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郭康也是麦基洗德
叮嘱完大家之后,郭康就想要起床去干活。毕竟现在还是战时,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
但脱欢等人都说,战场那边反而没有紧迫的工作了。他还是好好歇一歇再说吧。
三十三军团的统帅,就是郭康的堂叔郭昭文。他告诉郭康,在主战场胜负已分的时候,脱欢那边就已经下达命令,立刻组织追击旗队。由第八军团的张军团长亲自指挥,务必要把残余的敌人野战力量彻底粉碎,不给他们重新集结的机会。所以,郭康等人还在拦截敌人的时候,那边的追击准备就已经开始了。
主战场的战斗结束之后,脱欢又命令从剩下的战斗单位里,抽调出一部分,组成攻城旗队,由三十三军团第一大队的大队长陆勇指挥,负责攻取达曼胡尔县城。郭康等人的作战安排,就是这时候下达的。
此时,脱欢带着指挥部,还留在原地。因为战斗结束之后,指挥部反而更忙了。他得率领指挥部的军官和幕僚们,关注打扫战场、收容俘虏和伤员清点安置等工作。其他的事情,包括物资和人员的补充,也需要指挥部进行统一协调,因此也分不开心思去管别的。
郭昭文当时也不在攻城战场。作为留下来的人里,职位最高的军官,他受命进行警戒,保护指挥部和运输路线,剿灭成规模的乱兵,警戒可能出现的其他敌人。
两个旗队的战斗,都委托给指挥人员自己负责了。所以,大家互相不知道彼此的进度,指挥部那里也没有及时给他们传递消息。
实际上,郭康受伤那会儿,追击战斗都已经快结束了。埃及军队原本就比较松散,在坚定的追击之下,很快彻底溃散。大部分埃及人本来就缺乏作战积极性,眼见跑不动,就成群结队地放下武器投降。不少马穆鲁克,也选择投降或者观望,其他人则四散瓦解。谢赫和几个埃米尔,只能各自带领亲兵逃走了。
埃及的地形,是个颈部很长的喇叭形,外敌只要攻入腹地,当地势力看似还坐拥富饶肥沃的腹地,但其实根本无险可守。想要找到地理上方便设防的地方,得顺着尼罗河往南,到第一瀑布那边才行了。但都跑到那边去抵御北方的敌人,与其说是守埃及,不如说是守努比亚了……
历来,埃及的归属,往往就是这样,由一次决战就确定了——而且这决战经常都不是在埃及境内打的。
历史上,东罗马在这里,已经是最耐打的势力了。在叙利亚的决战失败之后,罗马人还能在下埃及,依托多处要塞进行防御,并且和阿拉伯人进行打援战斗。在下埃及战败之后,罗马的残余力量又在上埃及重新集结起来,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和阿拉伯人进行了新一轮交战。不过,这主要也是因为南方的努比亚人跑出来武装保卫罗马,否则,估计也没有第二轮战斗的事情了。
对此,马穆鲁克们自己当然也很清楚。他们可能不是这么了解历史,但每次苏丹换人,他们都会内乱一番,这种经历,还是大家都有的。
而马穆鲁克的内战,其实也可以看做两个外部势力争夺埃及统治权的战争,和现在罗马大战马穆鲁克,本质上区别其实不大。如何看待这种冲突,如何做出最有利的选择,大家早有经验了。
这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埃及这地方,要是第一次决战都打不过罗马人,那之后的战斗肯定也打不过。所以,确定形势之后,立刻有上千名马穆鲁克也选择了向追击旗队投降。还有一些人向开罗方向逃去,估计是要回那边的军营,但他们会不会继续抵抗,就不好说了。
所以,现在确实没有什么需要郭康加班忙活的事情了,现在歇着就行了。
叔叔都这么说了,郭康也不好再坚持,就答应了下来。不过他表示,自己也得活动一下,不能老在这儿躺着,也不能耽误大家的时间了。
脱欢等人都表示理解。不过脱欢也说,既然他醒了,大家就可以散了。不过王大喇嘛还在路上,待会儿也会来看郭康,所以,还是不要跑太远。
至于军事上的事情,他也不用担心。他们也不是一直看着,因为郭康醒的还算快,大家刚把他带过来,就开始乱扑腾了。而且各支部队都有人指挥,两个旗队也都在各自作战,不受影响。
在军队里,旗队是个临时的单位,也是源自古典时代。是指为了特殊需求,抽调不同编制和人员,组成的特遣分队。这个名字源于拉丁语的“旗帜”,因为在组建的时候,指挥官会临时授予他们一面旗帜,因此而得名。
罗马北方的蛮族,与其他文明国家的敌人不同,组织十分松散,但地处偏远,各部落经常神出鬼没的。大部分时候,出动整个军团,有点小题大做;更低级的单位,又可能不够用。因此,各种规模的旗队,在那段时间里颇为流行。
后来,罗马军制进一步演变。从戴里克先开始,军团和旗队逐渐被更小的、五百到一千人的小型单位取代。君士坦丁大帝时期,鉴于边军军团过于臃肿,对付蛮族效率不高,反而经常造反,因此将剩下的大军团也全部拆分。拆出来的更小单位,就发展成了后来的战团。
这个变化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后世的人们,把这个变化,统称为“第二次建军”。此后,军团为战团所取代,旗队之类的编制也就不再需要了。
后来罗马的实力衰落,开始面对蛮族正规军的进攻,但此时,罗马已经连正规军都难以维持,自然也没有办法重新建立军团了。
紫帐汗国时期,与其他国家的大规模野战,又重新成为最主要的战争形势。因此,军团规模的编制,重新成为了军制的主流。
当然,紫帐汗国军队,和之前的罗马军队,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继承关系——他和唐军、元军的继承关系,估计都比罗马军队大。
只是在名称的选择上,当时大家故意选择了一些古典时代的名词:因为对这个时候的欧洲普通人而言,古罗马就是强大的象征;对于紫帐汗国的统治者来说,古时候传说里的大秦国,也明显比各种蛮族和希腊人更有吸引力。
说白了,就是不管当地人还是东方人,都觉得古罗马的名字更帅——虽然大家其实都不怎么了解那会儿的制度,但耐不住所有人都喜欢复古。
在这种“你还能有老祖宗能打”的氛围里,遇到不了解,或者罗马人没有发明过的概念,他们也会自己创造一个。更别提很多名字,完全就是望文生义,自己脑补出来的了。之所以和古罗马有相似之处,与其说是他们继承了众多罗马遗产,不如说是仗打的多了,总会“趋同进化”——汉朝和罗马,唐朝和东罗马,都有不少相似之处呢。
有些时候,他们甚至会主动进行一些修改。比如古罗马时代,其实是没有“军团长”的。
最早的时候,罗马军队只有三千个人,由城里的拉丁人、萨宾人、伊特鲁里亚人组成。前者是罗马的建立者,后面那俩是“统战”来的盟友,在军队里也有“股份”。因此,这三个部落,一方出一个指挥官,称为军事保民官,负责指挥和管理军队。
后来罗马越来越大,“统战”来的人越来越多,军事保民官增加到了六个。等军队规模再上一个台阶,不能什么事情都所有人抱团上了,就有了军团的概念,把大家分入不同的编组里。而各个军团,其实是之前罗马城邦军的复制,因此也保留了六个军事保民官的职位。
共和制时期,遇到战时,一般会把两个军团编为一个野战军外出作战,由一名执政官指挥。每个军团里,则由这六个代表“股东”的军事保民官轮流负责,所以,并不存在一个“军团长”的固定职位。
到第二次布匿战争时期,由于急速扩军的需求,之前的制度已经跟不上时代了。为此,元老院任命了一批高级军官担任“legatus”的职位,指挥一个军团。这个词,本来是“使节”的意思,一些外交官和元老院代表,也会得到这个头衔。
拥有这个头衔的人,才最接近一般认为的“军团长”。但仔细分析下来,会发现它其实是国家最高权力委派出去的“使职”。而这种军团使节,因为得到了特许,所以可以使用和执政官一个级别的仪仗,带12名背着束棒的扈从。从这个角度来说,可能叫“使持节”更确切一点……
可能单纯是因为这个词过于中原,听起来不够罗马,所以虽然罗马人自己制度越来越完善,看着越来越“中原”,大家还是故意保留了一些想象中的古典元素,让你知道还是在罗马……
郭康和脱欢等人讨论了几句接下来的作战方向问题,门口,王大喇嘛大步跑了进来。
“我听他们给我说了。”他一进门就急匆匆地说:“具体是什么情况?能给我讲一下么?”
“哎,王师父你别急啊。”脱欢招呼道:“先坐,先坐。”
“可不是我急。对教会来说,这可是最重要的事情了。”王大喇嘛连连摆手:“先给我说一下呗!”
见他这么在意,郭康只好又给他复述了一遍。
“你看,是不是很有意思。”脱欢乐呵呵地说:“不过能恢复过来,就是好事吧。”
“王师父还得跟天方教的神职人员们开会呢。”他对郭康说:“你看,现在他都比咱们忙多了。”
“你也看到了,这边没什么问题——可能是让娜小姐找的这个地方,确实有点灵吧。”他挠挠头,对王大喇嘛说:“郭康安达刚才也说,不要耽误大家的正事。你也别把客人都撂在那儿,后面我们还指望说服他们帮忙呢。”
请...您....收藏6...9...书....吧....!
“哎呀,那都是小事情。”王大喇嘛却一个劲地摇头,指了指郭康:“这边才是正事啊。”
“他这怎么了?又觉得他是牧首人选了?”脱欢问。
“可不止牧首。我刚才想了下,他其实是更重要的角色。”王大喇嘛说。
“又是什么了?”脱欢还是一幅“你又想骗人”的表情。
“是麦基洗德。”王大喇嘛思忖了下,还是说道。
“这是谁啊?”脱欢好奇道。
“是《天兄救世经》里面提到的一个人物。”王大喇嘛对于他的表现已经毫不意外,直接解释道:“按经书的记录,他是至高神的祭司,被称为‘仁义王’。经书还说,他无父、无母、无族谱、无生之始,无命之终,乃是与神的儿子相似。连亚伯拉罕见到他,都要向他缴纳十一税。”
“这跟他有啥关系啊?”脱欢有点反应不过来了。
“他是怎么被郭元帅收养的?”王大喇嘛反问。
“不是守城的时候,在废墟里发现的么。”脱欢下意识地说道。
“对啊,所以你看,我们确实不知道他的生父母是谁。甚至,我们都不知道,他们在不在这个世界上。”王大喇嘛一摊手:“郭氏只是按照罗马传统收养了他,他自己确实是无父、无母、无族谱的。”
“而且,我一直感觉,他这个孩子仁义过头了,这么看来,其实也是正常的表现啊。”
“那……”众人都有些惊讶。
“十分之一的贡献,一直以来都是民众对神圣的敬意。”王大喇嘛继续解释道:“夏朝的时候,国家只让百姓纳十分之一的贡。上古圣王,本就是神圣之人;他们的朝廷,也兼有教会组织的职能。因此不需要税收,只需要百姓的贡献来养活各级成员。夏朝去古未远,因此这些习惯还有保留。”
“我们罗马的合法性根据,一个是天兄,一个是神祖。天兄给了我们宗教的授权,神祖给了我们战争的授权。而麦基洗德是和天兄一个级别的,是神的祭司。他号称‘撒冷王’,意思是太平之王。他收取贡献,也是和天兄、和后来的教会执行同样的职能。可见,他就是天兄这一侧的代表。”
“现在,又有和麦基洗德一样的人出现了,这代表我们罗马得到了天父的认可,也将要实现太平,建立地上天国了。”王大喇嘛高兴地说:“天兄这一侧,已经补上了。大家也要多加努力,我看我们这里,不缺有神祖之风的人。大家也要争取把这边也补上啊。”
“这样啊……”众人一幅不明觉厉的样子,显然不太懂他的这番论述。
“哎,跟你们说,你们一下也理解不了。”王大喇嘛颇有些丧气:“总之,知道是个很吉利的兆头,就行了。”
“好的!”这个问题,大家倒是明白,纷纷响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