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被抛弃的一枚印度棋子

第902章 被抛弃的一枚印度棋子

第902章被抛弃的1枚印度棋子

既然决定将“世界上最伟大的征服者”,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那么安德鲁帝国的脚步,自然不能仅仅停留于欧洲1地,而是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实施扩展。

如若不然,数百年后,也不好意思让世界各国的历史学家们,“亲切的”称呼自己为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的急先锋。

在目前的北美洲与加勒比地区,安德鲁法国还没有太多的野心。主要是受限于英国海军的存在,仅是在缓慢的建设圣路易斯安娜和法属圭亚那这两片殖民地,以及圣多明各(海地)、瓜德罗普、马提尼克等加勒比岛屿。

尽管非常垂涎中南部美洲的丰富资源,但有着清楚头脑的第1执政却知道,尽可能的将从墨西哥到阿根廷在内的广大拉丁美洲,继续留给西班牙统治,法国才能从中获得最大的政治与经济利益。

道理也很简单,在西班牙殖民地内的法国种植园可以广泛的使用廉价奴隶,生产成本会低很多,而且不受道义的谴责。

此外,西班牙殖民地体系非常的腐败,统治手段不仅残暴,也很落后。但对于法国商人就是1个天堂,只要打点好当地总督与税务官,基本上就可以在当地为所欲为了。

历史上,法国殖民地对非洲的大4扩展,是在半个多世纪之后。现如今却被提前近60年。其主要的原因,那是法西联军已在去年攻占直布罗陀半岛,扼守了直布罗陀海峡,从而迫使英国海军全部退出地中海。

在殖民非洲方向,安德鲁1贯秉承“利益均沾”的原则,鼓励欧洲各国的贵族与有产者来非洲殖民,开辟矿场、新办庄园。

当然,各国商人在从事进出口贸易的时候,不仅需要依法纳税外,还要抽调1定数量的武装人员,服从当地殖民总督的日常训练和军事调遣,从而实现殖民各地的“安全共保”。

如今看来,安德鲁法国在东方进行扩张的范围,远远不如西半球。神秘的东方,不仅是拿破仑所向往的地方,更是第1执政“心心念的遥远故土”,哪怕仅仅是出于打击英国经济的目的,安德鲁就需急于扩张法国在印度次大6和印度洋1带的地盘。

只不过“1口吃不成胖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需要脚踏实地,最终达到厚积薄发的结果。

依照整体计划,法国海外远征军必须要在西奈半岛和中东地区,站稳脚跟之后,才能继续向东图谋印度次大6。至于这个时间过程,或许要等到两年之后的1801年。

基于此,西奈半岛与中东1带,就将成为法国向东进军的桥头堡与补给站。所以法国与拥有上述领地“合法统治权”的奥斯曼帝国的矛盾,也将变得不可调和,并最终酝酿成1场战争。

虽说奥斯曼帝国日渐势衰,在欧洲的近百年,遭遇到俄罗斯、奥地利与波兰的联合抽打,苦不堪言。

但在亚洲与北非,奥斯曼苏丹的威严依然存在。

如果不是法国总领事塔里安的竭力挑拨,加之法国人扶持的犹太复国主义的独立运动,还有欧洲霸主开始在西奈半岛驻军,继而彻底隔绝了奥斯曼帝国与埃及之间的6上通道。

否则,埃及的马木鲁克军阀联盟,是绝不会“越雷池1步”,对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者产生丝毫不敬。

当然,安德鲁之所以将中东当作跳板,除了地缘政治的目的外,还有贸易与经济上考虑,1个是恢复古苏伊士运河,为将来开凿新的苏伊士运河做前期准备;

至于另1个,是为了阿拉伯半岛与波斯湾的石油。事实上,安德鲁已自掏腰包,将这1大片“不毛之地”划为自己的私产。

在1797年之前,法国在印度洋只拥有两处被承认的殖民地,波旁岛(留尼汪岛)与法兰西岛(毛里求斯岛)。

至于法国原来在印度所拥有的属地,位于科罗曼德尔海岸的本地治里、马赫岛、卡里卡尔、昌德纳戈尔等地,以及法国在印度的雅纳昂、苏拉特和另外两个小地方的代理商行,均已被英国夺走。

显然,靠着距离印度次大6过于遥远的两片小地盘,看来是不大可能建立起1个稳定的殖民地结构的。

1797年,作为法兰西执政官的挚友之1,塔里安抵达了埃及,随即就任法国驻开罗使领馆的总领事。在此之前,安德鲁已经在谋划租借西奈半岛,图谋重建“古苏伊士运河”,继而打通1条从印度洋、阿拉伯海、红海,连接地中海的国际性航道。

抵达开罗不久,这位总领事塔里安就派出了两拨勘测队,在当地人的带领下,考察西奈半岛、古苏伊士运河及红海沿岸。

与此同时,法属印度洋私掠舰队指挥官,叙尔库夫海军中将已派人赶赴红海与北印度洋1带的赫嘎达、苏丹港、马萨瓦、吉布提、索马里半岛、索科特拉岛等地,为先遣勘测队,从当地领主那里租用了补给港口。

至于奥斯曼军队,埃及马穆鲁克军队以及游牧部落(贝都因人)的战斗力,安德鲁1点都不担心。那是从18世纪到21世纪,中东各地的军队永远都是那么的孱弱不堪。

自从法属海外军团被“收归国有”后,安德鲁就让西奈半岛第1任总督贝特朗将军,为执政官本人私下招募了1支秘密武装。

对此,安德鲁的目的简单明确,就是在无法用钱买下阿拉伯半岛与波斯湾1带领地的时候,那就直接动用武力来占领之。

当然,安德鲁的野心还不止于此,除了要积极图谋被英国人视为禁胬的印度次大6之外,他还想要染指东南亚,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在安德鲁的授意下,塔里安从欧洲各国招募了大量的测绘学家、地质学家、动植物学家、气象学家、冒险家及医生等。

这些人最终在埃及的首府开罗集结,然后前往红海北岸,分别乘坐3艘由武装商船改造而成的“巴拉特号”、“希望号”和“探索号”科考船,进入印度洋。

其中“巴拉特号”主要在印度次大6海域及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岛、法兰西岛(毛里求斯)进行考察。巴拉特指的是婆罗多,其引申意为“寻找光明与知识的人”。

至于“希望号”和“探索号”在进入印度洋后,继续向东南方向航行,它们的考察目的是东南亚岛屿,澳洲和新西兰。

与“希望号”和“探索号”的科学探险目的不同,“巴拉特号”更像是1艘法国间谍船,担负着第1执政的秘密使命,就是负责营救迈索尔邦国苏丹,蒂普的直系继承人。

从1796年的下半年开始,在1年半的时间里,法军6续淘汰下来的2万多支“1777式”前装滑膛枪,以及50多门火炮,通过远洋商船打包卖给了蒂普苏丹,继而换得了迈索尔邦国那价值3千万法郎的黄金,以及价值连城的红蓝宝石和钻石。

陪同上述武器1同抵达的,还有数十名自愿前往印度的法国-军事教官,他们会竭力协助这位蒂普苏丹,为迈索尔邦国打造出1支现代化的欧洲军队,抵御英国殖民地军队可能会发动的入侵。

原本,叙尔库夫将军是希望迈索尔苏丹不要单打独斗,而是配合法军在印度搞出1个各邦国反英同盟,斥责英国殖民地的扩展。

不过,因为购买军火而被法国掏空家底的蒂普苏丹,在新式的火枪火炮装备到军队后,就迫不及待的向加入英国人主导的“反迈3角同盟”的马拉塔和海得拉巴等封建王公发动进攻。

在1797年的时候,迈索尔赢得了几次战役的重大胜利,不仅收回了在1792年《塞林伽巴丹条约》中被割让的所有领土,还占领马拉塔和海得拉巴两国3分之1的土地,以及大量的黄金珠宝钻石。

显然是蒂普苏丹太过霸道的缘故,战败的马拉塔和海得拉巴并不服气,他们再度找到位于加尔各答的英国殖民者,希望“反迈3角同盟”重新联合起来,发动对迈索尔邦国的反击战。

此刻,英属东印度公司的总督,是查尔斯·韦尔斯利勋爵,他的首要任务是要根绝法国在印度各邦国的势力。

在韦尔斯利总督的要求下,马拉塔和海得拉巴主动接受英国提出的全部条件,并彻底转变为东印度公司的藩臣。而蒂普苏丹不仅拒绝驱除法国教官,还不愿意接受成为欧洲人的藩臣。

随即,英国殖民者立即决定对这个桀骜不驯的印度邦国作战。

韦尔斯利在1798年8月12日的《备忘录》中说:“迈索尔使臣的行事是经苏丹本人亲自批准的,加上法国-军事教官在他的国土上登6,这是1种公开的、不折不扣的、毫不含糊的宣战;更严重的是公开声明战争的目的既不是为扩张、赔款,也不是为安全,而是要完全摧毁在印度的英国政-府。如果对这样的侮辱和危害的形势再有所误解,那就表明不是示弱,就是恐惧。”

第4次“英国-迈索尔战争”爆发前,韦尔斯利总督的兄弟阿瑟·韦尔斯利上校,曾经面目狰狞的报告说,“捕获苏丹蒂普的罗网已经准备好了,这个野兽无法挣脱了。”

阿瑟把军队集中在边防线上,大军压境,向蒂普发出了最后的通牒,英国人要求他同法国断绝关系,并要求确立英国人对迈索尔的保护。

尽管这1时期,蒂普苏丹不断的向万里之外的安德鲁法国,发出求援信,但都是石沉大海。

显然,安德鲁已决定抛弃这个不听话的傀儡,转而扶持愿意听话的邦国苏丹,或是他那年幼的继承人。

……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猜您喜欢

法兰西1794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法兰西1794
上一章下一章

第902章 被抛弃的一枚印度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