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轻敌冒进,狭路相逢
前往东京汴梁勤王的兵马里,有一位是来自于京兆府的陕西宣抚使范致虚,得知东京汴梁遇险,立即带着十多万兵马东出。
结果半道上东京陷落了,虽说皇帝暂时还安全,但以天子万金之躯入金营去和谈,怎么看都不是什么好兆头。
其他几路兵马闻讯,大多掉头返回,采取相对保守的方式,至少保全自己一方安宁,然后看情形再做打算。
范宣抚使则在幕僚的建议下,果断率部进发,作为一个进士出身的读书人,一心想要作为个忠君报国的楷模。
心情可以理解,但范宣抚使本人并不知兵,所以对一个名叫赵宗印的僧侣十分信任,听着此人夸夸其谈,纸上谈兵,便贸然地出了武关,从邓州方向迂回,想要从西南侧驰援东京汴梁。
“使君,斥候来报,有一支三千人左右的的金军在河南府、汝南一带活动,我军还是谨慎一些,不要贸然进军好一些。”
范宣抚使麾下一名叫作李孝忠的将领,三十来岁,一个威武敦厚的汉子,沉吟了片刻,还是忍不住劝阻。
“区区三千金军,你便害怕了?”
赵宗印冷笑道:“我军不下十万之众,难道连三千金军都对付不了?”
李孝忠道:“我军确有十万之众,但分兵驻守潼关、武关、渑池等地之后,可用之兵不过三四万而已。”
“你也说了,三四万,十倍于金军,何惧之有?”赵宗印越发嘲讽起来,冷笑道:“我看你就是避敌畏战,动摇军心。”
“在下并非畏战,只是战场交锋,并不是只看人数的,这支金军骑兵居多,乃是一支精锐,不可不防。”
李孝忠言辞恳切,言语之间对军事韬略也颇为明晰,但是赵宗印不以为然,范致虚似乎也听不进去。
“少严,你少年时便胸有大志,精于骑射,应募勤王,在陕州李弥大麾下素来英武,多有建功。怎么如今到了本官麾下,做事反倒畏首畏尾,贪生怕死起来?”
范致虚的一番话,无疑给李孝忠泼了一盆冷水,还盖上了一顶硕大的帽子。言语之间透露出李孝忠并非嫡系,天然便有几分不忠诚,所以不信任。
“使君……”
范致虚没有给他再说下去的机会,直接打断道:“休要再说,既然畏惧,你便在后军运送辎重吧,本官与宗印禅师先行率部出击。”
……
有了决断,这支出武关的陕西路兵马行动迅速,朝着邓州进发,晌午时分来到了一处名叫千秋镇的地方。
宋军在一片河边的开阔地,与洛索率领的金军正面遭遇,三万对三千,赵宗印信誓旦旦,范致虚也信心满满,战事一触即发。
交锋不过开始一炷香的时间,他们便发觉情况不妙,大跌眼镜的情况出现了。金军骑兵只不过一轮冲锋,便冲散了宋军的阵型,让宋军出现了慌乱。
第二轮冲锋而来,宋军便彻底乱了,顷刻之间形成了溃败之势,这是战场上最糟糕的局面。
不仅仅是失去了抵抗能力,兵卒争相逃跑更会形成踩踏,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尤其是他们身后是精锐的女真骑兵,简直如同进入无人之境,砍瓜切菜一般杀个不停。
在一片河滩空旷之地上,根本没有任何屏障可以阻碍屠戮的脚步。一时之间,血流成河,将河水染成了一片殷红。
自诩擅长兵法韬略的赵宗印这会已经说不出半句话来,支支吾吾的,惊骇的面色发青,仓皇之下只想着调转马头逃跑。
只是没跑出几步便跌落马下,被仓皇逃离的宋军踩在脚下,顷刻之间便成了肉泥。范致虚也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是多么肤浅,宋军看似十倍于金军的兵力是多么虚弱。
此时此刻,他终于明白了什么叫纸上谈兵,更是后悔没有听信李孝忠苦口婆心的忠告。
可惜,悔之晚矣。
范宣抚使虽然刚愎冒失,但还是颇有气节,眼见惨败,痛心疾首,长刀出鞘,准备自刎以谢天下。
也就是在这个紧要当口,烟尘滚滚处,有援军极速而来,范致虚只道是李孝忠不计前嫌,前来救援。
可是当宋军到了近前,才发现旗帜上三个大字写的是——郭天王。
郭京来了,当他发现了洛索的踪迹,便尾随而来,原本是想设伏歼敌的。却不想有一路宋军竟然浩浩荡荡开了过来,应该是从哪里赶来的勤王之师。
也是好事,如此两路兵马合计金军,绞杀这支嚣张的女真兵马应该不难。
想法很美好,但显示……
却大大出乎意料,郭京万万没想到,这支浩大的宋军竟然不堪一击,被金军一轮冲锋便溃不成军。
眼瞅着一场屠杀的开始,郭京当真是恨铁不成钢,只得率部前来救援。以杨再兴为先锋,避开了溃退的宋军,以免被扰乱阵型,绕道了金军的身后突然掩杀过来。
洛索也是一惊,他先前只发现了范致虚这一支宋军,虽然人数众多,数倍于自己,但是都是乌合之众。
凭借着强大的势力与自信,果然轻松将宋军冲的七零八落,这时候竟然又有一支宋军杀出来。
偏生自己竟然没有丝毫察觉,就被咬住了,而且明显能够看出这支宋军军纪严明,士气高涨,不免有些猝不及防。
郭天王?
这个旗号,他是有记忆,东京汴梁城下,好几次反击让金军吃瘪,然后突围消失的那支宋军所谓的“六甲神兵”?
没想到他们竟然出现在此处!
洛索倒也不慌,甚至还有几分兴奋,虽然六甲神兵人数比自己多,可那又怎样呢?精锐在手,他坚信自己麾下的女真儿郎,能够生吞活剥这些宋军。
相国可是对这个郭京念叨了好几次,若是能够将其击败,带着首级回去交差,无疑是大功一件。
一时之间,洛索提着马缰绳,越发兴奋起来。
然而很快他就发现,情况也许没有乐观,在战场的另一端,又一支宋军驰援而来,旗帜上是一个硕大的“李”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