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女帝番外完
夫妻二人经过仔细商量后,才做出最终决定,在送何明瑜出海时,为她安排一大批人手,还会花重资为她招募一批愿意迁居海外的百姓。
为何明瑜选择的目的地,被大安命名安华洲,在大安的东南方向,比东南群岛距离大安更远。
那是由一片四面环海的大陆,周围还有群岛环绕,陆地面积极为辽阔,物产也很丰富。
大安的船队早在十余年前发现那里时,上面生活着数量不多的一批文明落后的原住民,何殊后来往那里派驻一支水师舰队,后面又陆续往那里迁移及流放了一些大安人。
因距离实在太过遥远,何殊也知道想要将其直接纳入大安版图,实在不现实,不想在那里耗费过多心血。
但是那里不仅地方大,气候环境也很好,各种矿产资源也很丰富,在自家率先发现那里的情况下,何殊当然不愿将它让出去。
在大安在全世界范围内,皆威名远扬的大形势下,插上大安的旗帜后,就算后来又有西方国家的舰队先后发现那里,也不敢擅自登陆。
如今拿来安置何明瑜,也算是他们做父母的能为这女儿尽的最后一番心意。
“你若能带着朕给你安排的这些人,在那里立足、开国,你就是那里的开国之祖,大安永远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知道那安华洲的地理环境后,何明瑜就已明白父母的苦心,不放心将大安基业交到她手上,却给她提供一个可以开创新基业,不辜负她这半生努力成果的机会。
“母皇与父亲如此为儿臣煞费苦心,儿臣定当珍惜机会,在那安华洲开创一番基业,不负二尊的栽培与厚望!”
何明瑜出海,当然不是一件说走就走的事,何梓琪接到令她负责帮忙调拨人手的旨意后,忍不住道。
“孙臣明白皇祖母的苦心,只是皇姑母,从她多年来的任职履历看,她并未辜负您皇祖父的悉心栽培,何必要送她出海,使得我们一家骨肉分离?”
何梓琪不是不知道皇祖母想要培养她当继承人的打算,也在她姑母回宫后,知道对方在过去那些年的经历与遭遇。
虽然她怎么想,都无法理解在她父亲口中,十分精明厉害,颇有其皇祖母之风的姑母,竟然会那么容易落入别人为她布下的陷阱中。
但是对于这位与她父亲感情深厚的姑母,何梓琪虽与对方相处不多,也对其存在一份姑侄情,她并不担心若将对方留下,可能会给她留下什么隐患。
虽然从本心上讲,她的野心与权力欲都不强,对于当大安皇位继承人一事,也没有什么执念,但是她皇祖母若选定她为继承人,她也不会推辞。
毕竟对她而言,继承正宁帝与承华帝两朝的政治理念,让已经发展到一定高度,很难突破的大安再创新高度,是这世上唯一还算有挑战的事。
更何况跟在祖父母身边的这十余年里,她从二人身上学到了许多,早将手上握着的这支由承华帝派给她的人手发展壮大,让她足以自保。
就算她的姑母在度过这段低谷后,会重振雄心,在将来与她争权夺势,她有信心解决,并不想在事情还未发生前,就防备对方。
何殊知道这个孙女的想法,她神情凝重的嘱咐道。
“梓琪,你要记住,当断则断,不断则乱,人心最是经不住考验,你姑母自请出海,防患于未然,是最合适的选择,对所有人都好,在这个前提下,所谓感情上的不舍,骨肉分离方面的顾虑,都可抛到一边。”
何梓琪心中叹息之余,面带迟疑地回道,“只是父亲与姑母感情好,若是知道这个消息,肯定会很伤心吧。”
何殊想了下,点头道,“嗯,你的顾虑很有道理,在你姑母离开前,朕会派人送她去与你父亲团聚一段时间门。”
能有机会在离开大安前,与感情最好的同胞弟弟团聚一段时间门,对何明瑜而言,可以称得上是个莫大的惊喜。
能与多年不见的姐姐团聚,对何明瑄而言,也是一个莫大的惊喜。
听说姐姐将要出海,才会在临行前来见他,让何明瑄有些不敢置信。
“这是怎么回事?姐姐为何会出海?母……”
何明瑜苦笑着讲了一下自己的经历,“是我无能,既辜负了父母的期望,也耽误了皇弟。”
何明瑄难掩怒意地回道,“这怎么能怪姐姐?有心算无心,是那杨的该遭千刀万剐!母亲竟然就这么算了?”
“将那人与他的亲族一起,都流放到海外荒芜岛上自生自灭,让他们再没有可以东山再起的机会,就是对他们的最好处罚,你不必如此动怒,说到底,还是我自己的心性有缺,才会着了别人的道。”
听到姐姐的劝慰,何明瑄仍觉气恨难平,十分心疼对方所遭遇的那些算计与背叛。
“你也知道海外环境不好,为何要自请出海?母亲怎么可以答应你如此冒险的要求?我要回去问问她。”
拉住自打选择学医后,活得越发简单直爽的弟弟,何明瑜心中既觉惭愧,又有些欣慰,心中更加肯定自己的选择,没了背叛她的丈夫和儿子,她至少还可保住自己的父母与手足亲情。
“这是我自己的意思,母亲只是尊重我的决定而已,而且她还为我做好万全准备,可以帮我在海外立足,所以我现在很期待出海。”
何明瑄皱眉道,“可是母亲只有我们这两个孩子,姐姐若出海,这大安的江山怎么办?”
他已选择学医,这些年来,将全部的时间门与精力都放在医学上,已经晋升为品医官,从不关心与过问与医疗无关的政事。
“梓琪很优秀,应当不会辜负母亲的厚望,有她在,母亲也算是后继有人。”
听出姐姐话中透露出的信息,何明瑄十分震惊,很难相信这个可能。
“可是梓琪还很年轻,无论是从身份还是经验资历方面考虑,都远不如姐姐,母亲应该知道,姐姐得到教训后,已经认清自己的错误,肯定不会再犯。”
何明瑜再次苦笑着摇摇头道,“有过那样的经历后,就算母亲没有放弃我,我也不敢再接位,因为我已经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
看到向来自信的姐姐竟被打击到如此程度,何明瑄伤心之余,对那杨锦浩等人更是憎恨不已,哽咽着还想再劝。
“姐姐……”
何明瑜笑着安慰他道,“我已不适合大安,破而后立,好好利用母亲为我提供的助力,在海外开创一番事业,寻回我已失去的那些信心和勇气,才是最适合我的路。”
承华四十四年,何殊正式宣布退位,传位给皇长孙女何梓琪,已经做到阁老之首的沈卓,也在同时宣布致仕。
二人算是亲自以身作则,正式确定普通官吏可根据其健康状况,选择在五十二到六十岁周岁之间门退休,品以上的大员,连皇帝在内,最多可推迟到六十六岁,也就是六十五周岁前退位的规定。
在生活条件与医疗条件,都已得到极大发展和改善的情况下,因福利待遇方面的因素,生活水平远在绝大多数百姓之上的官吏这一群体,绝对是可以拉高大安百姓平均寿命的主力。
所以何殊所制定的这个退休年龄规定,很符合现实情况,就是对某些虽已年迈体衰,仍眷恋高位的老臣们有些不友好。
可是何殊在她爹继位后,受够了那些占据着朝廷高位,倚老卖老的老臣们的钳制。
所以她在将英宗朝留下的那些老臣,相继打发或是熬死后,早在多年前,就已不动声色地开始布局,展现出朝廷可以荣养因上了年龄而致仕的老臣,却不会再将这些老臣留在重位上的态度。
多年过去,当某些做法已成默契后,朝廷突然正式明文出台相关规定,朝野上下的官吏们都接受良好。
但是对于承华女帝与皇夫退位一事,朝野上下的大臣们都表现出极力挽留的态度。
哪怕近几年中,何殊为锻炼孙女,陆续下放许多权力,何梓棋的表现都很出色,成功在朝堂上获得大量声望。
毕竟何殊在位四十四年年间门,带领大安取得的巨大成就,乃是世人皆有目共睹。
所以承华帝早已成为所有大安人心中的定海神针,而且她一直致力于肃清弊政,全力推行可改善大安国计民生的各种惠政,赏罚分明,才让朝野上下一改早年的作风,为大量愿意用心做事,真正心怀天下与百姓的官员提供更多机会。
如今换上定年号为中平的新帝,难免会让朝臣们担心当前的大好局面,会被破坏。
何殊已经顾不了这些,她这辈子可以说是殚思竭虑的辛苦奋斗了一辈子,才让大安旧貌换新颜,出现如今这百姓衣食无忧,孤寡老弱皆有所养的盛世景象。
成功卸掉身上的重担后,何殊有种彻底放松的感觉,看着与她一样,头发已经花白的沈卓,有些唏嘘地笑着感慨道。
“这时间门过得是真快啊,一转眼,我们也是年近古稀的老人了!”
沈卓也笑看着她,“这一天的到来,臣已期待许久。”
何殊当然知道对方的心意,笑着点头道。
“若非中间门出了些波折,肯定不会拖到如今,既然都退了,我们以后就不要再以君臣相称了,直接叫我的名字吧,何殊,字元瞻。”
当了这么多年的承华女帝,她的名字‘殊’字,早已成了尊讳,何殊现在只想做回自己,不便光明正大的当何殊,也可当没有对外正式公开过的何元瞻。
沈卓拉过她的手,从善如流地应道,“好,元瞻,我名沈卓,字希元。”
夫妻二人相视而笑,多年的默契,让一切尽在不言中,执子之手、与子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