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万零二百零四系列的4份新建档案】
【新建档案-230204132115】
如何将“这个世界”呈现出来?如何定义“这个世界”?
如果将“这个世界”视作一个“整体”,一个“生命体”,是否可以将其视作一个“格式塔意识”?这个问题引申出来的问题是:究竟是“这个世界”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在扮演“脑细胞”组成了“祂”,还是“祂”在扮演每一个“个体”?
———————————————————
【新建档案-230204133954】
“意识”与“意识”之间“认知”的交互。
如果“这个世界”所组成的“祂”,作为我的“意识”,我与外界的交互,某种意义上,就是“这个世界”与外界的交互,信息的交流。当我试图让别人来理解“这个世界”时,我试图让别人来“探索”“这个世界”,从意识的角度来说,是否可以理解为“我对于‘认知我’的认知”进入了“这个世界”?这份“外来的未知”,究竟是我的“认知”?还是“别人对我的认知”?
———————————————————
补充资料:
【单体档案-230124195837】:“我无法对有知的事物表现出无知,所以我需要别人的‘无知’,来填补我的‘无知’。”
———————————————————
(衔接上文)
《新约:旅者与世界的前奏篇章》模组化,是一个尝试,在完全没有构建“故事”的情况下,通过一个纯粹的“世界观”,而形成一个片面的伪·开放世界,主要试图通过“玩家”的行为来填补“故事性”。“玩家”,在“这个世界”,在“祂”的认知中,就属于一种“黑箱”,一份“外来的未知”。
“祂”并不了解“玩家”,除非“玩家”主动将他们的所思所想暴露出来。
“未知”,是“玩家”在“这个世界”中需要被强调的属性,因为“祂”真的不知道“玩家”会做出什么骚操作。
———————————————————
【新建档案-230204141018】
“这个世界”,是一个“开挂”很合理是世界,准确来说,因为机制膨胀的太厉害了,一些看起来让人眼前一亮的操作,在这里,或许可能会显得有些平庸。
因为长时间与外界隔绝的原因,我并不清楚,目前市面上的广泛认知,究竟处于一个怎样的水平?
“金手指”?
在这个“某个阶段以创造‘可以解释一切世界观的世界观’为目标的世界观”背景下……“金手指”?这难道不是可以批量生产的东西吗?任何东西+五大阶度(“存在”,“因果”,“空间”,“时间”,“叙事层”)排列组合一下,就会产生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每一个阶度,在那不间断的“军备竞赛”下,都发展出多种多样的生态,成体系的破拆“认知边界”,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不断提高阈值的过程,目前世面上我很难再找到一些能让我眼前一亮的设定了。
正如我的世界观陷入瓶颈一样,小说设定的生态,是否已经达到了一种饱和?
———————————————————
【新建档案-230204142205】
“隐藏”或许才是突破口,一个完整的世界观,整个拿出来,很容易会让读者厌倦。如果将其隐藏起来大部分,让读者来猜,进行互动,或许才是维持整本书活力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