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无事发生
有人问我:你的大一就这样结束了?看你描述的这么美好,怎么大一就写了这点东西呢?
这个问题其实也好理解。各位试想一下,自己感觉最温馨美好的日子,其实真的只记住了几件大事,他并不是因为几件大事而美好,而是因为都很美好,发生的故事太多,导致你只记住了这几件大事。
因为大一刚到学校,还属于那种比较“乖孩子”的范畴,甚至都没怎么出去玩过。
那时候大部分兄弟还不敢逃课,有的课还会专门做笔记,会因为高数期中期末考试发愁,那时候班里有了复习资料还会往群里分享,那时候快考试的时候兄弟们还会去图书馆,甚至挑灯夜战。
在这里重点表扬马逸飞同学,那是在期末考试前几天的晚上,不知怎么给停电了,我们都有种暗暗庆幸,可以暂时从高数复习中脱身出来。
可是这位兄贵发挥了凿壁偷光的精神,拿出了半夜打游戏的精神头,一扫平时上课打瞌睡的慵懒,翻出了高中时用的小台灯,搬了一张桌子跑到了宿舍顶楼挑灯夜战。
那时候顶楼没有暖气,温度十分感人,从此我对他的抗冻精神有了改观,不愧是张家口那个大风口出来的。
后来我调侃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可是逸飞不行,你比猪都牛逼。
实在是令人钦佩。
不过因为那个该死的蛋白质病毒,导致我们的大一只有半年,放了寒假然后就一直到了来年十月份才开学。
这很令人难受,本来大一最轻松愉快的时光,就这样浪费给了网课,大一下学期实在是想不到什么东西,只有考试做手脚这件事比较印象深刻,还有值得一提的就是暑假迷上了钓鱼这个娱乐。以前喜欢拿网捞鱼,觉得钓鱼是老头才干的活,效率很低。
但是喜欢上才知道,难怪世上有那么多钓鱼佬,钓鱼实在是一个很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娱乐活动。
由于夏季太热,我们一般都是傍晚去钓鱼。
人和动物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他们也是傍晚才活动,北方的白天那真是热到炸。
曾经听过一个讲座,一位教授曾说,随着全球气温升高,华北地区在未来二十年后,夏季会变得异常干旱,会对野外和农业工作者造成很大麻烦,这点我大为认可,因为现在的夏天就已经引起了很多起热射病,好像不用二十年,学长就已经是很大麻烦了。
因为白天真的热,那个空气就像是粘稠的液体,用鼻子吸进去就感觉到了热辣辣的感觉,深吸一大口,喉咙立刻就变成了荒漠,逼你不得不立刻用唾液湿润。
傍晚就会好一点,当然仅限于一点,我们骑上摩托车,长枪短炮的向着我们的目的地出发。我们经常钓的地方是一个很大的废弃矿坑,矿坑相当深,在大一学过《普通地质学》后,我知道这些坚硬斑斓的岩石是花岗岩。
有水就有鱼,这句话我深信不疑。这个矿坑离河道尚有一定距离,但是它确实是慢慢的就有了鱼,而且很多,水相当干净,我们猜测他可能是因为深入地下,挖出了泉水。
里面没有什么大鱼,反正我们没有钓到过。我们钓到过最大的鱼是大概半米多的鳙鱼,俗称胖头,它的头真的是很大,头能占身体长度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北方名菜鱼头泡饼,这个鱼头就是鳙鱼的头,味道很鲜,适合做汤。
另一种-抱歉我真不确定他是那种鱼,可能就是俗称的马口?
这种鱼脾气极大,
只生活在活水或者面积很大氧气充足的水域,我捉过蛮多的鱼,也养过一些,大部分鱼都养活过,唯独这种鱼,他甚至都很难活着到家,往往是钓上来之后,因为缺氧,背部会快速发白,然后就开始鱼肚朝上,准备去世。
虽然钓鱼是个很陶冶情操磨练脾气的活动,但是我们这几个二十岁的年轻人来说,保持一个小时钓不上来鱼很让人泄气,另外由于这个坑里鱼确实很多,这就导致了一种尴尬的情况,我们好像不是来钓鱼的,是来捕鱼的:一般把饵扔进去十几秒左右,就有鱼开始咬钩,这反而不是考验我们钓鱼的功力,是考验我们的反应速度,一个小时的钓鱼活动,鱼钓上来一堆,不过可惜的是很小,但是饵料消耗极快。
我爸调侃说你们像是喂鱼的。
暑假过去之后,我们对开学这个事基本属于望眼欲穿,虽然外省的同志往往都不乐意回来,因为学校属实是条件艰苦,当时我刚成社团负责人后,在群里问学长说本部住宿条件如何。
学长是个直爽人,沉思了一会,表示宿舍条件应该比叙利亚战场好一点(那时俄乌战争尚未开始)。这直接泼灭了我们这几个从北校区归来的小学弟学妹的期望。
对了,那时回本部是很狼狈的事,我们学校可能是跟旁边那个中专闹掰了,我们又成了最后一届在旁边借宿的学生,我们导员便进去把我们的东西放进了大号编织袋,运到了本部图书馆。
宿舍里我算来的早的,然后我对铺的张鑫已经先到了,在一堆山一样的大包小包前面发呆。
我直接呆住,因为我实在是想象不到我们那个小宿舍能产生这么多的东西,很多,真的很多。
东西都是混在一块的,以我们两个人的力量,要把这些山搬过去,难度不会亚于愚公移山。好在宿舍人都到了,我们六个大汉,在十月份的下午(我记得气温得三十度)把行李挪进了北苑,就是我们的新宿舍。
宿舍楼下分行李的时候颇有种丐帮分赃的情形,由于我们七个选了不同的专业,只好分家,搬了很久的行李,一个个跟叫花子也相差无几。
在一个一个的打开编织袋分东西时,味道十分酸爽,这些东西在宿舍闷了一个学期,然后扔进编织袋在图书馆“发酵”了一个暑假,那个味道不言而喻意犹未尽。
在这里要大大的夸奖一下我们的北苑。
北苑曾经是作为教授的家属公寓,然后现在基本是一个老年社区,后来被我们学校收购,作为宿舍在用。
所以就能看到很多奇特的景象:早起兴致勃勃晨练的大爷大妈和我们这些睡眼惺忪毫无精神头的年轻人;
学校三令五申不能用电器的规矩和我们宿舍电锅吹风机甚至制冰机,因为电压是跟居民一样,所以这里简直成了违规电器的乐园;
北苑的超市和小型菜市场里面什么都能买到,冬天的时候宿舍集资购买肉片素菜菌子,在冬天煮火锅。
在那个封校的时光里,北苑简直成了香港特别行政区一般的存在,很多东西你都能大大方方的用,大大方方的买。
你说宿管?宿管表示一个月两千块我玩什么命啊我,反正天高皇帝远。
宿舍虽然不大,但是学校发挥物尽其用,艰苦奋斗的精神,硬是让我们住进了八个人。
是那种两居室一厅的房间,一个房间住四个人,有客厅,有两个阳台,甚至还有独卫和马桶!除了小和没有空调,夏天热到爆炸外,我觉得很满意。
苦中作乐吧
北苑的中央是老年人健身设施和草坪,早上老年人兴致勃勃的晨练,和看起来如丧尸一样的我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过晚上就是我们的天下了,小花园和那种石桌上常有庆祝生日和喝酒的兄贵,我们也常去,就是蚊子经常不请自来并饱餐一顿。
第一晚勉强收拾东西,躺在床上的时候,我在想,我的大一就这样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