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城破,掩日!
李郸也是跟在蒙恬的身后,慢慢的入了城。此时除了那些辎重兵外,其他的人都已经在寝城展开了厮杀。
五个人或十个秦军一起,在街上搜寻,或许下一刻拐角便能杀出十多二十个楚军,又或者是从房顶跳下来几个楚军给他们造成伤亡。
也有秦军看到手无寸铁的平民变不管他们直接走过去后,那平民瞬间化身饿狼,从身上拿出匕首将秦军的咽喉割破。太多的厮杀在这座城市中上演,小孩哭喊着,大人嘶吼着,鲜血沾满了此时的寝城。寝城好似变成了一座绞肉机一般,到处都在死人,到处都有着杀戮,战争的残酷,在此时体现的淋漓尽致。
蒙恬与李郸二人没有进入城内去体验那惨无人道,入城后二人便是下马走到了城墙上方。
此时城墙上方已然被秦军攻占,两侧倒在地上的士卒不计其数,有楚军的,也有秦军的。
没有太多狗血的剧情,那楚将已经是死的不能再死。蒙恬站在城墙之上向着远处眺望,说到:“传令下去,加速清理城中残留的楚兵,尽快将这座城池拿下!”
身后有士卒听到他的话躬身称诺,便转身下去了。等他下去后蒙恬又轻声说到:“项燕大军不日便会抵达,前来围堵我军,也不知李信那边如何了!”
蒙恬说话声音虽小,但是李郸还是听了个真切,心中想到:“难道李信那边还有什么谋划不成?”
不过一想到即将到来的项燕大军,他也是顾不得多想其他,楚国在‘寝’之一地,便是陈兵不下十万,以阻碍秦军进攻,此次前来所带兵马定不会少。(寝是一个大地方,就像市一样,下面还有很多县,不是这一个城池便有那么多兵)
这次楚军虽然没有了城池之利,但也和普通的野战不同,他们还有熟悉的地形,这给秦军的围剿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与伤亡。最后打扫战场统计数据的数据惊人。
歼灭楚军三万四千六百三十二人,其中包括一个守将都尉,一个大夫级别的副城,其余将官多达数百。而秦军这边伤亡也是很大,有一万万五千多人战死,上千人受到重伤,期中幸运的或许还能见到大秦一统,不幸的或许明天的太阳都见不到,没有轻伤。(较大的皮肉伤为轻伤,断胳膊断腿或者伤到内脏筋骨之类的为重伤。)
要知道,这次是骑兵开道,先在前面冲杀,然后后步兵才上的,这守城军队中没有骑兵,那么这一万黄金火骑兵进去不能说是乱杀但也是砍瓜切菜。就这样还有那么多人战死,可见此次楚军也是发了狠啦。
李郸麾下也有不小的伤亡,其中百夫长凌智死亡,张魁重伤不久后要被送往后方无法参战啦。士卒死伤也不少九百多人死了两百多,要知道这还是后面进来的,一些冲的快的,一千人的队伍或许只剩下三五百人。
这次虽然以五万人便是夺下了楚国三城,可是自身也是损失颇大,虽然已经可以算得上是大胜,但是即将要到来的项燕大军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敌,以现在蒙恬军不足四万的兵力,就算有城池坚守,也不一定能胜。不过李郸也不是很急,如何应对项燕大军,有着蒙恬和其身边两位都尉想办法,李郸现在还管不了呢么多。
时间又过两日,自从寝城城破之后,蒙恬便下令在寝城休整,这里粮草充足,他们这三万多人吃三个月也够了,李郸也是在一处小院落中演练着剑法,这院落是楚军死去将领的,这次楚军死掉的人不少,
一些房屋空着也是空着,他们便是住了进来。
李郸没有穿甲胄,传了一身黑布衣,月光照耀之下手中长剑散发着寒光。突然李郸停止了练剑,将剑尖对着房梁之上,只见那里有一人穿着秦甲,一手拿剑,另一只手拿剑鞘,背在身后。
那剑外宽而内窄,剑身中间有着一道对比其他剑来说极为恐怖的血槽,剑尖因为血槽而分开,像是两把斧头一般。
李郸双眼微眯,说到:“掩日?你为何会在这里?”
掩日依旧站在房顶上不动,面具下却是传出了声音:“呵呵,我只是好奇纯钧现在的主人是个什么样的人,过来看看罢了。”
话刚说完抬手便是一道剑气向着李郸飞射而来,-李郸也是运转内气一剑斩出,将那剑气斩灭,掩日在斩出剑气后便是欺身而上,李郸刚斩灭那道剑气便见掩日向他冲来离他已然很近了。
当的一声,李郸长剑一撩荡开掩日向他刺来的剑,反手便是一刺,这次他没用内气,而是用的劲气,这一剑也是被掩日挡住,可是劲气还是通过长剑进入掩日体内。
掩日吃了一个暗亏,便飞身后退又回到了房屋屋顶上,说到:“果然厉害,不过你现在这般不怕罗网报复吗?”
李郸听到这话,不为所动,手中的剑已然指着对方,说到:“看完啦,便走吧,这里不是你罗网!若是引起误会,无法收场的话,你罗网不知能不能保住你呢?”
掩日听到这话将长剑一收,说到:“呵呵,你是为数不多敢于威胁罗网的人,我很期待与你的下次见面。”
掩日说完便施展轻功飞身而去,而此时的李郸也没了练剑的性质。
李郸前世虽然习得百家拳法,但却也只是习得了一些基础,深奥的一些东西比如虎豹雷音一般锤炼身体内脏的方法却是没有习得,虽然自己家里也有,但是还没等他学会便是被人暗害,来到了这里。穿越过来后,他利用《铁甲功》修出的内气滋养身体五脏六腑使得身体内外如一,才是达到了化劲巅峰。
可是也因为这样使得他的路与前世记忆中的化劲巅峰有了很大偏差,突破丹劲已经需要他自己去摸索,可是这次与掩日这种世界一流高手交锋使得李郸有了一丝明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