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卷2:朱先进搬进了向阳楼

1981卷2:朱先进搬进了向阳楼

搬进新家,除夕临近,朱先进总觉得自己家少了些什么,他想到了自己的父母,要是他们也在一起该多好。

这个新家,二间三十六平方,还是看得上眼,也算是比较理想了,里间卧室一张木板架子床上,有点陈旧的大红金丝被心棉袄格外喜庆,增添了整个房间的温馨。

一张五斗橱柜,一个杉木大衣柜,朱红可鉴立在床头的对面一边。一台缝纫机放在床头,平时不用就当桌子用,很少见床头柜上放了几本书。一车永久自行车格外霸气,当时是非一般人能买得到和买得起的大家什,就像现在的宝马、奔驰一样,身份的象征。

这些都是结婚时大舅子送的,那时在这鞋山湖区,那时他是鞋山湖的首长,那可是炙手可热的人物。朱先进手上戴的上海牌手表,是妻子结婚时送的定情物,那在当时也是令人羡慕的东西,外间一张吃饭的八仙桌,几把用松木条做成的靠背椅,对门墙上贴着伟人的画像,看上去心里也亮堂堂的。门外六把小竹椅。宿命对面每家都有十平方米的单独厨房和卫生间,水磨地面,当时设计非常超前。

每栋楼的每一单元和九单元,也就是头尾两间,都是车间以上的中层干部,既是为了拉近干部与员工的距离,也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员工,管理员工,方便把一切矛盾化解于无形之中。

每户门口都有两三块大鹅卵石,当时没有人知道干什么用,住进来了才知道,那可是天赐的椅凳,没过几天就被人坐得光光的。大的鹅卵石上,小孩都可以缩在上面睡觉。从户型到设施都是统一规划,没有特殊,没有干群差别,胡厂长自告奋勇取了个楼名,叫向阳楼。

朱先进在集体乔迁时给大家讲了几句,他说:“今天,大家都有套房,我和大家一起进来,我真的很高兴,这也是我们实现目标同向,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第一步,今后的路更长,更美好,更需要我们一路同行,一步步去实现。

这向阳楼取得好,是胡厂长的创意,向阳,这是大方向问题,大是大非问题,每个人,每个企业都应该这样,沐浴着阳光成长。

向阳就是一种坦荡无私,一种胸怀,坦坦荡荡,没有什么见不得阳光的。

当然这向阳也是对我们6806厂美好今天的见证,也是美好明天的展望,希望我们的未来,永远阳光明媚,我们的生活洒满阳光。

向阳楼是我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见证,也说明保持这种作风对一个企业和一个团体是何等的重要。这此四栋干打垒的宿舍建设,是全体员工智慧和辛勤劳动的结晶,李长生从脚手架上掉下,腰伤了,脚扭了,没缺一天勤,白天坚持上班,晚上依然在做后勤工作。

卖鱼佬下了班,本是要去做自已的生意,这关半年他一晚上没缺席过施工现场,好像是自家做房子似的。

胡厂长像大哥一样,在工地是跑来跑去,哪里有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就是小工一样,打着杂,跑着腿,这一切我朱先进看在眼里,你们的每一滴汗,每一滴血都流在我的心上,让我的心一次次被你们的无私,你们的舍得,你们的勤劳感动,也让我深深明白一人道理,

幸福生活等不来,我们注定只有艰苦奋斗,我们的明天一定会阳光明媚!

为什么这么讲?想当年,你们或是知识青年,或是复转军人,或是大学毕业生、或是技术人员,纷纷响应党中央“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满怀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热情,投入到艰苦的三线生产建设大军中。以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的三线人精神,打起背包,远离优越的城市条件,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肩扛人挑,奔往深山峡谷、大漠荒野。三线建设规模之大、时间之长、投入之多、行动之快,在我国建设史上是空前的。

从1964年到1980年三个五年计划中,国家在三线地区投入几千亿元巨资,动用四五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上万的民工,用青春血汗和生命在大西北大西南建起了二千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如攀枝花钢铁集团、酒泉钢铁集团、酒泉航天中心、西昌航天中心、葛洲坝、刘家峡水电站等这些代表性的企业和科研力量,后来都将成为中国的各领域的代言,今天国家的飞速发展,三线企业几代人的奋斗是永远不可忘却的基石。

我们虽然是小三线,但是数量大,投入多也是绝无仅有的,我们有幸成为其中一员,也取得令人骄傲的成绩,未来的路,我们也一定不会辜负党和组织对我们的信任。

过去行,现在行,将来我们一定会行!”

大家是掌声一片,胡厂长也即兴讲了几句,最让人不能忘记的是那句“工厂在幸福就在,同事在幸福就在,家在幸福就在”,像格言一样,让大家都记在心里去了。

李长生在大家的点名要求下,他也讲了几句,他说:“今天,我站在向阳楼前,我到时候能深刻理解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内涵的意义。我更加认识到我们是一个可以打硬仗的队伍,我们是一支敢作敢为的队伍,为此,我有理由相信,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侯坚为了助兴,现场唱了一段鼓书。

他一边敲打着小鼓,一边拉开了鞋山湖鼓书腔:

鞋纺是个好地方

左有青山高万丈

右有百鸟戏河床

前湖鲤鱼跳龙门

后山凤凰把家安

上有天鹅传吉祥

下有员工生产忙

我是多在厂里忙

很少有空捧书本

出得厅堂欠格局

开口也谈不成章

周公之礼懂不全

礼仪礼数说得慌

若要哪里没做好

还请同事多见谅

单说乔迁向阳楼

鞋纺再次把名扬

曾是三线骄傲人

今又扬帆展自强

虽然环境有些变

人才济济心何慌

备战备荒把厂建

交给组织好篇章

劳模进过中南海

革新上过党报刊

纺织行业一面旗

风里浪里怕过啥

过去荣光暂不说

且说乔迁捧个场

家家财兴子孙旺

户户平安永安康

今年家家有套房

来年工厂扩建忙

招得千人万人来

想想那是啥荣光

不说行业数第一

也是业内响当当

大家掌声应得好

还靠大家齐心干

今天听听是梦想

明天实现庆功忙

到时还请我来唱

保你手掌都拍断

喝彩声声,淹没了侯坚的鼓书。

一时间,向阳楼令多少人仰望着,也成了工厂年轻员工追求的目标。

朱先进总说,干部干部,一干知苦。不干不苦,哪来幸福!

他为了这向阳楼,的确是瘦了几斤肉,但他却精神了许多,这不是上级安排的工作,完全是他自主设计,自力更生做的一件实事,他高兴,员工高兴,各级领导也很高兴。

土地是工厂的,不够下政府协调划拨就行了,这黄泥土遍地都是,黄泥嘴就不缺黄泥。木材山上取,厂后的原始次生森林,取之不尽的材料。出工出力是员工,没花费国家一分钱,只是现有资源利用,整个氛围都不一样。这向阳楼不是几栋简单的宿舍,它是一个企业兴旺的兆头,是企业敢闯敢干的符号,是企业活力的闪现,是企业不等不靠的自主,不是简单的有房子住,是企业前进的风向标,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出发点。为人民服务就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向阳楼的成功,让朱先进的胆子更大了,他心里也有了自己的发展思路,他自己总结为两个凡是,凡是有利于国有企业发展的事就干,凡是有利于员工生活提高的事就做。

他认为这两个凡是做好了,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当然,他也知道自己的风险,树大招风吗?所以他总是一再教育干部员工要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在任何场合,都在低调处事,不与人争,不与人比。

即使分个房,他也不搞特殊,将党员干部深入到员工中间。不管是干群一家,还是官兵一致,反正他是要营造一个人人平等的氛围。虽然也有论资排辈,但那是员工对企业奉献的付出的体现,仅仅是按工龄考虑,只有工龄加分,没有任何可以加分的职务。毕竟工资已经体现了差别,如果处处都是差别,那就缺乏人情味了。

他坚信,人心换人心,对待员工,他坚信打也来,骂也来,轻薄了他就不会来。

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唯物主义者,当时做这向阳楼,选鞋山湾这块地时,村民也提过反对建议,只是朱先进不相信罢了。

相传鞋山湾是搁浅地,且遍地千疮百孔的,与黄泥嘴遍地黄泥形成鲜明的反差。湾两头都是壁陡的悬崖。清一色的观音土崖,因为年代久远,被湖水冲涮得蜂窝似的。据说,陈友谅就在这里因为搁浅,才让朱元章逃脱了,才失去了天下。

还有民谣唱,黄泥嘴,鞋山湾,见过富豪千千万。半辈风光半辈苦,多是功成把船翻。

其实,朱先进也很忌讳这民谣,这里有太平天国的失败,有陈友谅的失败,有英国侵略者的失败,日本军舰在此沉没,这里的风景是永恒的,但在这里的风光,都是短暂的,仿佛谁都跳不出这个魔咒。但是,他不能放弃鞋山湾,一者它是工厂的土地,随便用都可以,二是他不能搞唯心主义,他坚信世上无神鬼,都是人作祟。

如今,湾里清一色的干打垒瓦房,远远望去,似一只只船搁浅在鞋山湾里,看上去非常入画,多了几分壮美。

有个摄影家拍了幅《停泊》组照,在摄影画报上发表了,朱先进看了,除了赞叹摄影家的眼光外,心里对那标题还是有点想法,他认为取啥标题不好,要取个停泊,飞翔不好吗?启航不行吗?新姿不可以吗?新颜不妥么?风情、时尚也比个什么停泊好。

后来他知道摄影家是老人,他心里才明白,只有老人才会取停泊这样的标题,毕竟他已经处于停泊的边缘,他往往满眼都是停泊,无独有偶,这摄影家还真的拍了《停泊》系列。

朱先进无语了,鞋山湾一直在等待启航,飞翔的时刻,因为6806的所的员工都在期待这样的时刻。

下班了,朱先进家的“英雄牌”收音机围满了人。可热闹了,每月电池都要用好两三对。

大家都喜欢在收音机旁听“小喇叭”,还孙敬修讲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高玉宝的故事》,令他们度过几多闲遐的时光

wap.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泥石流1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泥石流1
上一章下一章

1981卷2:朱先进搬进了向阳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