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二十二回 二弟附体的诸葛子瑜
徐州东海郡,相较打得风生水起的西线和yīn谋密布的谯郡,诸葛瑾这一路相较而言要低调许多,原本诸葛瑾手底下兵马就不多,只有太史慈的八千右军和二千诸葛瑾自己的部曲外加几千各地的杂牌,而面对的东海郡兵马亦是不甚多,而且青州刺史孙观身染重疾不能理事而东海郡又是一个多事之地,再加上青州军原本就不是什么主力部队比起曹魏的主力zhōngyāng军战力尚且差上一筹何况吴军中的右军jīng锐。
如此一加减,诸葛瑾率军居然在东海郡连败魏军,一路北进将孙观的两万残军围困在利城,可谓是三路大军中最势如破竹的,这倒是让不少让大跌眼镜。
昔年的青州贼如今也就臧霸和孙观二人在世,两人分别领青徐刺史,位高权重独霸一方,可是再强大的权势也抵不过岁月的摧残。如今堂堂青州刺史被围困在小小城池中,只能卧在病榻之上,将死而又未死,好不心酸。
而且被围在何处不好,还偏偏是利城。这利城原本也是一个小郡,建安三年由东海郡分出设置利城郡,治所在利城,可是在曹丕三路大军征伐吴国之时,利城郡士兵蔡方乘机起事,以唐咨为首,攻杀利城太守徐质,后来此郡便被废除。
这利城原本就不是个心向魏国之地,谁知道唐咨等人在利城还有没有余孽,而且这个唐咨可不简单。此人起事后被魏军击败,便只带了数百亲卫渡海到了南面投靠了魏国,如今亦是安远将军,手底下士卒三千正在诸葛瑾手下助战。
为了攻略利城消灭掉这只青州军,诸葛瑾可是绞尽了脑子,甚至都快有他二弟附体的趋势,一连好几个计策被推了出来。
其实此番攻利城的吴军,加上助战的部队也仅仅只有两万不到而已,利城之中就有两万多魏军,从兵力上讲可以说是旗鼓相当。所以为了给敌人造成大兵压境的强横态势,诸葛瑾便决定借鉴一下张飞当年在长坂坡使过的,吓唬那曹**的招数--------------惑敌之计。
于是乎诸葛瑾便命令仅有的几百骑兵,没人马尾巴上拴上树枝,在南面远离城墙之处的密林或是坡地之后来回奔跑,好扬起大片的尘土,造成一种有无数兵马,源源不断的调动的景象。
如此惑敌直至夜间,这般的折腾却才结束,而为了继续维持假象,诸葛瑾还命令太史慈连夜多建了许多假寨,只空插旗号而不置人,在寨墙之后立了无数的草人、假人,又用牛羊来敲打锣鼓,造成一副**练军队的假象。由于寨子离城墙有一段距离,假寨和真寨又交叉相连,让城上敌人无法看破真假,还以为此次吴军人数众多呢。
固然青州军于诸葛瑾的吴军交手过几次也算知其根底,但是徐州戴纲部也不是不可能没有后续的援军,再加上孙观无法理事,于是城内军心颇为不安。
而就在围城后的第五天天明,太史慈围城一周巡视过后,又现了利城的一个致命弱点。此城虽然临河流南面而建,但主城距此河尚有一段距离,是由通过北面一条水渠与利城相连,作为城中主要的取水之源。
于是在太史慈的建议下,诸葛瑾又派了三千人连rì动工,将水渠堵塞绝断了城中取水之源。虽然利城滨海但是河流不算密布,仅只有这一条河流可供取水。
水源被绝,城中顿时人心惶惶,孙观又无法理事,其子孙毓只好接过军队的大权。鉴于城内断水,孙毓急命于城中开掘水井,但城内又不是他处,掘地三丈方才见水且水量不多,而城中数万张嘴,只能是靠着数口水井的限量供水勉强渡rì,可谓是苦不堪言。
围城七rì之后,诸葛瑾估算着城中已是人心惶惶,军心亦是动摇之时,吴军方才展开了攻势。不过,并非是攻城,而是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之战。
围城的第五rì起,安远将军唐咨就开始往城内shè劝降信了,信上称自己乃是唐咨,当年若有一同反魏的义士见之,就知道他并没死去,而是逃到东吴那边如今得到吴国皇帝重用之类,反正就是一句话老部下们,哥发达了要抱**的趁早。一方大打感情牌一方面自然也有必要的威胁,信上还说此战只求歼灭孙观军余者不犯,如果城中官民能够逮捕孙观,开城投降,则吏者官职如旧,民者分毫不动。如若不然,城破之后,全城无论老幼尽皆屠之。
唐咨当年并不是起事的领头人,然而起事叛军却共推唐咨为首由此可见其人在此地是有威望的。而且利城郡曾经反叛,当初起事的人魏国不可能全部捕杀殆尽,此时城中心向魏国的本就没有几个,而且如今城里的驻军也是孙观的青州军和他们一点瓜葛也没有。
就在投掷劝降信的后几rì内,利城之中一片sāo动,孙毓唯恐不测甚至减少了对当地百姓的供水量以控制百姓,殊不知如此更是加深了百姓们对于这些外来土匪兵的反感,城中一时怨声载道。
在这围城的十来天内,东吴的皇家皇家也没闲着大量的工程器具和新式的霹雳车源源不断的从建业运来,而诸葛瑾又多遣士卒制造石弹准备给青州军以致命一击。终于在围城的第十五天,吴军开始了第一次的攻城。
攻城这天,尽管新式霹雳车的数量过少,不足以对城池造成实质xìng的伤害,但其强大的威力所造成的声势,却着实令守军为之威怖,一时间守军的士气又矮了一大截。
一连攻打了两rì,在强攻不破的情况下,吴军选择了暂时的息战。但在当天的夜里,全军却是一顿饱餐,在夜深人静,借着天黑的掩护,悄悄的开出了营寨。
夜空中,一轮明月远远的挂在天边,rǔ白的月光散在静谧的大地上。吴军营帐之外太史慈执枪迎着夜风而立,一双星目默默的注视着利城,眉宇之间,浓烈的杀气正弥散开来。
“子瑜,我们围城十余rì却依然没有半点进展,今rì却召集大军不知所谓何事”太史慈和诸葛瑾也算是半个老乡,此时发问也带着点善意的提醒。
不过诸葛瑾却是笑道:“子义将军,我早说过不必心急,破城就在今rì。”
“哦!!”太史慈眉毛一挑,花白的胡子在风中乱窜,看着诸葛瑾身后少了一个将领不由得低声问道:“里应外合?”
诸葛瑾闻言笑而不语,反而对其亲卫都尉言道:“时辰差不多了点火!!”
一名亲卫骑着快马迅速的消失在茫茫夜sè之中,而这时位于利城东南面的一座小山包上,一柱烽火冲天而起,方圆十数里内都清晰可见。
时将夜半,chūn三月的夜还稍微有些寒意,城脚跟上,千余守军正和衣而睡,苦战了一天,或许说是挨了一天的石子更合适,这些将士们早已疲惫不堪,此时抱着兵器依着墙跟,相互依在一起便沉沉睡去。不过,城头上依然有不少值守的士兵,强忍着疲惫,在这深夜中坚守岗位。魏军士卒们立在夜风中已有一个多时辰,不知不觉都冷得发抖了。
“快看,东南面那是什么?”一名眼尖的士兵,先现了数里之外的那一柱冲天的烽火,作为一名老兵,他立刻意识到那烽火并不寻常。
“嗯,很可能是敌人的信号,说不定他们要夜中动突袭呢,快,快去报知少将军。”
屯长下了命令,那名士兵便匆匆的往城下奔去,就在他刚刚走下城头之时,整个人便为眼前所见震住了。
南门正对的大街上,昏暗的光线中,黑压压一片的民众,正向着城门这面逼来。这些貌似普通的民众,手里或拿着棍棒或拿着铁质的农具,更有甚者怀里还揣着短刀,个个面目狰狞,怀有极大的敌意。
老兵立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xìng,即刻高呼:“大伙快醒醒,暴民们要造反啦,大伙快醒醒。”(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