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暗流(5)
第二十三章暗流(5)
现在幽州,冀州,关西,兖州等地的问题都没有解决,如果长时间的陷入晋阳朝廷的内斗,胡才也没有这么多的jīng力。
当初胡才之所以立天子,就是为了天子这一块招牌,同时也为了掌控更多的权利,所以他决不允许别人成为他的绊脚石。
当初让皇甫嵩他们组建北军和禁军,是为了得到他们的支持而作出的让步,现在是该把北军和禁军收回的时候了。
军权,这对胡才来说至关重要,他决不允许任何人掌控他的军权,哪怕是吴庆等心腹也一样,他几次三番的整军,就是为了不被别人掌控军权。更何况朝廷尚书台的人。
不过胡才也明白,想要收回北军和禁军的军权,需要一个理由,一个让别人不可反驳的理由。
这天,在尚书台,胡才终于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说,现在匈奴人叛乱,并州长城外烽火连天,虎贲军经过yīn山和雁门关之战,损失惨重,特命北军出兵平叛。
尚书台的几位大臣对胡才要求立即发动并州大战持有不同的意见,几个人争论得非常激烈。
皇甫嵩坚决支持胡才的提议,他认为现在鲜卑人大败未稳,南匈奴叛军首尾不能兼顾,正是趁机平定叛乱,伺机夺回南匈奴叛军占领的土地的最佳时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一定要战。
杨彪认为现在朝廷为了赈灾已经不堪重负陷入了财政危机,根本无力支持军队的征伐,还是等到十月谷物成熟赋税入库之后为好。虽然平叛的最佳机会可能错失,但鲜卑人的实力在雁门关大战后被严重削弱是个事实,鲜卑人迟早都要因为各部实力的不平衡而发生内乱,南匈奴叛军孤立无援,收复上郡和西河郡的机会还是存在的。而且,鲜卑人刚刚大败,如果这个时候马上对付南匈奴叛军,让鲜卑人感到生存受到了威胁,鲜卑各部有可能出兵并州南匈奴叛军,那时,我们的攻击阻力反而更大。所以,杨彪认为并州还是暂时休战为好,给鲜卑人一段充足的喘息时间,鲜卑各部会在没有外部威胁的情况下率先解决内部威胁,从而发生内乱。鲜卑人内乱之后,无力南顾,收复失地,消灭南匈奴叛军还不是轻而易举。
黄琬和蔡邕两人的反对态度很坚决,他们从国内的危机和枯竭的财政出发,竭力反对再起战事。不要说十月之后了,就是明年开战他们都不同意。国内的事实摆在那里,两三百万灾民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安置,马上就会变成难民、流民。百姓们没有吃的,不能生存,随即就会发生暴乱。
目前这批灾民的人数多,地点集中,一旦暴乱其威力必定惊人,其规模肯定要比中平元年的黄巾之祸大,特别是冀州,可能要受到毁灭xìng的打击。黄河水灾给大汉国造成的伤害太大了,朝廷要想恢复到受灾前的状态,大概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为此朝廷大约要付出几十亿钱的代价,除了眼前的赈灾,安置,帮助百姓恢复耕种以外,还包括减免赋税,免征徭役,重修堤坝沟渠等等,耗费太大,以现在晋阳朝廷的财政状况,不要说打仗,就是赈灾安置难民都困难重重。
况且,最重要的是,幽州,兖州等地的诸侯虎视眈眈,如果他们趁火打劫,对晋阳朝廷来说,是天大的灾难。现在虎贲军经历了yīn山和雁门关大战,八万虎贲军主力损失惨重,需要时间恢复。
而河东,冀州的虎贲军,需要面对董卓,公孙瓒,袁绍,曹cāo他们,根本无兵可调。而北军组建时间不到一年,虽然这一段时间都在训练,但这一万北军没有经历过战争,根本不是几万南匈奴叛军的对手,现在调北军去对付南匈奴叛军,万一北军有什么意外,对晋阳朝廷来说,是一个打击。
董承对兵事不懂,对民政也不甚了了,但他知道只要皇甫嵩同意了的事,肯定能行。所以他坚决站在皇甫嵩一边。
董承说,我们大汉国和胡人打了几百年的仗。从打匈奴开始,然后就是打羌人,打乌丸人,打鲜卑人,阵亡将士和耗费军资尽皆无数,但结果如何?胡人越打越多,胡人的疆域越打越大,而我们大汉国却越打越弱,土地越打越少。这是什么原因?各位大人知道吗?各位大人不能只看眼前,现如今好不容易抓到一个可以重创胡人的机会,怎么能白白放弃?难道还要任由胡人在长城外猖獗,屡屡入侵我大汉国吗?难道非要等到我大汉国长城以北的土地全部丢失了再打吗?
董承向尚书台的人问道,我请问诸位大人,到了那时,我们即使国力昌盛了,但我们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把丢失的土地夺回来?我们为此要花多长时间死去多少将士耗费多少军资?恐怕要十倍百倍于现在吧?
现在大将军打败了鲜卑人,杀死了鲜卑大王和连,胡人胆战心惊。南匈奴叛军更是心惊胆战,这个时候不去对付南匈奴叛军,什么时候去对付他们?
皇甫嵩补充道,“大将军在南方叛军众多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有和鲜卑人打?八万虎贲军,如果守卫鸡鹿塞和雁门关,就是鲜卑人再强,也打不进来,但是大将军为什么要以攻代守?诸位看看西疆,我们为了保住西凉的疆域,在那块贫瘠的土地上打了几十年的仗,几十万将士战死在西疆,把一个强大富裕的大汉国都拖累垮了,难道这个惨痛的教训还不够吗?难道我们还要把这个惨痛的经历搬到北疆去吗?如果我们失去北疆边郡,任由胡人直接攻击长城,鲜卑人现在虽然被大将军打的损失惨重,但是他们一定会卷土重来的,到时候,他们一定会疯狂的南下,到时候在鲜卑人的攻击下,大汉国还有什么安全可言?大汉国还有什么稳定可言?大汉国还有什么昌盛可言?”
黄琬和蔡邕反驳说,“正是因为西疆的教训,我们才要慎重出战。现在我们只有并州和冀州,还有一个河东和河套,这些地方有但是财富?有多少粮草?我们的财政年年枯竭入不敷出,如今连灾民的事都解决不了,还打什么仗?大将军这一次出兵,八万虎贲军,三十万民夫,还有雁门关一战,五万屯田兵,十万民夫,这已经消耗了大量的粮草和财富,现在虽然已经开始秋收了,但秋收的粮食需要安置流民,需要坚持到明年开chūn,这个时候如果出兵,岂不是把粮食消耗王了?这对朝廷有什么好处?”
杨彪说道:“朝廷财政枯竭,灾民无法救济,国内形势岌岌可危,这正是我们要继续打仗的理由。董卓祸国殃民,袁绍居心叵测,曹cāo左右逢源,袁术小人得志,这些都是我大汉国的叛逆,我们需要强大的军队来震撼他们。大汉国上至天子下至逆贼,人人都知道北方的胡人才是危害我大汉国生存的罪魁祸首。如果我们此时击败胡人,把胡人赶出我们的国土,这个巨大的胜利不但可以振奋大汉国的民心,还可以让百姓们看到大汉的天威,对陛下和朝廷奉若神明,更可以让那些举兵叛乱的逆贼们禁若寒蝉,肝胆俱裂。他们一定会在想,我大汉的军队连强大的胡人都击败了,难道还不能平定一帮逆贼?只要我们竭尽全力击败了胡人,夺回了失地,我们就可以挽回民心,拯救大汉国于危难之时,陛下更能得到万民的景仰,建下举世功勋,成为我大汉国最伟大的一代明君。”
天子听到杨彪这么一说,大悦,要打这一仗的决心更大了。如果自已得到万民景仰,成为一代圣主,自己还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谁能阻碍自己?那时不要说大将军了,就是自以为是的士人们也不敢忤逆自己。朕是一代明君啊,朕要做的事怎么会有错?
这几年,天子虽然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生活了几年,但是他的心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不甘心做一个傀儡,他需要重掌皇权,所以他需要朝廷的大臣们支持。需要军队的支持。但是天子明白,大将军胡才的虎贲军是大将军自己一手组建的,是大将军的心腹担任统领的,人根本插不了手,唯一支持他的是北军和禁军,所以这一次他才希望北军出兵。只有北军打败了南匈奴的叛军,才能更好的为他所用,才能在以后有实力和大将军对抗。
王允等人虽然看上去对他忠心耿耿,但雒阳事变的时候,他已经看清楚了这些豪门士族的真面目,所以他根本不相信王允他们,他只相信皇甫嵩和董承,觉得只要他们才能帮助他重掌皇权。
黄琬和蔡邕听到杨彪的话,不敢再说了。难道自己要阻止陛下建功立业,成为一代明君吗?
黄琬说,“陛下,这事关系到大汉社稷,还是朝议一下,听听各方意见为好。即使要打,也要想一个万全之策,要绝对保证并州之战大获全胜才行,否则,这就成了祸国之举了。”
天子虽然对并州之战的前景充满了憧憬,但事实就是事实,没有钱打什么仗?他心里惴惴不安,下旨朝议。
大臣们在朝堂上争论了很长时间,意见很多。
以司徒王允为首的大臣们坚决反对,他们要求陛下坚守攘外必先安内的祖宗法度,先赈济灾民,平定叛乱,稳定国内,等国力增强了,再谈重开战事,收复北疆疆域的问题。
以尚书令皇甫嵩为首的大臣们坚决支持,他们认为目前鲜卑人的实力已经大为削弱,应该利用北疆的有利形势,趁胜追击,消灭南匈奴叛军,尽快收复北疆已经丢失的边郡。
大将军府的人却在这个时候沉默不语,察言观sè。
鲜卑人被虎贲军打败了,连鲜卑大王和连也死了,这个时候,北军出兵消灭南匈奴叛军,根本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因为北军组建不到一年,没有战斗经验,所以就是要消灭南匈奴叛军,也不是短时间能办到的,所以皇甫嵩提出,这一次出兵,北军为主力,虎贲军配合,只有如此才能在短时间内消灭南匈奴叛军。
以杨彪为首的大臣们虽然支持北疆战事继续打下去,但他们认为要等一段时间。最起码要等到十月之后,等粮食收割赋税入库,国家财政得到缓解,灾民安置也已经基本办妥之后再出兵开战。
以大将军胡才为首的大臣们却没有发表意见,出兵的事是大将军胡才提出的,大将军府的人知道胡才想干什么,所以在这个时候沉默不语,想看看朝廷的这些人在这个时候是怎么选择。
第一天各方情绪激烈,没有讨论出任何结果,大家不欢而散。第二天,天子下旨把王允等几位老臣再一次请来了。众臣再议。各方争论得更加激烈。蔡邕和董承一言不和,破口大骂,差点就要动手打架了。
晚上,王允、杨彪、皇甫嵩、卢植等人聚在王府继续争论。因为王允等人都极力反对出兵,所以皇甫嵩和董承打定主意要把他们说服了。如果这些人不同意,北疆战事根本就没有重开的可能。
杨彪摊开地图,翻出jīng心准备的各类文卷,和皇甫嵩两人轮流对北疆能否继续开战,开战后能否战胜胡人等诸多问题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说。
皇甫嵩说:“这一次北军出兵,虽然是大将军借刀杀人,但是却是北军的机会,大将军的虎贲军我们难以插手,所以,我们如果想忠心大汉国,就必须有自己的军队,大将军在晋阳朝廷组建时,答应组建北军和禁军,但北军和禁军不过一万三千,这些兵马太少了,大将军在虎贲军在晋阳至少驻扎两万,如果兵变,我们根本不是大将军的对手,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扩充北军。但是在晋阳,在大将军的眼皮底下,我们怎么扩军?大将军会同意吗?不,大将军是绝对不会同意的。而且在北军中,有多少是大将军的人,你们谁知道?现在机会来了,大将军想借刀杀人,削弱我们北军的力量,但我们北军可以借此机会扩充大军。到时候我们就有何大将军分庭抗礼的本钱了。”
“南匈奴叛军还有七八万,这七八万铁骑想消灭他们,没有十万兵马是不行的的,但是十万兵马现在朝廷根本没有,在晋阳的虎贲军虽然有五六万,但大将军不是说虎贲军需要休整吗?既然如此,我们北军是不是可以扩充几万兵马?有了这些兵马,虽然增加了朝廷的负担,但是我们能够把他们控制在手中,就是大将军也不敢小瞧。”
“平叛我们要先后出动五万大军,近十万民夫,根据测算,大约要耗费军资十到十二亿钱。这还是在yīn山大战和雁门关大战后,鲜卑人实力亏损的情况下。如果按你们说的,等国力增强后再打,那至少需要再等十年。十年后,鲜卑人早就恢复了元气。十年后我们北征,所需花费的时间和军资恐怕大汉国根本无力承受,换句话说,北疆长城以北的疆域也就彻底丢了。虽然有朔方郡和雁门关在,但虎贲军在北方只有三万大军,南匈奴叛军和鲜卑人里应外合,朔方郡很难守住。另外,此次北疆大战的战场都在大汉国的疆域以内,最远的地方也就是五原和云中境内,大军的粮草运输完全不成问题。只要有了充足的粮草保证,北疆之战定能胜利,诸位大人无须担心大战会失败。”
黄琬说,“诸位大人所担心的无非是大汉国库空虚和大汉国内的危急形势。但是并州的豪门有的是钱,这个时候,在大汉国生死存亡的时候,他们是不是要应该支持大汉国,支持天子?现在大汉国摇摇yù坠,他们难道不应该帮助大汉国吗?”
“董卓,袁绍等人野心勃勃,他们是大汉国的叛逆,需要去消灭他们,以后朝廷的兵马财赋都需要安排在这上面,所以以后再打,大汉国的损失更大。这对谁都没有好处。”
王允几人不同意,他们认为,大汉国从中平元年黄巾叛乱开始直到现在,十年了,战火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无论是百姓军队还是国家,都饱受战乱的摧残,大汉国的臣民和军队早就不堪忍受了,而大汉国更是摇摇yù坠奄奄一息。这个时候不是发动大战,而是要休养生息了。大汉国就象一个连续奋战了十年的无敌勇士,这位勇士伤痕累累疲惫不堪,现在再让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发起最凌厉的一击,其后果必定是油尽灯枯,轰然而亡。
并州之战一旦开始,有几个忧患。一是军资能否保证,二是并州和冀州百姓能否忍受,三是朝廷能否稳定,这三者任何一个出现变故,并州之战必败。
同时,这个时候董卓他们这些叛逆是不是会趁火打劫,他们会不会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出兵并州和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