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翰林院的欢乐记事
这是贾珠的第一份工作,嗯,在翰林院编书。
说是编书,其实也没什么事干,听王子腾说你就是十天半个月不编也没人找你麻烦,王子腾在翰林院的时候的事情主要是读书。
翰林院,又称宰相预备班,俗话说,宰相必起于翰林。这里的翰林不是状元就是榜眼,再不就是探花。总之,全都是学霸。
贾珠一进门就听到有个家伙高声叫嚷到:“欲新国家之法,必新国家之文化,欲新国家之文化,首在某性灵之说!”
然后就是噼里啪啦一阵打斗声,一卷书甚至向贾珠飞来,贾珠连忙闪过。
“袁子才!惑世诬民,首倡邪说,小人得志!”只见几个人厮打在一起,大声辱骂着对方。
“为天下计,何惧腐儒!”被叫做袁子才的翰林抄起一个棍棒就和众人厮杀了起来。
“翰林院怎么还有棍棒啊......”贾珠喃喃自语道。
“哦,这位兄台,那是袁枚专门带来防身用的,不然他每天回家都得鼻青脸肿的。”一个翰林好心的向贾珠解释到。
说着,他打量了贾珠一番:“看你这么年轻,想必你就是新科状元贾珠吧。”
贾珠称是。
那人继续介绍到:“袁枚,大正二十年的榜眼,他的圣道概况起来就是两个字“性灵”。就是说做人做事要率性天真,保有一颗童心才能写好诗。他为人恃才傲物,经常骂别人作诗死气满纸,了无生气。不过他自己写的诗确实不错。”大正是朱均然的年号,因此朱均然又叫大正皇帝。
贾珠看着厮杀的众人汗颜到:“那为何翰林们如此粗鲁啊。”
那人也有些羞赦:“兴许,这就是我们翰林院的风气吧.......”
后来,贾珠才了解到,翰林院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想要揍袁枚的人,另一种是想要杀了他的人。
袁枚的圣道继承自嘉靖时期的李贽和达观和尚,此二人大肆倡导性灵童心的学说,后来被官府以惑世诬民的罪名捕杀了。
自那以后,大明朝就没有人倡导性灵说了。
如今,袁枚重新扛起性灵大旗,有的人说他是善于钻营的小人,为了迎合皇帝革故鼎新的想法才这么说。也有人说他是不谙世事,离经叛道,活腻歪了。更有人说他是不惧流俗的真君子。
但不管怎么说,充满争议的袁枚此时正躺在贾珠怀里哎哟哎哟个不停。一点也没有传闻中巨奸或者大贤的形象。
“哎哟,你轻点,用那个,对,我随身携带的蓝色的药瓶,那个绿的可不能用啊。”贾珠一脸无奈的帮袁枚涂药,看来袁枚经常挨揍,连外用的跌打损伤药都常年备着。
“你就是金陵贾氏的贾珠吧,这么多人没一个扶我的,你是好人啊。不过你们贾家还真没几个好东西。”袁枚一边哎哟,一边开始挖苦起贾珠。
贾珠尴尬的笑了笑,暗道这个袁枚不愧是性灵说的传人,说话都直来直去的。
“等等,林如海是不是你的姑父。”袁枚突然反应过来。
贾珠称是。
“哎哟,前几年林如海还没外调,也在翰林院编修,他也揍过我呢,别看他长得秀气,打起人来力气可真大。”
“那我姑父为何要揍你啊?”贾珠好奇的问道。
“也没什么,就是因为我说他长得像玉红楼的兔儿爷。”
贾珠算是知道有些人多长了张嘴。
“那你看我像不像兔儿爷?”贾珠突然问道。
“你?你像个书呆子,当兔儿爷都没人要,除非有那种特殊癖好的。”
贾珠觉得自己也多长了张嘴。
袁枚看那些揍他的人都散去了,开始对贾珠说他们坏话。
“你别看那些鸟人平时道貌岸然的,其实都是草包,整个翰林院有本事的不多,我算一个。你以后应该亲贤远佞啊,跟我这样的大才多多交往,才能长本事,在圣道上走的更远啊!”
“比如那个范进吧,他连苏轼是谁都不晓得。还状元呢,我呸,他也配?”袁枚努了努嘴,偷偷指着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
“有一次咱们翰林院去批改科举试卷,我跟他开玩笑,我说:“按照现在的八股文写法,苏轼的文章应该考列六等的。”
“你猜他怎么说?
“他怎么说?”贾珠好奇的问道。
“他说,苏轼既文章不好,考不中倒也罢了。你让他回家多多复习就是。”
贾珠咯咯笑了起来,他发现袁枚这个人总是能给人带来欢乐。
笑完之后,他不禁感到深深的悲凉,他竟然和范进这样的人同为状元,这状元一下子也没这么香了。
中不中状元,关键是八股文写的好不好,跟你的学识无关,跟你在圣道上的修养更无关,所以才会出现范进这样的奇葩。
“你知道苏轼是谁吧?”袁枚突然问道。
“我当然知道了,苏东坡,唐宋八大家之一,-我还会背他的前后赤壁赋和留侯论、贾谊论呢。”贾珠连忙解释到,他怎么都想不到自己有解释这种问题的一天。
“我还以为,中状元的,都是草包呢。”
“没想到你看起来呆头呆脑的,倒也不是只会做八股文,还有点东西啊。”
贾珠叹了口气,没想到大明朝的状元,在翰林院这种国家最高文化研究所,还要被问你知不知道苏轼。
许多年后,有些后辈问贾珠被问过的最有深度的问题是什么,贾珠深沉的说:“别人问我知不知道苏轼是谁。”
“我接着给你讲啊,咱们翰林院不光有草包,还有疯子。”
“疯子?”贾珠奇道。
“对,比如那个张攸之。天天宣传申不害和商鞅的学说,他为人苛刻呆板,声称只有刑和法才能稳定国家,这样的人要是日后主政,那老百姓可有的受了。”
“我给你看一段他写的文章,讲李后主的,“设若后主用商君之法,驱民如豆,用兵如泥,践紫金之山以为城,因长江之流以为池。外结辽国于北,阴图赵宋于南。是虽不能扫六合一,保其宗庙,亦可为也。”
“你看看,你看看,说的什么话、什么话,还驱民如豆、用兵如泥,这真不把咱们老百姓当人看啊。”袁枚出身贫寒,虽然中了榜眼,但仍然把自己当做老百姓。
“哦,你小子不是老百姓,你是个大贵族。”袁枚突然反应过来。
于是袁枚的态度对他冷淡了起来。
贾珠无奈,看了看自鸣钟,到点了,打卡,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