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健康饮食与一篇政论文
第907章健康饮食与1篇政论文
1799年7月的最后1个礼拜日,阳光透过半开的窗帘洒在安德鲁在圣路易岛别墅的卧室里。他慵懒地伸了个懒腰,缓缓地从床上坐起。
与往常不同,这位年近30岁的法兰西第1公民,没有在拂晓时分跟随执政官卫队1起出操,也没有像往常1样在清晨的微光中跑步锻炼。
此刻,安德鲁才发现妻子莫拉萨与孩子们都不在了。但下1刻,他想起来,昨夜莫拉萨就告诉自己,她将带着两个女儿,前往母亲夏洛特夫人管理的“巴黎春天”商场,并要待上1天。
毫无疑问,无论古今中外,无论什么年龄,逛街,或是逛商场都属于女人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尤其是在周末人多的时候。
似乎是没人约束,直到上午8点50分,安德鲁这才从床上下来,不紧不慢地穿好衣物,简单地洗漱1番,然后迈着轻松的步伐来到餐厅,准备开始享用他的早餐。
回到巴黎之后,安德鲁的饮食结构就在不经意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似乎是年龄的增长,导致他开始更加注重健康和营养的平衡。
通常,安德鲁执政官早餐的第1步,就是喝下1大杯煮沸过后,已是常温的纯牛奶,这杯牛奶没有任何添加物,如蔗糖等,完全保留了牛奶的天然营养。依照健康饮食规则,所有饮料和流食需要作为第1项完成,这样可以帮助唤醒身体的消化系统,为接下来的食物做好准备。
接着,安德鲁会享用1盘脆嫩爽口的意大利生菜,或者是1个已经切片的普罗旺斯西红柿。
这些洗净的蔬菜通常是不加任何佐料的,但为了增加口感和营养,他会添加几个虾仁或是生鱼片。这些海鲜不仅为早餐增添了丰富的蛋白质,还带来了1丝清新的海洋风味。
然后,他会吃下1两枚煮熟的鸡蛋,搭配几片卤牛肉或是奶酪。鸡蛋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而卤牛肉和奶酪则提供了必要的脂肪和矿物质。此外,安德鲁还会准备1些点心,如少许坚果和种子,比如杏仁、核桃等,这些食物不仅美味,还能提供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膳食纤维。
最后,轮到早餐的主食部分,安德鲁会选择1磅左右的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全谷物食品。这些全谷物食品富含膳食纤维。
此刻,安德鲁的饮食中,猪牛肉、羊肉等红肉和香肠、培根等加工肉制品的摄入频率,已经大大减少。
而红酒与白兰地等酒水,也仅限于外交场合的宴席之中,平时他尽量避免饮酒。至于白砂糖、黄油、腌制、烧烤及油炸等所谓的高卡路食物,已经从安德鲁执政官的早餐序列中慢慢消失了。
上述这些,就是法兰西第1公民的早餐标准。
而事实上,这种饮食模式非常类似于另1时空,21世纪世界排名第1的理想膳食模式——“地中海饮食”。
需要说明的,这种饮食模式强调新鲜的蔬菜、水果、全谷物、坚果、鱼类和橄榄油的摄入,同时减少红肉和加工食品的摄入,有助于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预防多种慢性疾病。
安德鲁在和平时期的早餐,不仅反映了他对健康饮食的重视,也展现了他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每1项搭配都遵循科学的营养原则,这不仅是对身体的呵护,更是对生活细节的极致把控。
显然,想着健康长寿的他,可不希望自己成为下1个“叶卡捷琳娜”,或是下1任的“威廉2世”。
这两位历史上的君主,尽管在政治舞台上曾经权倾1时,但最终都因为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和忽视健康而导致悲剧收场。
作为当世的“懂王”,他推测这两位君主的真正死因,都是因为长期的心脑血管,及“3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疾病。
这种在巴黎上流社会被视为“野蛮斯巴达式”的早餐方式,并不能被其他人接受,哪怕是安德鲁身边的“大秘”贡斯当。
在巴黎的社交圈里,早餐通常是1场奢华的盛宴,充满了精致的糕点、香醇的咖啡和各种美味的肉类。
然而,安德鲁的早餐却截然不同,他选择的是1杯纯牛奶、1盘清新的蔬菜、适量的海鲜和牛肉,以及煮熟的鸡蛋及全麦面包,这种简单而健康的饮食方式,在如今的上流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
所以在回到巴黎之后,贡斯当向第1执政递交当天新闻简报的时间,逐渐的推迟到等待执政官吃完早餐之后。
贡斯当深知安德鲁对所谓健康饮食的执着,也明白自己无法适应那种“斯巴达式”的早餐。
所以,他总是小心翼翼地避开第1执政的早餐时间,以免被安德鲁强行留下,以所谓健康的名义,1起吃着难以下咽的黑面包。
毫无疑问,贡斯当更喜欢传统的法式早餐,那种充满奶油和糖分的美味,是他1天开始的最好方式。
因此,贡斯当总是巧妙地安排自己的时间,确保在执政官吃完早餐后,再将当天的新闻简报递上,这样既能完成自己的职责,又不会被迫接受那些“健康”但并不合他口味的食物。
……
古罗马帝国时期著名的基督教思想家、神学家和哲学家,圣奥古斯丁曾经说过这样1句话:
“战争,只不过是和平从较低状态到较高状态的过渡。就捍卫某1伟大原则,或正义事业的战争而言。”
这种说法在某种程度上或许有1定的道理,但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所有历史事件。以法国大革-命时期为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战争的性质和影响,远比圣奥古斯丁的论断更为复杂。
在法国大革-命的早期阶段,法国人民为了保卫新生的民主制政-府,抵御君主制国家的干涉和威胁,奋起抗争。
上述这场反侵略革-命斗争在1795年,被法兰西第1执政安德鲁定义为“伟大的卫国战争”,其目的是为了维护法国人民通过革-命所获得的自由与权利。
从表面上看,这似乎符合圣奥古斯丁所说的“捍卫正义事业”的战争,但随着战争的推进,其本质逐渐发生了变化。
那个动荡的时代,战争的火焰在法国大地上熊熊燃烧。虽然法国人民在战争初期表现出了巨大的勇气和决心,但战争的持续却带来了诸多危险。
当民主制在欧洲体系中逐渐站稳脚跟之后,获胜的共和派并没有停止战争的步伐,反而继续扩张,对邻邦进行蹂躏。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战争最初的正义目标,也引发了欧洲各国对法国的恐惧和反感。
事实上,在安德鲁-弗兰克成为法国独-裁者之前,法国的共和政体就已经受到了军事统治方式的深刻影响。
军事的胜利虽然在1定程度上巩固了革-命的成果,但也使得共和制逐渐偏离了其应有的轨道。
以安德鲁、奥什、拿破仑为代表的1批年轻将领们,凭借着1系列辉煌的军事胜利,赢得了人民的赞誉,但这些胜利却很快成为对共和制法国的最大威胁。军事力量的过度膨胀,使得政治权力逐渐向军队倾斜,共和制的原则和理念被逐渐边缘化。
在大革-命的头几年,法国人民展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团结与勇气。他们奋勇作战,将那些软弱的邻邦打得1蹶不振。
然而,这种军事上的胜利并没有带来真正的和平与稳定。相反,欧洲各国被法国日益增长的军事威力所吓倒,纷纷对法国采取了防范和对抗的态度。这种局势不仅加剧了欧洲的紧张关系,也使得法国自身1度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为了最大限度地战胜来自4面8方的敌人,共和国的公民们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自觉的,或被迫的转向了军事政体。这种转变在很大程度上符合法国民族所引以为荣的本性。
法国人1直以来都以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团结1致的精神为荣,这种民族自豪感在革-命时期被进1步激发。法国大革-命不仅改变了法国的政治格局,还深刻影响了法国人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与此同时,安德鲁-弗兰克所体现出来的军事与民主的折中调和,赋予了法国人以民族自豪感。而安德鲁在军事上的成功,加上新制度下人民对自身力量的自觉认知,形成了双重威力。
这种力量不仅巩固了法国的革-命成果,还推动了法国的军事扩张。安德鲁的军事才能和对法国革-命价值观的维护,使得法国在欧洲大6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威望。
然而,这种民族自豪感也带来了对邻国人民的鄙视心理。法国人认为,其他国家的人民不能,或不愿像法国人1样取得独立与威望。这种心理在1定程度上助长了法国的自恃和自信,同时也加剧了法国与邻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法国的军事扩张和民族主义情绪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使得法国人对其他国家的人民产生了极度优越感。当时的1切事物都助长了这种自恃自信与蔑视他人的心理。
神圣罗马帝国这个古老而庄严的结构,由于世俗王侯对教会领土的蚕食鲸吞而风雨飘摇。帝国昔日的维护者,哈布斯堡王室与霍亨索伦王室,尤为苛求无厌,咄咄逼人。
这种外部环境的动荡,使得法国更加坚定了自身的军事扩张和民族主义路线,同时也加剧了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这种复杂的心理和外部环境的交织,最终导致了法国在革-命和对外扩张时期走向了军事扩张的巅峰……
在独裁者安德鲁的指挥下,法国这个军政1体的共和国,迅速蜕变成为1个无与伦比的强大战争机器。
它不仅成功地灭亡了那个早已名存实亡、被戏称为“既不神圣、又非罗马”的神圣罗马帝国,还让曾经威震欧洲的哈布斯堡王朝和霍亨索伦王室彻底跪倒于安德鲁的铁蹄之下。
甚至连不可1世的俄罗斯帝国,也不得不屈服于第1执政的淫威之下,被迫在战场上与法国签订了屈辱的和约。
法国的军事力量在安德鲁的领导下达到了巅峰,整个欧洲大6都笼罩在法国的阴影之下……
“靠,这是哪位英国思想大咖写得雄文?!”仅仅是看过几段,安德鲁就不由得惊叹起来。这篇文章的分析之精准、观点之犀利,让安德鲁感到震惊。
他心想,倘若这篇文章出现在知识大爆炸的两百年后,那些认真学过政治学的本科生或许还能写出这样有深度的文章。
但在火车刚刚问世的年代,信息传递极为封闭,尤其是在英法两国处于战争状态的时期,很多内容都属于似是而非、夸大其词的传闻,甚至是谣言。
然而,这篇文章的作者对法国革-命前后的分析却如此精确,仿佛能够洞悉历史的脉络和未来的走向。
等到安德鲁看到作者为“杰里米·边沁”的名字,这才释然开来。边沁不仅是功利主义学派的先驱,还写下了《政-府片论》和《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等思想巨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