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协议
接下来的“淬火”步骤,江杨失败了十多次,才最终成功。
这很正常,因为“加热”考验对火焰的操控,“淬火”则考验对温度的掌控。
江杨入门只训练了火焰操控,没有训练温度操控,再加上神火狂躁,失败几次是必然的。
即使如此,“淬火”阶段平均失败率在100次左右,江杨也表现得极好,这也与他之前疯狂训练,对神火有更深的理解有关。
花了一下午时间,江杨炼制出了三块炼金玻璃,每一块都属于上等品。
炼金玻璃的制造过程不繁琐,但很考验耐心,江杨计算了一下,他要炼制出两千多块玻璃,起码要花一个多月的时间!
任重而道远啊!
晚上吃了点饭后,江杨绕着基地周围散步,自从他成为神侍后,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放松的休息了,他贪婪的享受着难得的休息时间……
————————
次日早晨。
吃过早饭后,江杨坐上越野车,白云冰在驾驶位,江杨在副驾驶。
按照安排,今天白云冰会抽出一天时间,带江杨去逛逛六城联盟,顺便带他认识新的世界。
绵延了三四天的大雪早已结束,春雪消融,路边偶尔还能看到没融化的雪块。白云冰在路上买了两杯奶茶,两人一边喝着,一边驶上高速公路。
“说一说你对神侍和死侍的感觉吧。”路上,白云冰打开了话题。
“神侍和死侍……”
“他们之间的力量对比,就是你觉得谁强谁弱。”
“神侍应该更强一点,占据上风。每个城市都驻扎有神侍,一旦出现新的死侍,都会被立刻清除。偶尔会有漏网之鱼,只要它们敢出现,也会同样被神侍清除。”
江杨根据这些天他的感受,给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如果现在是十年前,甚至是五年前,你的结论都是对的。”白云冰说道:“其实和你的直觉相反,现在的形势,是敌强我弱。死侍的力量占据上风。
其实在很早以前,差不多一百多年前,那时候死侍极少,当然,神侍也极少,甚至还没有ODA这个组织,各国都没有自己的ODA.
不过随着神明活动加剧,死侍开始逐渐增多,死侍伤人的事件逐年累增,单靠着零散的神侍,已经无力应对。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纷纷开始着手,组建自己的神侍组织,也就是现在熟知的ODA.
ODA出现后,神侍有了统一的指挥,成熟的培养体系。国家机器开始介入,大批的神侍被培养出来。
在这一阶段,是神侍的黄金期,也是ODA大放异彩的时候,他们将死侍牢牢的压制在黑暗的角落,让死侍从公众视角彻底消失。
在那个时候,只要检测到了神堕病患者,要么由疾控中心出面,要么由城市安全部出面,会在病人发病之前,将他们带入收容点,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任由患者在市区内发病。”
江杨好像明白了些什么,他一开始就觉得,ODA对神堕病的处理是有问题的——
明明都知道病人患病了,为什么不去主动出击,在还未发病的时候,将病人带离市区,设立专门的收容点?
虽然神侍小队行动迅速,能及时处理危机,但是让病人在市区内发病,万一出现了失误,肯定会造成死伤,后果难以控制。
太反逻辑了!
现在听白云冰这么一说,很早的时候,
ODA就是按照正常逻辑处理的,变成现在这样,似乎另有隐情。
白云冰继续说道:“后来随着神明复苏的加剧,带来的一个最直接结果是,死侍的出现也开始增多。
不止神堕病患者增多,凭空出现的死侍也在增多。
这些死侍大多出现于神域附近。所谓神域,就是复苏的神明出现、停留的地方。
在死侍增多的背景下,神侍的数量开始捉襟见肘,ODA的优势正在逐渐消失。
过去的10-5年间,双方达到了平衡的临界点,最终随着死侍数量增多,平衡被打破,在这场神侍与死侍的战争中,死侍开始占据上风。
ODA无法应对庞大的死侍,为了避免死侍进攻城市,扰乱社会秩序,于是ODA不得不和死侍展开谈判。
谈判的过程无从得知,最终,ODA和死侍达成协议,死侍不得大规模进攻城市,不得对普通人进行大规模屠杀。
作为代价,ODA将不得对神堕病患者,采取提前带走的措施,在神堕病发病之前,必须保证患者不受打扰。
从那时候开始,也就是五年之前,所有城市的小队,包括之前南洋市的小队,都不得不改变策略,变成现在这样。”
江杨终于明白了,原来反逻辑的背后,是神侍的无奈妥协!
“不过你别以为死侍是什么好东西,它们之所以同意这样的协议,究其原因,无非是因为那时候,双方实力还比较接近,就算死侍想大规模屠杀,ODA也能提前阻止,无非是付出更大的代价。
而且死侍依靠着这个协议,能提前埋伏神侍!
因为这个协议规定,只有在病患发病之后,神侍才能出手。为了避免伤及他人,神侍肯定要第一时间出手。
因此,只要知道病患位置,就能知道神侍的出现地点,乃至具体时间,就能在病患附近设下埋伏圈。
上一任南洋市的小队,就是因此遭受埋伏,全军覆没,然后江洪成队长从外地回来,组建了审判者小队。
而且,随着死侍力量的增强,近两年来,它们越来越不老实,这个协议已经摇摇欲坠,还能维持多久,已然成为一个未知数。”
白云冰的一番话,刷新了江杨的世界观,他原本以为神明是最大的威胁,ODA正在全力应对神明。
但是江杨没有想到,局势已经变得这么糟糕,别说神明了,单单是死侍这一种危胁,就已经让ODA疲于应对,乃至摇摇欲坠。
透过车窗,江杨看着高速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他不由得在心中问了自己一句:这样的安宁,究竟还能持续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