霸痛哭流涕,说自己德行浅薄,不能为国家留住栋梁之才,不少人深受感动,当即承诺不再去晋国。
第二天,还是有一批士族要走,宇文霸亲自送行,一直送到江边。
士族的船驶离岸边之后,宇文霸依然矗立在岸边,不少士族当即掉转船头,又重新投奔宇文霸。
当时领头离开的王家族长王安之在船上跺脚长叹。他的儿子十分不解:“父亲,宇文霸如此礼贤下士,我都想留在周国了,您为何如此愤怒?”
“一直以为宇文霸是个武夫,”王安之摇头道,“他起兵时我不奇怪,他称帝时吓了我一跳,他如今挽留士族的惺惺作态让我胆战心惊,我们汉人的天下只怕是要让胡人当家做主了。”
“他称帝时您为什么要吃惊?”
“汉室已亡,这几个武夫都在犹豫要不要取而代之,只怕被天下人唾弃,但是宇文霸果断称帝,虽然名声不好,可想在乱世中为自己为家族谋取机会的士族子弟不会介意谁做皇帝,所以……”
“所以您也投靠了他?”
“当然不是,”王安之气得胡须飞舞,“我们身在徐州,自然没什么选择,现在赵云生这个汉人既然称帝,我们还怎么能为一个鲜卑胡儿做事?”
“那他挽留士族却不强求,您有什么好胆战心惊的呢?”
“痴儿,宇文霸此招颇为毒辣。他既然要恢复周礼,就只能对士族以礼待之。他本可以一概放行,但还是极力挽留,这并不是真的想要我们这些士族,他只是不想赵云生得到我们。”
王安之看着那些掉头船只道:“你看着吧,十年之内,这些留下的士族都会受重用,但是时间一长,必然会一个接一个的家破人亡。宇文霸不会相信这些心智不坚的人。”
“父亲,您是不是太高看宇文霸了?”
“我以前是瞧不起他,但是看如今的他所作所为,只怕身后是有高人指点。”
宇文霸的身后的确是有高人指点,那就是冀州宇文氏。
冀州宇文氏也是鲜卑人,却是有家谱可查的大族。
宇文霸成为边军将领之后,宇文氏便找上了他,表示愿意让他认祖归宗,上宇文氏的家谱,代价是要将宇文家的一个孩子过继给他为子,而且是做嫡长子。
宇文霸想了三天,还是答应了。
这个过继给他的孩子就是周太宗宇文泰。
既然宇文氏借助宇文霸的势力,有了争霸天下的机会,自然是倾族而出,为宇文霸出谋划策。
只是这天下,最终还是归了宇文氏。
宇文泰登基之后,一直对宇文霸的亲生子女心生猜忌,但是毕竟和宇文霸有父子之情,不愿对自己兄弟姐妹动手。
等到了宇文泰的孙子宇文斌时,香火之情已经没有了。宇文斌知道宇文霸的后代和自己并无实际上的血缘关系,总担心他们会取而代之,所以千方百计的打压他们,一旦发现有聪慧之人,总是要除之而后快。
这才最终导致了宇文氏皇族旁系联合杨固之谋反,并将杨固之推上了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