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民谣

第24章 民谣

送走二位系领导,时近中午,马红开始做饭。

她的饭很简单,就是一碗面条。

结识丈夫之前,她做的面条,味道寡淡。后来丈夫手把手教她,水平才有了提高。

她的丈夫,名叫刘丰收,比她小六岁。

二人相识,纯属偶然。

马红有头晕病。不知怎么,很多时候,说晕就晕。比如,饿了晕,急了晕,生气也晕,用脑过度晕,缺少休息晕。

那天,她在从市图书馆出来,在交站台等车,大概肚子饿了,头就开始眩晕起来。支撑不住,一屁股坐在候车椅上。

后来,坐也坐不住了,就倒在椅子上。

左右都有人,但大家都在急急忙忙赶路乘车,要上学,要工作,根本无暇顾及她。

她躺在候车椅上的样子,也不像病人,倒像是随意躺下休息的路人,所以大家没在意。

一个小伙子骑车路过,发现了她。

其实,他已经骑过去了。想想不对,又把电瓶车停下,走回来看了看。

小伙子喊她:“大姐,大姐,你怎么样?能听到我说话吗?”

马红能听到说话,但她实在没有力气,只能轻声说:“能。”

小伙子问:“你怎么回事?要紧不要紧?”

马红微微摇头。

小伙子一看,猜想是病了,就说:“你要不要上医院,我送你去!”

马红吐出两个字:“回家。”

小伙子说:“那行,我送你回家。你家在哪儿?”

说完,便扶起马红,两人慢慢腾腾向马红家走去。

马红家离车站这儿,并不远。

走着走着,小伙子感觉太慢,索性背起她,把她送到了家。

小伙子还要上班,本想放下她就走。看到马红躺在床上,并没有好转,就有些不忍。打了个电话,向工地请了两个小时的假。

小伙子问:“你是不是饿了?”

马红说:“可能……是。”

小伙子就到厨房,给马红下了一碗面条。还端到床前,一口一口喂她吃。

马红吃了点东西,慢慢就好了。

小伙子看她吃过东西有起色,就说:“大姐,我工地还有活。我走了。”

马红问:“你叫什么?”

小伙子说:“我叫刘丰收。我们互相留个电话,有事你就找我。”

说完,匆匆上班去了。

小伙子走后,马红有点后悔,自己连个谢字也没说。

∽∽∽

后来和刘丰收交往,是因为刘丰收经常打电话来。

那天,离开了马红家,刘丰收有点不放心。

休息时间,他给马红打了一个电话,问她头还晕吗。

马红说:“你走后,头就不晕了。”

刘丰收说:“真是饿的呀?”

马红说:“应该是。”

刘丰收说:“你是不是经常饿肚子呀?”

马红说:“有时忙起来,就把吃饭的事忘了。”

刘丰收说:“你多大的人了,怎么会饿肚子呢?”

马红说:“我不太会做家务,不怎么会烧饭,就经常忽略了。”

刘丰收说:“这叫什么话?吃饭的事,多重要啊!”

又说:“这样吧,下班我去你那一趟,跟你讲讲做饭的事。”

下班后,刘丰收果然来了,带了一些菜和馒头。

马红说:“怎么能让你花钱?”

刘丰收说:“都不值钱。

马红说:“今后不许买了。”

刘丰收问:“晚饭烧了吗?”

马红说:“没有。”

刘丰收说:“行,你忙吧,我来帮你做。你学着点。”

说完,一头钻进厨房,忙活起来。

不一会儿,粥煮好了,两个小菜也炒好了。

忙完后,刘丰收说:“你吃吧,馒头和粥,全有了。那我走了。”

马红说:“你不吃过再走啊。”

刘丰收说:“我在工地吃过了。”

便匆匆离开了。

∽∽∽

从那以后,刘丰收经常来马红家,帮她做点家务。比如,归顺归顺家具,拖拖地,擦擦桌子和椅子。再不然,就帮她整理一下书柜。

马红家里很乱,很多东西能放进柜子的,也扔在地上。

整理书柜的时候,刘丰收问:“你要看这么多书吗?”

马红说:“工作需要。”

刘丰收问:“你做什么工作?”

马红说:“教书。”

刘丰收问:“在哪个小学?”

马红说:“在大学。”

刘丰收正站在凳子上擦书厨,一听这话,差点跌下来。

刘丰收说:“我没听错吧,你是……大学老师?”

马红笑说:“是呀,怎么啦?”

刘丰收没说什么。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瘦弱的女子,会是大学老师!

在他们山西老家,这种样子的小女子,顶多就能当个小学老师。

马红说:“刘丰收,那么,你是干什么的?”

刘丰收一听,心虚起来。

在他们农村老家,脸面比命都重要。今天可不能丢这个面子。

就吹了一个牛皮:“我是转业军人。原来在部队,当营长。”

马红说:“不简单啊!现在干什么?”

刘丰收说:“现在有一个装修队。”

马红说:“你是小老板啊?”

刘丰收嘻嘻一笑,默认了。

他当然不能说,这个装修队,其实是临时拼凑的。

马红问:“转业的时候,没给你安排工作?”

刘丰收说:“安排了,没意思。现在都时兴创业,我也就辞职了。”

马红说:“还是创业好。”

刘丰收不敢告诉马红,他吹牛的装修队,其实已经解散。现在,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打工者。

∽∽∽

日子过得很快。

马红和刘丰收,不知不觉成了朋友。

刘丰收到马红这里,来得更勤了。他觉得,能和一个大学老师交朋友,这是幸运。他在这个城市,没有亲戚,也没有这么高档的朋友。

马红也喜欢刘丰收,勤快,嘴甜,心善。有时候,看着很像文艺青年。

刘丰收对马红说:“我以后,就喊你马老师吧?”

马红说:“随你。”

从此,刘丰收就喊马红“马老师”。

刘丰收看马红是个读书人,回去也开始读起书来。唐诗宋词买了好几本,抽空就读。

有一次,刘丰收带来一副生猪脑,把马红吓一跳。

马红问:“这是什么呀?”

刘丰收说:“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这就是那片‘白云’。”

马红笑了:“什么乱七八糟的比喻。这到底是什么呀?”

刘丰收说:“猪脑子。”

马红说:“你拿它来干什么?”

刘丰收说:“吃啊,可好吃了。你不是经常头晕吗?听人说,吃哪儿,补哪儿。所以,我就弄来一副猪脑子,给你补一补。”

马红笑嗔:“你才是猪脑子!”

刘丰收将猪脑烧出来,满屋喷香。

马红尝了一下,果然好吃。这才知道,天下还有这等美食。

谁知过两天,刘丰收又拿来一包卤大肠。马红在卤菜店,见过这东西,只是从来没买过。

她尝了一下,味道还不错。

就说:“刘丰收,你怎么会爱好这些东西?”

刘丰收说:“过去家里穷,老百姓过年,买不起肉,只能吃猪下水。我在家,已经吃惯了。”

马红说:“你家在哪儿?”

刘丰收说:“山西。”

马红说:“我在山东,过去是老区,也穷。”

刘丰收说:“我们都是根红苗正。”

马红笑了:“其实,老区的人,都很善良,也很乐观。”

刘丰收说:“的确是这样。所以,我们那个地方的人,都爱唱歌,活得都很精神。”

马红问:“你也会唱吗?”

刘丰收说:“娘胎里就会。”

马红说:“那你唱几句,我听听。”

刘丰收说:“都是民歌,打情骂俏的多,你不会喜欢。”

马红说:“你唱嘛,我都爱听。”

刘丰收一听这话,就来了精神,开口唱起来——

桃花来你就红来/杏花来你就白/爬山越岭我寻你来呀/啊格呀呀呔。

榆树树你就开花/圪节节你就多/你的心眼比俺多呀/啊格呀呀呔。

锅儿来你就开花/下不上你就米/不想旁人光想你呀/啊格呀呀呔。

金针针你就开花/六瓣瓣你就黄/盼望和妹妹结成双呀/啊格呀呀呔

……

马红听着听着,脸就红了。

就说:“你唱的都是什么呀。换一首吧。”

刘丰收听马红这么一说,就换了一首,又唱起来——

一卜滩滩杨柳树一片一片青/一群一群小伙伙啊呀呀呆/就数上情哥哥。

一片一片油菜花满山山的开/妹妹的那个心思啊呀呀呆/哥哥你自己猜。

不浇水来花不开有情人明白/樱桃那个好吃啊呀呀呆/树可要自己栽

……

刘丰收唱的时候,眼睛盯着马红。

马红听着听着,心里砰砰乱跳。

看到刘丰收的眼神,她心跳得更厉害。就假装方便,跑进洗手间。

刘丰收很有意思。

马红走后,他还在那儿唱,越唱声越高。

可能激情来了,一发而不可收。

他索性就把多年积累的郁闷,随着歌声统统释放出来。

歌声在房间回荡,拐个弯又飘进洗手间。

马红在洗手间,句句都能听到,句句都唱进了心里。

刘丰收的歌声,让她听出了西北高原的气势与狂野,听出了男性荷尔蒙在呼喊,像小鹿一样四处奔跑,迷途乱撞。

马红一直认为,这几年很宝贵,自已一定要静心读书,多做学问。

没想到,刘丰收的几句歌声,让她的心放飞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来自哈佛的系主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来自哈佛的系主任
上一章下一章

第24章 民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