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殿试又出新花样(三)
由于殿试只糊名,不必另行誊录试卷,孙山便用自己拿手的书法抄录文章,切实做到仔仔细细,工工整整,又一丝不苟。
抄写完毕后,看到夕阳已快落山,便示意交卷,也不理会考官们的惊讶目光,径直由小太监带着走出宫门。
当孙山回到会馆时,会馆掌柜和小二们都惊愣住了,自从会馆成立以来,也没有哪一个贡士去参加殿试,天色还没黑透便早早回来之人?
贡士们要一直考到二到三更,甚至到四更天回来者都有,这位孙老爷明显是不走寻常路呀!
牛二等人可不懂这些门门道道,看到孙山回来了,连忙上前端茶倒水伺候着。
尤其是孙全的一句话,让会馆掌柜和店小二气得差点儿趴在桌子上。
“山弟,这次殿试的题目很难吗?怎么现在才回来?吃过午饭后我想去接你,没等靠近宫门,便被赶了回来,才让你独自走回来的。”
孙山吃饱喝足之后,又洗了一个热水澡,倒在床上呼呼大睡。
果真是没有了压力,睡觉也睡得香甜又踏实,一觉直到第二天上午,人又变得精神抖擞起来。
董言和顾祥二人也是考完殿试后一身轻松,想到三日后便要到宫门听殿试宣榜,也就是所谓的“金殿传胪”,一个个浑身喜气连连。
这一次他们三人结伴出门,决定不再去酒楼饮酒畅谈,而是要一起结伴游览北京城的壮丽风景。
此时殿试的试卷早已送到阅卷官员房门外,收试卷的官员在监临官的监督下,将试卷开箱放置于案桌上。
谢迁、李东阳、王守仁、陈谏、杨一清、杨廷和等十位阅卷官员各自坐在书案后,一人二十多张试卷开始一一观看。
由于殿试不黜落考生,只仔细划分名次,是以众阅卷官员们并没有多大的压力。
只须将自己认为好的试卷用朱笔在卷首上方画一个小圆圈,认为稍微次一点的画尖,再差一些的点一个小红点,以此来区分文章的优劣。
经过一番择选后,挑拣出三十篇最优等试卷进行众阅卷官轮流阅卷,再以圈、尖、点评论此文章的优劣。
还要注上自己的批注后,再各自盖上自己的官印,以此证明自己是亲自仔细阅读过才做出的评判,以此手段来杜绝科举弊案的发生。
轮桌批阅的一张张试卷,众阅卷官均要仔细阅读后,再做出慎重评价。
若你做出的评判与其他九人截然不同,比如其他九人都画红圈,唯独你点了一个小红点。
双方差异太大时,你须做出自己的评判标准,一般情况下要受到其他人的集体责难,严重者甚至上升到科举弊案。
孙山凭借着一手不俗的书法和极佳的文章,试卷上一共有五个圈和五个尖,成绩不算上佳,也算是很不错的文章了。
虽然没有进入前十强,也稳稳占居在第二十名之前,属于待定御览的文章,就是送不送给正德皇帝亲自观看的文章。
因为一般情况下,第一甲三人是绝对不能有改变的,第二甲人数多寡由皇帝本人亲自决定,大多人数在七到十七人之间。
也就是说只有名列前二十名的贡士,才有一搏第二甲进士出身的机会。
因为有五篇文章是画有六个圆圈四个尖,有七篇文章是五个圈和五个尖,而孙山的文章就在这10篇圈尖各半的试卷中。
按照惯例送到皇帝那儿的只有十张试卷,若皇帝看着不满意,再送过去第十一名至第二十名试卷。
其他试卷的主人均是第三甲行列,根本就没有机会进入前两甲。
和那些圈尖各半的七篇文章一样,根本没有参加择选第一甲的机会。
现在有十二篇上佳的文章,还须挑选出第十一名和第十二名。
也就是说这七篇圈尖各半的试卷得淘汰两张试卷,放在第十一名和第十二名。
众阅卷官围绕着七篇圈尖各半的试卷一直争论不休,好长时间没有做出最终决定。
李东阳作为内阁首辅,便当即立断做出决定:“那就去掉糊名后,再挑选如何?大家若没有异议,便将前十二名揭去糊名,再做出最终决定。”
这样做不违背殿试规则,众阅卷官一致表示同意后,便先将剩余的试卷一一揭去糊名,排好前后的名次,再来揭取最后十二张试卷的糊名。
谢迁虽人老迈,性情还是好动且舌毒,伸出手抓到自己最为看中的一篇文章,性急的伸手揭去糊名。
突然他像是猝不及防下看到了隐葳的毒蛇一样,猛然将试卷扔到书案上,脸上流露出一丝惋惜和憎恶之色。
陈谏和杨廷和二人不知何故,走上前也拿起试卷观看,之后也像抓到烫手山芋一样扔在桌子上,神色与谢迁的表情大致相同。
看到其他考官们看完试卷,都是同一类表情,再也没有一个人表示看好此张试卷。
王守仁上前拿起试卷观看后,脸上流露出一丝犹豫不决的神色。
他想到自己已不是一个人立足于大明官场上,后面还有数不清的学生、交情莫逆的同年,历次科考的座师和房师等等。
最终王守仁也长长叹息一声,将此张试卷放回桌子上,再也不作任何评价。
李东阳情不自禁的皱起了眉头,拿起试卷看了一下卷首名字,赫然入目的是“孙山”两个大字,也有些对孙山厌恶和不满。
因为孙山之故,正德皇帝取消了座师和门生这一层亲密关糸网,又以厚薪养廉之策稳定住大明朝文武官员,可谓是帝权势力对于′相权′势力的一记痛殴。
无论孙山是出于自身主动出击,还是被动接受,他已完全站立在大明官员的对立面,让众阅卷官们都对他没有任何好感。
李东阳皱眉思忖一阵后,才向众人询问道:“本官将此试卷定为殿试第十二名,各位应该没有什么意见吧?”
王守仁等人都惋惜的叹息几声,点了点头同意下来,只有谢迁余怒未熄,还想要说些什么?
李东阳有些落寞的摇了摇头,神色也变得有些犹豫不决,不过他很快就拿定了主意,还长长“叹息一声。
“算了,不可以做得太过分了。此子一开始也是受害者,只是正好赶上各类事件发生,他又对功名极其看重,才造成如此大的变故,若追其溯源,鲍锦、秦纮、苏昭才是罪魁祸首,咱们若再对他穷追猛打,与苏昭之流又有什么区别呀?”
经过此事之后,众人也没有了评判的兴趣,从六张试卷中随意抽出一张命运不济者算作第十一名。
然后将前十名试卷依照他们的一致认可排列顺序放好,由首辅李东阳一人亲自送到乾清宫由朱厚照亲自审核,再决断出一甲前三名及二甲进士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