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供销社买糕点
“大家静一静,现在开始开会,宣布几件重要的事情。”
肖钢拿着话筒,声音压过台下的嗡嗡议论。
片刻后,人群安静下来。
“第一件事情,我要向向大家传达一份重要文件精神,是关于善待下乡知青的文件通知。”
肖钢把手中一份红色函头纸给大家看了看,开始念道,
“各位同志,各位乡亲,
近日,我收到一位下乡知青的父亲写来的信件,读后颇为震撼,我们号召知青下乡的初衷,是鼓励知识青年把文化带到农村,进行劳动锻炼,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但是有的知青在个别地方受到了极其不公正的待遇,有的被克扣工分,有的被克扣粮食,被殴打,让我痛心疾首……
这份文件读完,村民们沉默,知情们则热泪盈眶,曾经遭受的委屈,终于有人主持公道了。
之前那个大队长确实克扣过他们的粮食。
这几天,乡里火速更换了几个村的大队长,田岭村原来那个大队长因为贪污等问题,已经被移交公安查办。
念完文件后,肖钢沉声道,“各位社员,知青同志十几岁就从遥远的地方来到我们这里,背井离乡,远离父母亲人,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成长,而不是欺负他们。
现在上面已经安排十几个工作小组到各地检查知青下乡被欺负的情况,根据上级指示,谁敢欺负知青,必须杀一儆百,绝不放过!”
之前发生过的事情,你们好好反思改过,如果以后再出现欺负知青的事件,决不轻饶!”
掷地有声的警告吓得做过坏事的人后背发凉。
十几个知青带头鼓掌起来,“好!”
随后,村民们也跟着鼓掌起来叫好。
肖钢继续说道:
“昨天,我们村里就发生了一件欺负知青的事件。
赵大柱去知青院逼沈知青嫁给他,严重违反了我国婚姻法关于结婚自由,禁止逼婚的法律。
这是违法加耍流氓的行为。
沈知青在自保的过程中误伤了赵大柱,这是赵大柱的咎由自取。
现在,经过大队干部研究表决,公布大队的处理方案。
赵大柱公开向沈知青赔礼道歉,赔十个鸡蛋加一斤红糖,另外,赵大柱今年三个月的劳动工分也划给沈知青作为赔偿。
这是念在赵大柱是初犯的惩戒,如果他以后再犯错,我们就只能把他交给乡公安处理。
希望各位社员引以为鉴,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啊,这么严重!”有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三个月工分没有了,赵大柱可能要借粮过冬了,借不到粮得饿死。
沈之微和其他知青们对这个处理结果还算满意,不约而同鼓掌。
“现在,我代表大队干部向知青同志们道歉,之前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让你们受委屈了。”
新上任的大队长,两个小队长,计分员,会计员纷纷上台表态以后会善待知青。
“赵大柱,你上来,当着全村人的面给沈知青道歉!”
肖钢一声令下,赵大柱立即拎着一个网兜上台,里面装着十个鸡蛋和一包红糖。
这是他连夜求爷爷告奶奶才从族人那里凑齐的。
田岭村有四大姓。
肖、陈、赵、张。
这次赵家人出了事,整个赵家人都觉得丢人,昨晚赵大柱还被堂伯伯用鞭子狠狠抽了一顿。
所以,他今天特别老实,耷拉着脑袋。
“现在,请沈知青上来说两句。”
沈之微从容登上台,朝几位新干部微微点头致谢。
赵大柱立即递上装着鸡蛋和红糖的网兜,乞求道,“沈知青,我昨天做错了事,你就念在我文盲没文化,不懂法的份上原谅我一次,我以后一定改过自新,再也不骚扰你。”
沈之微接过赵大柱的赔偿品,算是接受了他的道歉。
这个时期还没有防卫过当的法规,她昨天伤了赵大柱也是有些担忧的,如果闹到公安那里,可能也会被惩罚。
所以,现在大队部这样处理,暂时她没有意见。
如果以后还有不长眼的敢来惹她,绝不手软。
肖钢走过来,向沈之微郑重承诺,“沈知青,这件事让你受委屈了,以后如果有人再敢欺负你们知青同志,请第一时间到我们大队部来反馈,我们一定给你们及时处理。”
言下之意,是有纠纷让他们不要私下动手。
打架斗殴毕竟容易误伤,搞不好前途尽毁。
沈之微轻轻点了点头。
她还要在这里生活几年,暂且忍耐吧。
新大队长,四十多岁的陈水根接过肖钢递过来的喇叭,继续发言。
“我们大队部还有一项重要决定。
等水稻双抢结束后,为了保证孩子们能正常上学,我们村里要办一个小学,办学地点就在大队部右边这块空地。
教育经费就由村大队支出,纸和笔这些文具也由大队部统一购买,我们村不能再继续成为文盲村了。”
新大队长顿了顿,微笑着看向肖钢,举例说明,“你们看,肖钢同志就是我们村走出的文化人,他初中毕业,参军时立了三等功,退伍回来安排在县粮够所工作当了干部,现在又回我们村里当包队干部,多有出息啊。
希望将来我们的后辈们也能通过学习知识文化都能像钢子一样为村里争光。”
这项决定,让村民都很赞同,掌声热烈。
“这是好事啊,以后我们村里自己有学校了,孩子们不用走路去下坊村上学了。”
“太好了,以后也不用为学费发愁了!”
“有空了我也去听课学几个字。”
“……”
新大队长看社员们都很欢喜,接着宣布道:
“我们村的教师就由沈知青担任,相信她一定可以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材。
沈知青,你有信心吧?”
沈之微点头应道,“有信心!”
这个新岗位应该是大队部给她的补偿。
算是意外之喜。
让她当教师比去地里干农活有意义多了。
这个年代,土地贫瘠,化肥产量少,还没有大量推广,所以再努力劳作也不能提高粮食产量。
所以,干活的时候,有人磨洋工,有人偷懒。
多她一个人下地也不会多收一斤稻谷。
不如投身教育事业,说不定还真能培养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