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重回高中课堂(2)
“林星,你上课时是不是,那个”,孙宇航离开后,白雨涵低着头小声说。“看了我?”林星看着红了脸的白雨涵,虽然毕业后聚会时落落大方的白雨涵很招人喜欢,但现在这样也挺可爱。不行不行,怎么能对中学生下手,这是犯罪行为。但是,自己现在到底算什么?如果自己是中学生的话,和中学生谈恋爱,也不是不行?“中学生吗?”林星开始思考时光机带来的伦理问题。“你喜欢,我们的初中同学?”“不是不是,怎么听成那样的。”“我觉得,你记笔记很认真。”“物理天才就不要吹别人了。”不不,这也不是夸奖吧,物理课有什么好记笔记的,林星心想。“嗯,白雨涵,你学习怎么样?”林星抛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啊?”白雨涵抬起了头。“我们来七中一个月不到,中考到相同学校,学习水平差不多的呀。”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林星时代的中学生们普遍具有这种品质。白雨涵这么说,可以简单地推理出,她中考分在七中算高的。嘛,可惜后来高考就一般了。简单的推理。
“林星,你中考完上的什么培训班啊?还学微积分?”白雨涵问。“啊,在家自学的。”“哇,自学的,好厉害。不愧是物理天才。”林星随口敷衍过去,白雨涵不太相信。“我也只会简单的微积分,都是背的。像什么,余弦积分是正弦,x积分是二分之一x的平方,难的我也不会。”“诶,是吗?”孙宇航不知道从哪插了进来。“那你去考物理竞赛的选拔吗?”“去啊,为什么不去?”“听说题目很难。”“凡事总要尝试的,大不了交白卷。”
上课铃响了,大家回到座位上。物理算是林星老本行,虽然研究生期间都只是看机器,到时间了就按下按钮,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本科专业课的积累还没忘完。数学还凑合,但真要现在就高考,林星也没太大把握。至于其他科目,林星更是没有信心。还是好好听课,及早适应高中生的生活。语文课,讲戴望舒的《雨巷》。林星也记不起来,学这首诗是什么体验了,好像唯一留下印象的,就是彳亍不是行,还有什么丁香姑娘。后来重读,确实很美,但中学时没什么鉴赏能力。“这首诗,不觉得啰嗦吗?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下课后白雨涵又找林星聊天。“不过我喜欢爱情诗。”“戴望舒的年代,还是现代新诗的探索期。叶圣陶评价雨巷说,它替新诗的音节开了新纪元。《雨巷》融合了晚唐温李诗风和法国浪漫派、象征派,兼有古典美和西方象征主义特点。比如有人认为,丁香一样的姑娘,是化用诗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当作爱情诗看的话,是一种苦闷的爱情呢。结合创作年代的话,一般也认为它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苦闷、幻灭、彷徨却又期盼未来的心态。”“你说什么?”白雨涵呆住了,握住林星的手。看来学诗比学微积分更能获得女孩的芳心。林星红了脸,赶忙把手抽出来。“只是,别人的一些评论。我是那个,名词党,评价作品时会把这个主义那个主义挂在嘴边。”林星只是想稍微卖弄一下,三年在实验室摸鱼时看的闲言碎语,但白雨涵的反应超出预期。“大诗人啊!”“不不不,写诗的才叫诗人,评价诗的叫文艺批评家。复读其他人评价的叫,复读机?”
“嘿,物理天才。”放学回家时,林星被孙宇航叫住了。“嗨”,林星随便地应答。“你以前学过物理竞赛?”林星在脑海里搜寻着记忆,
应该是没有。但之前和白雨涵说,自己暑假时看了点微积分。要不索性设定成,为了学物理竞赛,学了简单的微积分好了。“嗯,看了一些。但现在只会简单的微积分。”“潘神他今年是省一,你多少?”“什么潘神?省一?”“我的初中同学,潘问天。今年物理竞赛拿了省一等奖,已经能保送京华大学了,但他自己愿意去科大。”“初中物理竞赛?”“你不知道吗?高中的啊,但初中也能报。初三下学期报名参加初赛,初赛过了进复赛。”“哦,是吗?”嗯,大概很厉害吧,林星想。但他厉害,跟孙宇航有什么关系?“我们十四中就是出人才啊,他中考走钢琴特长生去了一中的重点班。我们起步就落后太多了,才开始校内预选,他已经省一在手了。”“省一,是省一等奖的意思吗?”“是啊,搞竞赛的都这么说。亏你还搞竞赛呢,这都不知道。”林星也没想搞什么竞赛,只是给他学过微积分找个借口,但被阴阳怪气了果然很不爽。不行不行,一个研四老废物和高中生较什么劲,比高中生厉害是理所当然,没比过还让自己很难受。“我也不算很认真地在学竞赛……”“没事没事,下周一的选拔可以来考考看嘛,校内预选。就算正式竞赛考不过一中的大佬,我们重点班,预选肯定比普通班的强。”“是,是。我也没说不参加选拔,-物理课时也答应老师参加了。”“物理天才,再见。”
林星在路口和孙宇航道别。七八年没来这一块了,但林星还隐约记得路。林星的高中是走读的,但离家里很远,于是在附近租房住。自己家在城市的西边,七中在城市的东边。林星大学在外地上的,寒暑假回家也只在城市西边活动。这么多年过去还能记得路,人类的记忆还真是奇妙。和记忆中一样,前面一段在修路。铁皮把路中间隔了起来,一块块钢板垫在烂泥上供行人通过,路边商铺门口都泥泞不堪。上高中时,市民们骂新来的书记天天挖个不停。后来该有的地铁、该有的高架一个没少,大家又都说这个书记干得不错。但对林星来说,这真是个灾难。书记在东边挖路的三年,就是林星上高中的三年。路拓宽了、高架修起来后,林星也已毕业,享受不到城市建设的成果了。等到林星寒暑假回到城市西边的家里时,书记又跑西边挖路了。林星记忆里的庐河市,就是一片大工地。而在这所有的阵痛都过去,终于可以在坐拥五六条地铁的庐河市开启都市生活时,林星又被他该死的导师钟朝远的时光机送了回来,继续陪老书记挖路。
在钢板上穿过一片烂泥地,再在非机动车道上走两三百米,拐进小巷子里,从没有门牌的大铁门里走入,就到了林星家租住的小区了。小区的居民喜欢和保安聊天,暂住于此的林星就没有这闲情了。做一个深呼吸,对门牌号没有太大把握的林星鼓起勇气,按响了门铃。“哪位?”父亲的声音,很好,猜对了。“我,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