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东坡自庐山骑驴去筠州前,先给三个侄子苏迟、苏适、苏远去了信。
路过建昌(在今江西省南城县)时,遇到了自己的弟子王适。路过建昌县李莘、李常兄弟故居时,苏东坡还作诗留念。
到了奉新县时,筠州已经是近在眼前了,东坡先生赶紧给弟弟子由写去了信,兴奋地说“已次奉新,旦夕可相见。”
快到筠州时,子由已经与洞山的克文禅师、圣寿聪禅师在途经之路上的建山寺迎接。当时的筠州属于江南西路,治所在高安县,苏东坡到了之后,被弟弟安排在了贡院听事堂东边的东轩居住。
东轩旁边有杉树两棵,修竹百杆,是个非常幽静的宴休场所。
元丰七年的端午节,苏东坡是在筠州过的。
当天,东坡先生带着三个侄子苏迟(字伯充)、苏适(字仲南)、苏远(字叔宽)一同出了州府的春门,往东去游览了大愚山的真如寺,子由却在酒局里办公事脱不开身。子由供职的酒局在江口,距离城内的廨宇甚远,整日里朝出暮归的,十分忙碌。
在筠州期间,苏东坡拜访了蔡曾、刘平伯、龙泉令黄大临方子明等人,还游览了新昌县的石台山,拜访了问长老,向其赠诗。
苏东坡在筠州小住十日后,到了要离开的时候了。兄弟俩相别于郊外,子由深知哥哥的个性,还是有点为之担心。
在哥哥的一生中,形形色色遇见了无数的人。上至皇亲国戚,下至田院乞儿,甚至还有一些著名的和尚道士。对于苏轼来说,他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平等的众生。他曾说:“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在他眼中,天下之人无一不是好人。他纯真、质朴,敢说敢做,一生率性而为。因为他的率性,吃尽了苦头;但也因为他的率性,才看淡得失,不论顺境或者逆境,都能笑着面对。
所以说,兄弟俩在郊外道别时,子由还是对哥哥的秉性放心不下,想告诫哥哥要慎于口舌。但此时兄弟情深的子由,望着将要离去的哥哥,竟“不交一谈,唯指口以视之”。
五月九日,苏东坡路过新吴县时,见到了县令李志中,同他一起拜谒了刘真君的祠堂,从丹井里取水而饮。
次日,苏东坡又与李志中同游了宝云寺的此君亭。
苏东坡一行在江西南康府星子县城西二十五里的白塔铺短暂的歇马作诗后,径还庐山。
庐山,位于浔阳县东三十二里,原名鄣山。因匡俗结庐于此山,仙去后空庐尚在,故曰庐山。
庐山最早的寺院当推归宗寺:归宗寺位于庐山南面金轮峰下、玉帘泉附近,原为王羲之别墅,东晋咸康六年(340)舍给西域僧人达磨多罗作为寺院。还有大林寺、栖贤寺、开先寺、圆通寺等。
苏东坡回到庐山后,自德安径直回到位于庐山东南栖贤谷中的栖贤寺。
在庐山,苏东坡过汤泉时,和了可遵长老的诗文,与南康令葛格(字道纯)同游庐山简寂观。同日,在惠日院雨中,跋秦观、元静(辨才)庐山题名。
五月二十三日,滕元发知湖州。
苏东坡与道潜登慧日寺楼观,在钟上题了名,后又独游白鹤观。
庐山宗教文化的独特性则在于“一山藏六教,走遍天下找不到”,在这座云雾缭绕的灵山中,释道两教从互争雄长走向携手共勉。
庐山历史上有寺庙360所,道观200余处,使得庐山成为南方的宗教中心。
庐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名胜古迹遍布。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丹青墨迹和脍炙人口的篇章。
在东坡先生眼里,庐山南北称得上奇胜的有十五六处,他选择了两处分别作了《开先漱玉亭》、《栖贤三峡桥》诗。
庐山山水甲天下,山之南则简寂、栖贤、开先、归宗,山之北则太平、圆通、东西二林。
谈起了庐山的宗教文化,引人注目的佛教场所当数庐山东林寺,东林寺始建于东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该寺曾为全国八大道场之一,一度成为全国佛教第二中心。而西林寺为晋太和三年建,山水之美,亦东林之亚。
在这里,苏东坡题诗赠东林总长老,又在西林寺题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
了元(佛印)带着徒弟自金山寺已来庐山,苏东坡去筠州之前已经答应了与他同游庐山。所以,当苏东坡返回庐山后,就邀了元禅师一起出游。
当苏东坡一行来到庐山某寺时,大伙都被一通石碑所吸引,一起认读了其上的碑文。等到返回住处,东坡先生问左右从者,谁能记住所读的碑文时,大伙均感到错愕。
这时,了元的一位侍者当场背诵了起来,所记住的内容“十之七”也。东坡先生大奇之,原来此侍者是了元的徒弟自顺,兴道县人。
东坡先生对自顺道,逆则烦恼,顺则菩提。自此,苏东坡记住了自顺这位僧人。
接下来,苏东坡又与道潜(参寥)登了朱砂峰和无相寺,分别题了字。对于不能践约会晤开元道人的事,苏东坡又专门致简为歉。
到了李常兄弟少时读书五老峰下的白云庵时,苏东坡又作诗并画枯木于此。
应同年程筠(德林)之情,为其先坟题了两首诗。在当地人陶骥(字子骏)的伕老堂,苏东坡亦题诗两首。
到了江州的紫极宫,道士胡洞微以李太白的诗《浔阳紫极宫感秋》相示,这首诗可能是胡道士的师傅卓玘所刻。苏东坡对于李太白一是仰慕,二是还想一比高下。
“缅怀卓道人,白首寓医卜。谪仙固远矣,此士亦难复。世道如弈棋,变化不容覆。”东坡先生还是兴奋地唱和了李谪仙的诗作。后世的纪昀读此诗后,情不由衷地说,非东坡不敢和太白,妙于各出手眼,绝不规模。苏东坡想不到的是,在后人的眼里,自己也成了“谪仙人”。
东坡先生在慈湖山中游玩时,顺便挖了几株石菖蒲。
熟读医书的东坡先生知道,这种石菖蒲能舒展心气,滋补五脏,疏通人体九窍,令人耳聪目明。长期服用可以增加记忆强健体魄,延长寿命开启智慧,增强意志抵御衰老。况且这种石菖蒲,把它根上的泥土洗掉后,用清水植在瓦盆里,可以数十年不枯萎。
苏东坡觉得,这种石菖蒲绝非一种叫“昌阳”的植物可比。
《吕氏春秋》谓:冬至后五十七日,昌蒲始生。据此,昌蒲得名昌阳,以其得阳气而昌盛。南朝·梁·陶弘景《名医别录》认为昌阳、昌蒲是二物,自韩愈谓“昌阳引年”,作为一物,其后宋代《圣济总录》即承其说,以昌阳为昌蒲别名。
总之,苏东坡将这些水草用清水种在船上的一只瓦罐里,还在水里放了一些带有花纹的石子,石子和菖蒲相映成趣,石子灿烂,菖蒲芬芳,东坡先生十分喜爱它们。
后来,由于担心走旱路时不便携带,于是把他们交给江州的胡洞微道士,由他代为养护。苏东坡还与胡道士约好,下次如果再经过此地,一定会来查看它的长势。
道潜(参寥)自黄州与东坡一路送至庐山,在二人游览了庐山各处楼观之后,东坡先生要与道潜作别赴汝州任了,而道潜则留在了庐山。
道潜作诗与东坡先生话别,“霅水黄楼赤壁间,胜游长得共跻攀”,道潜与东坡的友情可见一斑。“到后与君开北户,举头三十六青山”,东坡先生也对道潜的陪同深表感激之情。
六月九日,长子苏迈要赴饶州(府治在今江西鄱阳县)德兴县县尉任,苏东坡将其送至江州东北六十里的湖口,东坡先生在砚上题了铭文后赠长子苏迈。父子俩一起游览了位于鄱阳湖东岸的石钟山,并在此作了《石钟山记》。
在这篇记文里,苏东坡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是绝对不行的。
苏东坡认为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自己看到的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们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
苏东坡认为,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
东坡先生记下以上的经过,并以此来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和嘲笑李渤的浅陋。
但在这里,我们有理由相信,东坡先生也是想借此道理来警示初入仕途的长子苏迈,告诫他一定要深入民间,真正了解民之所呼、民之所盼的为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