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杨解
广林学府是仲胜神州的十大学府之一,门徒遍布十方国土,越境过海超三境,无与人争,莫敢不尊。
因此,每至三年一次的入门考试,也是广林学府城最热闹的时候。
天南地北以万为单位的学子,如江河湖海,汇聚而来,有些住的远的,早在一年前就已经出发了。
今日虽然距离还有一个半月,已然有许多风尘仆仆的人,从城外走来。
你甚至可以看见有的人脸上带着冻伤,或者一些新伤旧伤未愈。
这个中情节,风雨经历,估计只有当事人才能讲的清楚。
杨解此时正坐在茶楼里,拿着一本古书翻动,旁边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风风火火,拿着一架木制玩具在茶楼里耍。
街上很热闹,好像就没有不热闹过。
“哥,我要吃糖葫芦。”
过了一会,小丫头手里就多了一串糖葫芦,这会也不跑了,反而坐在杨解怀里吃着。
吃了几颗糖葫芦,又吃了些糕点,小丫头便没了玩闹的心思,在杨解怀里昏昏欲睡。
杨解便结了账,将她抱起来,摆了一个舒服的姿势,用一只手拖着,另一只手,则拿着小丫头吃剩下的东西,下了楼。
这边才下来,迎面走来三五人,杨解微微侧身,抱着丫头颔首示礼,随后一路离去。
“敢问掌柜,刚才那人是?”
“哦,杨解杨公子和他妹妹。”
“倒是不曾见过这样的,也是来赶考的学子吗?”
“这个小老二倒是不知,可能是的,这位杨公子平常也不与外人接触,只隔三差五的回来茶楼坐坐,等那小小姐困乏了,便会如今日这般回去。
这位公子是想和杨公子认识认识吗?若是不嫌弃,这个小老儿可以代为引荐。”
“那倒不用那倒不用,只是我来自边塞,那边多粗狂豪迈之辈,初来广林诚,乍见这样的公子,便生了询问的心思。”
“原来是这样,我见公子举止文雅,谈吐不凡,一时间倒是没看出来您来自边塞,听您这么一说,才发现公子脸上有些边塞的特点,我一开始还以为公子的容貌天生如此冷峻,原来还带着塞北的风雪。”
“广林城的掌柜都像您这么会说话吗?”
“承蒙公子关照,小店就指着这张嘴过活,讨生活都在为了讨生活。
哎呀,您瞧我这嘴,多说闲话了。路途遥远,想必公子来一趟也不容易,广林美景可要好好见识一番才算不虚此行啊。”
“哈哈哈,正要让掌柜的准备些好酒好菜,安抚我这五脏庙,长些力气去看看这天下的美景!”
“公子,楼上雅间请!”
掌柜热情的送几位塞外新友去了楼上雅间,这才抽空喝了一口茶水。
站在门口张望片刻,又急急的去后厨吩咐酒菜。
往年这个时候,都是客栈酒店最忙的时候,从新春三月,一直会忙大半年,a1直到广林学府入学之后的一个月,生意才会慢慢趋于平缓。
见人说话,八面玲珑的心思,能熟练运用的除了他,还有另外几位和他不相上下。
但是放到偌大的广林城,像这样的客栈没有五千,也有三千。
听说最大的那家客栈,一下可以容纳五千人,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掌柜的这家茶楼,楼里楼外算上厨子伙计,最多上百人顶天了。
就这都让他忙的上蹿下跳,实在不知道三千人的大客栈到底是怎么经营的。
不过,最出名的并不是那家最大的客栈,而是青山楼,就建在寸土寸金的广林城最繁华的地段。
每日吞金吐银,单日的雪花银,都够他这样的掌柜的累死累活几辈子。
本来掌柜的心头是有些不屑青山楼的做派,后来听坊间传闻,说着青山楼的背后之人手眼通天,接连好几家大酒楼接连卖楼退走之后,只留下了几家大家族支撑的客栈能够稳住,其他的悄悄的消失了。
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不过,这青山楼一开,一晃已经很多年了,那些事也如烟云散去。
像他这样的小掌柜小本经营,平常时候也够不到那种程度,日子过得也不算差了。
小半天过去,客栈的房间便住满了,,掌柜的便吩咐伙计快去吧客满的牌子挂出去,而他自己则拿着登记的册子,送到广林学府。
往年有学子在客栈出了事,又或者闹事,每年,甚至每日都会发生少则十几起,多则上百起,连府衙都不好处理这些学子的事情。
于是,便由广林学府统计学子在外的居住情况,有任何事情都经由学府处理,另由官家定时去有学子居住的客栈酒楼巡查。
这样一来,情况便好转了,每年很少会发生类似的事情,处理起来,也都极简单,省了不少事。
杨解当初带着妹妹来到广林城的第一天,就感受到了这座古城的气息。这种感觉,在他穿越来到这个世界之后,第一次如此清晰的感受到如此的和平与秩序。
这是一个有着人文关怀,灵活变通的古代城市。
这一下打破了他固有思维中,古代城市的刻板坚硬,甚至残忍与苛刻的印象。
虽然没有抽水马桶,干净的厕纸。
虽然没有千里飞行的铁飞机,动车,磁悬浮。
虽然没有美女酒池857,中二少年萝莉音,东北夹子软萌妹。
虽然,虽然,但是好像也不错。
不过,杨解也只是有这些遗憾和不便,最起码这里的食物,真的可以放心大胆的吃,原生态,原滋原味,绝对营养,健康,虫子吃了都说好。
就比方说,杨解家门口的菜园子,他自己看着有点发愁。
“这可如何是好?”
杨解和杨解言兄妹二人相依为命,他负责念书做饭种菜养家,杨解言负责捣乱撒泼胡闹。
好在勤快的杨解在一开始的不适应之后,就接受了父母祭天,法力无边的事实。
哦,外加一个面黄肌瘦的妹妹,两眼巴巴的望着他。
可怜的他当时的身体,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啊,虽然两边加在一起有小五十了,但杨解看了看自己也同样干瘦,手无缚鸡之力的胳膊。
几乎是用尽了力气,才把妹妹从父母已故的身体上抱了起来。
好在杨解的记忆没有出现混乱,下葬好这一世父母的身体,就带着三岁大的妹妹过活。
凭着前世的记忆,虽然累一点,日子到还算过得去,甚至靠着一点小聪明,兄妹二人过得还算不错,要是不生大病的话。
可眼看日子走上正轨,连日的大雨,让桑田变成了一片湖泽。
也不知道那些官老爷是怎么看出来的,说兄妹二人,还有就是很多乡亲的农田,近几年都种不了。
有些乡亲在这里种了几辈子的地,骤闻噩耗,立马躺下十几口人,可以说一片哀嚎。
任凭官家说,会给他们另外安置上好的土地,他们愣是不肯起来。
最后村长笑呵呵的送走了满脸忧愁的官家,顺便指了指他们这个村里唯一的人才,杨解。
杨解则抱着妹妹穿着自制的雨衣,将妹妹和自己隔绝在雨水之外,官家闻言打量了杨解片刻,有些意外的上下打量打量杨解,又和村长说了几句话,便匆匆的离开了。
村长等官家走了,就赶紧凑过来和杨解说了些悄悄话,具体说了什么杨解也记不太清楚了。
只知道在这之后,杨解家的几亩地没了一大半,那官家塞给他一张文书,用火漆封口,并告诫他去了广林城,亲自交给城官,他们自会安排。
于是,杨解便来到广林城,得了两亩荒田,还长满了杂草,几间不能住的破屋。
听城官说,还是他得了便宜。可又看了看这两年吃的胖胖的杨解言,常年营养不良,个子中等的杨解,又默默的叹了口气。
那城官找人给他们兄妹建了两间土房,很宽敞,又一把火烧了杂草,用牛拉篱笆帮他们翻了两遍地,种了第一季稻谷,这才满意的离去。
就这样,杨解认识了城官许念。
至于村子里的人,杨解也觉得奇怪,明明生活了很多年,却是一个名字都不知道,只是大爷大娘,村长这样的喊了两年,他们则都叫他三儿,杨解言叫小小。
杨解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叫三儿,他在家里明明是老大,他也没问。
说起来,杨解来这里也有一段时间了,不知道村长他们被安排在什么时候。
广林城距离原来的村子,怎么说也有三百里,在这个古代社会,说近不近,说远不远的,却也不是轻易就能联系上的。
再就是还不知道一村子人搬到了什么地方。
杨解猜,应该不会太远。
就是,他估计几年内不会有机会出门。
一是他要打理家里农田,二是学业。
他已经成为了广林学府的一名学子,随谈不上学业繁重,但是在学府就学这几年,按照旧历,广林学子会在学府内学习深造至少五年,之后才可看情况,自己选择以后的生活方向。
若是出仕为官,有人脉有门路自然要好一些,没有人脉,那回乡也不失一个好方向,再就是继续学习,考官。
杨解其实不想为官,他之所以考进广林学府,也只是因为这个学子身份能够给他带来一些便利和庇护。
开始他以为这个世界的人是有歧视链,有什么三教九流的说法之类,后来了解了之后才知道并没有那么严格的划分,只是多多少少有一些人性上的优越感。
这就像我家今天吃肉,我就敢大嗓门喊两嗓子。
所以,杨解后来就不怎么认真读书了,但还是进了广林学府。
并不是说这个世界的教育水平很差,相反这个世界的人文化程度并不比现代差,就是有一点不一样,具体哪里不一样,杨解总结一下,就是有点憨。
是的,很憨,甚至淳朴。
就比方说杨解认识的村长和许念,还有一村子的大爷大娘。
虽然他们也有很多小心思,喜欢占点小便宜。
但是占了几次便宜,发现杨解这孩子有点傻乎乎的,也不知道反抗,反而告诫他,不要傻乎乎的让人占便宜,云云。
你说,人是不是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