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6艺

君子6艺

开元二十年,谢不群26岁,他师从李邕已有九年。孔子说吾十五有志于学,其实后世的读书人六七岁就已发蒙,但真正把读书作为终身志向,大多发韧于青年时期。这一时期经过了蒙学经典的洗礼,通读了四书五经,知晓了世间的道理,看过了人情世故,仍然有志于学者,其发心不可谓不诚也。谢不群把读书作为终身理想是在他二十岁的时候,那时他刚刚读完了《史记》和《离骚》,还沉浸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震撼之中,他发心要读万卷书,成为像老师一样的大学者,大学问家,功名于他不过是锦上添花水到渠成。他的老师年轻的时候因为性格傲岸屡遭贬斥,朝内主事的达官贵人都忌恨他,使他被免去官职流落京师之外,尽管在民间一向有很大的名声,朝中庸碌无识之辈却不赏识他。老师的经历让谢不群对功名利禄有了新的看法,他不再汲汲于成名成家,反而沉下心来潜心学问。老师李邕的父亲李善是当朝著名学者,《文选》学的奠基人,他学识渊博,清正廉洁,颇有雅行,学贯古今,人称书簏,著有《文选注》六十卷。李邕家学渊源,也十分精通文选。谢不群跟随老师学习《昭明文选》九年,学问不敢说有大成,也算小有成就。文选常读常新,偶尔他也能有一些新的体会。

谢不群是从小学习君子六艺长大的儒生,在刚刚发蒙阶段,私塾里的先生就教导他要以修身为己任,不管将来能不能于科考一途有所成就,也要努力成为一个正人君子。

儒家对于君子的最初标准是“君子六艺”。“君子六艺”起源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朝,是周朝要求文人必须掌握的六项技能。若要形容一个人才华横溢,通常会用“通五经贯六艺”这个词。其中“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是儒生必学的经典。而根据《周礼》记载,君子“六艺”指的是:“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即民间常说的礼、乐、射、御、书、数。在春秋时期,孔子对六艺进一步阐述融合,此后六艺也成为儒家的核心内容之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传习君子六艺,也非一朝一夕之功!谢不群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这是成为当朝大儒的必经之路!

在李邕成为谢不群的老师后,他根据谢不群的性格有意加大了六艺其中射御书数部分的学习。在孔圣人生活的时代,儒生可不是现在手无缚鸡之力的弱鸡。那时候的儒生仗剑走天下,这可不是身体孱弱的人能做到的。而后来的读书人,只是皓首穷经,不事生产,不锻炼身体和武艺,基本上就是个废柴。可以说在对谢不群的教导上,李邕是倾注了大量心血的。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我靠文选称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我靠文选称圣
上一章下一章

君子6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