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第二天轩辕彻在红袖的唤生中醒来,不得不拖着疲惫的身子,去了上书房,听他外公上官太傅讲的史记,昨天介绍了史记,今天正式开始讲司马迁的故事。
司马迁的祖上是代代相传的太史令(相当于历史学家和天文学家的组合),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也是担任太史令的官职,这个官职对任者的文化要求很高,要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读书万卷,行路万里。从司马家历代担任此职来看,可知其有深厚家学渊源。
司马迁十岁时,父亲让他读古文,为他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十岁时,父亲让他外出游历,遍游大好河山,名胜古迹。
司马迁在父亲的精心培养下,逐步成长为一个知识渊博、见多识广的青年才子,他已经有能力将来接替父亲的班了。
司马迁二十多岁时,父亲病危了。
公元前110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去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古人认为泰山最高,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间的帝王要去泰山祭拜天地,才算受命于天。这是古代帝王的最高大典,而且只有文治武功极盛的帝王才有资格去封禅。
汉武帝的首次封禅是极为隆重的大事件,作为专职的历史学家,太史令司马谈原本应该参与这次封禅,但由于种种原因,汉武帝并没有让司马谈参与,自然司马谈也就错过了这次大事件,更无从记录这次封禅过程,这是作为历史学家的巨大遗憾。受了这次事件的刺激,司马谈郁郁不得志,不久就病倒了。
司马迁在父亲病危时来到跟前,父亲拉着司马迁的手,哭着告诉他自己未了的心事:“我们的先祖是周朝的太史,很早就显扬功名。后世衰落,今天会断绝在我手里吗?如今天子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而我却不能随行,这就是命啊!”
司马谈喘了口气接着说:“我死之后,你必定要做太史,你做了太史,不要忘记我想要撰写的著述啊。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史书丢失殆尽。如今汉朝兴起,明主贤士忠臣死义之士,我作为太史都没能记载,断绝了修史的传统,对此我很是惶恐,你一定要完成我未了的心愿啊,你可要记在心上啊!”
这是伟大的遗言。父亲临死前的遗言不是如何分财产,而是一次伟大的文化事业的接力。
司马迁听了父亲的话,痛哭着说:“儿子虽然愚笨,但我一定会详述先人所整理的历史旧闻,不敢有所缺漏。”这也是伟大的承诺,字字千钧!
当汉武帝因李陵事件问大臣意见时,也问到了司马迁。司马迁在文化修养上无人能敌,但在政治上还不是很成熟。司马迁虽然与李陵没有交集,但他对李陵印象并不坏。
他认为李陵此次出征,以少敌多,孤军深入,弹尽粮绝,救兵不至,最终兵败而降,实属事出有因。而且素闻李陵关心士卒,深受兵士爱戴,军中威望很高。司马迁就把内心所想全说了出来。其实司马迁的本意是想宽慰汉武帝,但他太不了解汉武帝了,他发起火来,一般人是招架不住的。
汉武帝一听,火冒三丈,竟然还有人替李陵辩护,汉武帝做出了一个让后世之人唏嘘不已的约定,判处司马迁死刑!汉武帝一旦冷酷起来,真是让人不寒而栗。这也是专制帝王的绝对权威,君王可以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把你的人生轨迹完全改变。
汉朝法律规定,被判死刑可以有三个选择:
1、拿五十万钱抵罪,
获得新生。
2、接受宫刑,免除一死。
3、直接认罪受死。
司马迁一介文吏,哪里去弄五十万钱,第一种方法是不可能的了。
司马迁不惧怕死,但是他不能死,因为他的使命还没完成,《史记》才写了一半,他怎能死去。那只有第二种方法:接受宫刑。
也许司马迁此时深刻理解了钱的重要性,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如果有钱自己就可以免受刑罚,所以他专门在《史记》中写了一篇《货殖列传》,就是专门论述金钱的重要性和合理性。
但是司马迁并没有从此消沉下去,他想到了古代先贤们大多在身处逆境之中完成了不朽之大业,于是又写了下面一段著名的话: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司马迁忍受着非人的日子。他打掉牙,和血吞。如果现在死去,他将会一名不值。这条残躯还要再支撑些年,一切都要等大功告成之后。因为死,有时候比活下去更容易。
从此,司马迁再也不问政治,一心埋头著书。正是在这种身心遭受巨大创作的情况下,他终于写出了那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皇皇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