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徐庶拜主,宗贼再叛
卫平让身后军士牵过马匹,又自执缰绳,将马匹牵了过来。
徐庶看着给自己前来马匹的卫平道:“这位便是长平烈候之后,北军屯骑校尉卫平卫校尉吧。久闻大名。”
卫平将手中缰绳交给徐庶,这才拱手道:“先生无需如此,卫平得先祖恩荫而已。”
“哈哈哈哈,若是卫将军果真如此,我岂会听闻将军大名呢?”
徐庶又向刘备拱手行礼道:“久闻使君乃仁德之士,我来新野明察暗访,才知使君果然名不虚传,徐庶终遇明主矣。”
刘备一听急忙上前扶起徐庶道:“备安敢言仁德二字,惟先生赐教。”
“使君不必过谦,新野民谣唱道:“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如此可见使君之仁德已为民众所信赖。”
刘备摇摇头道:“唉,先生不知内情,我得景升兄之赐得以镇守新野,来新野不过半年,我所为着不过是抑豪强,分田地,废杂税而已,使百姓民丰而足食矣,当不得先生夸赞。”
“哈哈哈哈。”徐庶笑道:“皇叔所行之策,正是为民,不为豪强矣,岂能算不上仁德啊?”
刘备一听,本来自己以为此人又是像那些豪强之人一般,不为百姓做事,只为一家一户之私计,没想到居然是和自己一样,要抑制豪强,为百姓减轻负担的人,于是便向徐庶拱手行礼道:“备愿拜先生为军师,调练人马,以成大事。”
徐庶便直接准备弯腰行礼,“主公!”
刘备急忙将徐庶扶起,三人纷纷互相对视一眼,又大笑起来。
刘备心中全是欢喜,只因为自己终于是遇见一个治理观念和自己一致的人了,那就是抑制豪强,扶持百姓,这也是大汉朝的祖训。
在太祖高皇帝起,大汉就一直抑制地方上的分裂势力,但是大汉建立以后,地方上的分裂势力就已从六国遗族变成了地方豪强,这些豪强有些是六国遗族的后代,有些呢则是地方上野蛮生长出来的豪民。
在秦时就已经有了地方豪强的记载,收取佃户50%的地租,但是并不太广泛,以至于秦律中也没有相应的处罚,只有一些关于匿户匿田的处罚条文,也都是对乡官的处罚,也就是说,豪强的直接侵占在当时问题不太大,而且秦时的人口税比田亩税要重得多,也看不到流入私家以求避免口税的迹象。
大汉的制度来自于秦,虽然把秦叫做暴秦,但是该用的还是在用,所以依靠普及到个人的户籍制度和强而有力的基层政府,可以抑制住豪强的发展,但是等到了大汉初步排除了异姓封王之后,就启用了郡国并行制,开始向地方上进行一部分妥协,而后朝堂就采用了一个制度—陵邑制度。
高祖九年的时候,太祖高皇帝就接受了郎中刘敬的建议,将关东地区的2000名大官、富人及豪杰及其家眷大量迁徒关中,伺奉长陵,并在陵园附近修建长陵县邑,供迁徒者居住。以后,孝惠皇帝在修建安陵、孝景皇帝在修建阳陵、世宗孝武皇帝在修建茂陵、孝昭皇帝在修建平陵之时,也都竞相效仿,相继在陵园附近修造安陵邑、阳陵邑、茂陵邑和平陵邑。后来历代天子又不断迁贵族于此,“五陵”便成为富豪聚居的地方。因此,有钱有势人家的子弟叫“五陵少年”。
这种现象能够得到很好的抑制。但是情况确实在不断恶化,但是到了孝元皇帝的时候,昌陵作治五年之后,结果还是被废除,原因是“罢昌陵及故陵勿徙吏民,
令天下毋有动摇之心”,说明国家的权力已经衰退到没有足够的强制力来抑制豪强了,否则国家就要“动摇”。
其中加速地方豪强坐大的就是世宗孝武皇帝了,通过将公家的林苑田亩出租给地方豪强,向他们收取三十分之一的租税,而这些地方豪强们则向真正的农民征收百分之五十的地租,再加上当时连年征战,旱灾水灾又不断,严刑杀戮,导致流民四溢,这些流民就成为豪强地主们藏匿人口以为佃户与奴婢的重要来源,也大大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
世祖光武皇帝时也是在建武十五年掀起了度田事件,即全国性的田地与人口普查,结果是遭到了非常激烈的抵抗,天下暴乱,群盗并起,攻杀地方长官,最终光武帝只能对豪强妥协,徙其魁帅而赋田授廪就了事了。这是大汉朝堂中央在地方豪强势力强大之后,想要再一次夺回主动权的最激烈的一次尝试,从这以后,基本上就再也无力限制其发展了。
等到了孝桓皇帝和孝灵皇帝时,这才激起了黄巾起义和各州叛乱,刘备自己本身虽然说是汉室宗亲,但是到他这一代已经是彻彻底底的成为平民了,再加上这些年在各州奔波,自然也就理解为何世祖孝武皇帝之前大汉朝堂对于关东豪强的迁移的支持了。
这次得以安稳镇守新野,再加上有大军坐镇,外加还有几个县是才夺回来的,刘备就自然而然的想要试一试自己的治理理念是否会得到百姓拥护。
果不其然,自己镇守新野不过两月,新野民间就已经出现了称赞自己的歌谣,虽然事后和地方豪强解释的比较多,但是新野邓氏和阴氏两家还算听话,主动献出了一部分佃户与奴婢以及土地,并且代表自己和其余诸县的豪强进行沟通,效果也是十分的好,就是那几天新野的大牢天天爆满而已。
说回正题,刘备将徐庶拜为军师之后,便继续上路。
“卫兄,主公镇守新野不足半年,便仓促出军北上,恐曹操派兵来救啊?”
“军师莫要担心,曹操如今正率大军北上河北,就算是知道我军北上,许都也来不及救援了。”
刘备此时也和徐庶说道:“我镇守新野,绝不可能不北上宛洛,救出天子,如今曹操大军在外,我军乘势北上,夺取南阳全郡,进窥许都、汝南,退可保全南阳全郡,所以此时必须趁曹操大军不在许都北上宛城,将整个南阳郡夺回来。”
卫平也拿过地图向徐庶指道:“军师,你看,我与主公率中军北上宛城,沿途的育阳、棘阳两县,年前就已经被刘荆州夺回,我军北上宛城已经是一片坦途,我又令大军四出,前营司马率部前出棘阳,攻克堵阳、叶县,左营司马前出涅阳,而后直取雉县、鲁阳,右营司马前出穰县,西进武当、丹水、析县,而后全军回攻宛城。”
徐庶思索片刻,说道:“前营和左营此战可是为大军在堵阳和鲁阳挡住许都的援军,右营西进,是为了防止汉中来犯吧。”
刘备笑道:“确实如此,我军中军七千人,前营和左右两营合计一万两千人,另有骑卒六百在宛城以北负责清扫各地游骑,且宛城等县豪强,早已与我军内通,待中军抵达宛城时,大概还会由数千豪情私兵助阵。”
徐庶这才明白,刘备大军只是稍微整顿便敢出兵的底气所在了,北方南阳各县的豪强都已经把北方各县的底气都已经给新野这边透露完了,这仗还怎么打?
“徐庶在此先祝主公一战下宛城了。”
随后三人跟着大军继续北上,直到傍晚时分,刘备等人率领大军就已经过了育阳,快要抵达南筮聚了,待过了河就是南筮聚。
大军安营扎寨,刘备和卫平以及徐庶在大帐内闲聊,突然听见外面传来欢呼声。
三人惊疑不定,正准备出去看看是谁在欢呼,一个人就已经掀开大帐的帘子进来了,“伯父,舅舅,延宗给你们带礼物来了。”
霍昭让开一点向帐外喊道:“带进来。”
几个士卒便带押着一个人进来了,后面还有一个士卒手里还拿着东西。
不等刘备等人询问,霍昭就指着被押进来的人说道:“伯父,舅舅请看,此人乃是冠军县尉张见,乃是那张绣的族侄,这两颗人头,一个是冠军县的县令刘阿,一个是曹操同族,来冠军游玩,被我正好捉到了。
帐外还有三百九十五名敌军首级,请左将军清点。”
霍昭说完拱手行礼道:“禀左江军,今日下午,宿卫司马领本部六百骑,已经拿下冠军,如今县中三老协同穰县县尉徐二管理城池。”
刘备一听,自己刚一出战,其余诸军还未有消息传来,延宗就先传捷报,已经拿下了冠军县,冠军县一经拿下,就代表宛城已经彻底的向自己展开了怀抱。
刘备正在感叹自己北上第一战就打的这么顺利,霍昭给此战开了个好头啊,襄阳城内的郡守府此刻正灯火通明。
除去已经南下桂阳零陵两郡还有驻军在外的荆州文武此刻正在府衙内齐聚。
“江夏宗贼再起,张武、陈孙,不杀汝等,难解我心头之恨啊。”荆州牧、镇南将军刘表自言自语。
刘表在初平元年的时候,上任荆州刺史的时候,为什么会被逼到单马入荆州呢,正是因为南阳有袁术,吴人苏代为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县长,各据民兵而于当地称霸,江夏诸县的宗贼颇盛。
自初平元年单马入荆州至建安六年,整整十一年,南阳的袁术死在了淮泗,苏代,贝羽等人和江夏的宗贼,或降或死,这才让自己坐稳了荆州牧的位置,可是正因如此,自己在初平元年入荆州,身边毫无亲信可以跟随,只得和荆州本土的世家豪族为伍,甚至还娶了南郡蔡氏女作为后妻,若是当时自己可以带着自己的亲信上任,现在那里还需要和世家豪情相互妥协。
“各地大军还能动用多少?水师可还能战?”他询问身边的蔡瑁。
“姐夫放心,水师仍是我军支柱,若是水师可上岸,区区宗贼,只手可灭,不过各地大军如今只能动用的不到万人了。”
“主公,要不让左将军从新野自复阳和章陵南下江夏剿灭宗贼吧,正好主公刚给其送去了粮草辎重。”这是蒯越,蒯良这几日得了急病,此刻还在养病。
刘表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两个都说的还行,但是自己的想法是让荆州自己动员士卒去平叛,最好能让刘琮挂帅。
大儿子这几年越发的让自己厌恶了,虽然你是我的好大儿,但你也不能一天天就知道气我,若不是自己说教之后依旧屡教不改,自己哪里还会去想着废长立幼呢。
这几年交州那个天杀的张津,不知道吃了什么,天天就知道北上桂阳和零陵来打自己,西边的刘焉一家子更不是什么好东西,天子让其镇守益州,好家伙一进益州就以米贼作乱阻隔交通为由,中断了和出益州的道路,甚至还在初平二年造作乘舆车具(天子所用的车架)千余辆,欲称帝,幸好自己机灵给洛阳上了一道参他的奏折,这才消停。
东边就跟别提了,孙坚那家伙被袁术派来荆州,自己防卫反击把孙坚给干死了,没想到孙坚那大儿子这么厉害,不到几年就带着士卒打了过来,虽然也死了,但是孙权这家伙还是死盯着自己不放。
——————————————
孙坚:(155年-191年),字文台,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东汉末年将领、军阀,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据传为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裔。
史书说他“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曾参与讨伐黄巾军的战役以及讨伐董卓的战役。后与刘表作战时阵亡。因官至破虏将军,又称“孙破虏”。其子孙权即为孙吴的开国皇帝。孙权称帝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
刘焉:(?-194年),字君郎(《华阳国志》又作君朗)。江夏郡竟陵县(今湖北省天门市)人。东汉末年宗室、军阀,汉末群雄之一,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
刘焉初以汉朝宗室身份,拜为中郎,历任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官。因益州刺史郄俭在益州大肆聚敛,贪婪成风,加上当时天下大乱。刘焉欲取得一安身立命之所,割据一方,于是向朝廷求为益州牧,封阳城侯,前往益州整饬吏治。郄俭为黄巾军所杀,刘焉进入益州,派张鲁盘踞汉中,张鲁截断交通,斩杀汉使,从此益州与中央道路不通。刘焉进一步对内打击地方豪强,巩固自身势力,益州因而处于半独立的状态。
兴平元年(194年),刘焉因背疮迸发而逝世,其子刘璋继领益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