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小强”日本?

第616章 ”小强”日本?

中国军队“进入”印度,而印度最重要的工业、文化、教育中心又落入了日本人的手里……以英国人一贯以来的性子,应该是会向这两个“敌人”同时发飚的。可这一次丘吉尔那个暴脾气的矮胖子却罕见的选择了沉默,虽然最终通过外交干涉,将川军潘文华等人“赶”出了新德里,可他们还是一改往常的傲性,不仅对川军进行了平等的对待,还对其进行了相当的安抚……据说花费不小。

而川军方面呢?在得到补偿之后,倒也没有跟英国人闹腾什么。因为他们虽然被赶出了新德里,却得以驻扎到旧德里附近。显然,英国人还是很有“诚意”的。而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他们暂时不必直接跟日本人交战。因为在占领加尔各答及其附近的部分地区之后,坂垣征四郎就停下了前进的脚步,摆出了一副休整,并准备消化加尔各答及其周边占领区的架势。虽然英国人对此极为紧张和着急,可短时间内他们却没有办法发动反攻,只能抓紧时间重新组织力量,留待日后。只是加尔各答拥有各种工业,对印度而言,其地位差不多就等于是东北加上海之于中国。日本人占领了那里,如果再将其消化,实力必然会大为增涨……印度战场的未来局势必然更加“火爆”!

而南亚方面的失利,再加上北非的败退,还有德军又开始大规模转向西进……全世界范围内的反法西斯局势由此变得相当严峻。罗斯福再也坐不住,向丘吉尔和老蒋发了电报,要求三人进行会面,商谈在全球范围内如何进行统一的反法西斯战争……会议地点原本是打算定在埃及开罗,可考虑到德意军队攻势正盛,蒙哥马利所率领的英美联军可能无法阻挡隆美尔,于是,开会地点最终定在了伊朗的德黑兰。这也就是说,原本应当出现的“开罗会议”没有了。而原本应该由英、美、苏三国举行的“德黑兰”会议的参加者也变成了中、美、英!苏联被排除在外……而事实上,罗斯福在开会之前也并没有招呼斯大林。

这一场会议最终在1944年夏初举行。

因为中国表现还算可以,这一次的老蒋并没有再成为一个单纯的配角,而是取得了相当的成绩。根据三国签订的协议。中国不仅可以取回原先割让给日本的诸多领土,诸如台湾、琉求,还将获得在老挝、越南、柬埔寨的诸多权利。换言之,英美两国以原本法国在东南亚的利益换取了中国的支持。不过这还不是德黑兰会议最重要的一个成果,其最重要的成果,是重新确定了世界范围内的反法西斯部署……在老蒋提议,以及罗斯福的支持下,丘吉尔放弃了“先欧后亚”的战略,转而支持“先亚后欧”!

达成这样的协议自然也是有原因的。在全世界战场,目前只有中国方面频频取得了对法西斯的胜利。而身为中国的对手。日本人左右开弓,一边儿打到美洲,还一边儿又抽到了非洲,现在又拿下了印度最重要的一个地区,真的是非常的让英美厌烦。同时也让这两个列强感到了巨大的威胁。所以,支持中国,就等于是约束住了日本这只不安份的狼崽子的力量。再者,苏联人经历了数场大败,已经无法拖住德国人,而随着德国人将大批力量转向西线,在欧洲。还有北非大陆上面,德意志战车几乎所向无敌,英美短时间内根本就难以组织反攻,只能努力防守。这种情况下,将主要力量转向亚洲方面,支持中国先打击日本。打败,甚至是摧毁轴心国的东方支柱,不仅有利于解决英美所面临的尴尬局面,还有利于全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战局。当然,中国海军解决了日本印度洋舰队一半以上的力量。使得印度洋的航线对同盟国来说变得相对安全,也是促成会议达成这一协议的重要原因之一。

于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英美对中国的支援骤然增强。大批的物资运抵中国,而随之而起的,就是中国军队对日军的大规模反攻。

钱粮充足,兵甲精良……老蒋一时意气风发,大有一举克复全国的气势。而战事在一开始的时候也确实像他所预料的那样,国军层层进逼,取得了无数“辉煌”的胜利。河南、安徽、江西等省相继收复,除沿海的几个省市之外,大半的国土又重新回到了中国人自己的手里。

可之后,局势就开始变得僵持起来。

兵力愈发集中的日军顽强地守住了沿海各省,国军几次展开大规模的进攻,都没有取得什么进展。不仅如此,因为之前的胜利,使得部分军队轻敌冒进,反而遭到了日军的迎头痛击,损失惨重。而面对这种情况,老蒋极为恼火,他纠集了何应钦、白祟禧、陈诚、秦卫等人进行商议,要打一场大仗来挽回自己和颜面。不过让秦卫等人无语的是,老蒋这场大仗的目标居然是收复南京。

秦卫等人是坚决反对这一计划的。虽说有了英美的大力支援,可日本人毕竟也不是吃素的。随着兵力的收缩,长三角一带已经聚集了大量的日军,而南京身为中华民国的首都,又是汪精卫那些汉奸的大本营,日本人在其中的防御力量自然是相当强的,强行进攻,最后即便是拿下了那座城市,恐怕也会得不偿失。所以,众人建议老蒋改变计划,转而先收复福建、苏北、鲁南等地,先将华北和华南的日军切裂开来,再逐步消灭之。然而老蒋并不是一个喜欢听劝的人,尤其是在他觉得已经胜券在握的情况下,就更不喜欢听人劝了。所以,在他的强力推动下,收复南京的战役如期展开。

战事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极其激烈的境地,日军似乎是觉得自己已经到了末日一般,死战不退;而国军呢,虽然占据武器方面的优势,进展得却非常缓慢,损失也非常大。而面对这种情形,白祟禧提议老蒋利用空中优势,派王耀武所率领的空降军突袭台湾,再配合戴笠的海军实行抢滩作战,打日本人一个措手不及,从而减轻南京方面的阻力。可老蒋再一次拒绝了这条建议,转而命令前线加强攻势。可就在这个时候,东北方面传来消息,八路军在地下党的配合下,成功策反了长春的伪满洲国安国军一部,并在起义部队的配合下,顺利拿下长春。局势让老蒋更加着急,亲赴前线督促战事。而就在他的“努力”下,国军与日军激战四个多月,最终以伤亡十余万人的代价,重新夺回了南京,并将日军主力赶至了淞沪一带。

战局终于正式变得明朗起来。谁都知道,日本人在中国的败局已定,现在所剩下的,就已经只是时间问题。英美对此都极其欣喜,丘吉尔和罗斯福都专门派出特使来中国表示祝贺,并敦促中国政府再接再励,争取早日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再以中国为前进基地,向日本本土发起进攻。

不过英美两国的兴奋劲儿并没能持续多久,经过长达一年的缠斗,隆美尔在希特勒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夺取了埃及,将英国人的势力赶出了东北非,并控制了苏伊士运河。虽然此时的苏伊士已经被英国人自己炸毁,可东北非的战事也至此结束,希特勒也终于开始将他过剩的精力朝着英国本土撒了过去。可这个时候,在布雷德利领导下的欧洲盟军高层却依然在不停的争吵。无奈之下,罗斯福只得放弃了这位未来的五星上将,转而将艾森豪威尔推了上去。

艾森豪威尔并没有让人失望,上任没多久,就逐步弥合了因为之前的争斗而几乎陷入分裂的盟军司令部的各种关系。之后,他又带领众人一起策划了“火炬行动”,在1945年初成功地指挥盟军攻进了法属北非,占领了法属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使盟军在非洲西北部站住了脚。

欧洲的反法西斯战局也终于露出了一丝曙光。

可就在盟军上下刚刚松了一口气,准备再接再励的时候,一则来自东方的消息再次让所有人的情绪都变得低落起来……澳大利亚向日本投降!南云忠一所率领的庞大舰队得以解放,开始转向其他战场。而除此之外,苏联方面也传来了另一则糟糕的消息:西伯利亚日军在德国人的支援下,正在重新组织那些已经投降的苏联人,并准备将之投向亚洲战场。而根据可靠消息,这只被西尾寿造命名为“俄罗斯兵团”的部队,总兵力已经接近二十万……

同盟国各无不大惊。有人提议让英美直接派兵进入中国战场助阵,以免战局出现变化。可英美对此表示了拒绝。因为此时欧洲战场上的压力更大。主力已经回头的德意志兵团虽然暂时无法越过英吉利海峡,在英国皇家海军的拼死阻拦之下,也暂时无法横穿地中海进入北非,可他们仅仅就只是呆在那里,就已经足以镇慑住所有敌人。丘吉尔和罗斯福哪敢在这个时候分兵他顾?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混在抗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混在抗战
上一章下一章

第616章 ”小强”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