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堂语文课
记忆中,我的小学应该是这几门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音乐、体育和思想品德。
不是每一种记忆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抽离,有些化为生命里的筋骨软肋,略微挣扎,血肉模糊,我们怀念过去的人,记忆中弄堂里的风,和那些不知疼痛的漫漫时光,时间已倒退无门,等我把风景都看透,再去陪你细水长流。
“起立!”班主任走进教室,同样也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伴随着老师的步伐,班长站了起来。
同学们也纷纷站立,有模有样的学着,在我们第一堂课时,老师就教导了我们师生之间基本的礼仪。
“老师好!”
同学们声音十分响亮。
“同学们好!”
老师习惯性的讲道,在她几十年的教书生涯中,每一节课都是这样的开始。
“坐下!”
这时,班长的声音想起,同学们纷纷落座,噼里啪啦的声音,好不整齐。
“同学们,打开书本第16页,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咏鹅》”
同学们翻开课本,翻页的声音,好像摩挲过的这一页发出了叹息。
“来,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一遍。”
“咏鹅”
“咏鹅”
“唐·骆宾王”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句一句的重复着,仿佛后面的学习生涯都是这么重复着。或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记住它,然后慢慢慢慢理解它。
“这首诗描写了白鹅在绿水中浮游荡漾、快乐呼唤的情景,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不仅写出了鹅的一般特征,而且给我们呈现了一幅清新悦人的“鹅戏清波”图。同时表现了作者欢快的心情。”
老师试图想让我们去理解这首古诗的内涵,可是当时的我们又怎能明白,有些懵懵懂懂。后来长大一些,慢慢就能体会其中的含义。
后面,在老师的引导中,我们将这首古诗,唱了出来,这样慢慢让我们体会作者当时作诗的情绪。
依稀记得,语文老师在下课前讲的最后一句话。
“在快乐的音乐声中我们的课程就要结束了,希望大家回去能将今天学习的歌曲《咏鹅》唱给爸爸妈妈听。”
她依然是那么的慈祥。
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要感恩的是我的启蒙老师--李老师,因为她把我领进智慧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