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6 章 印度洋的饿狼传说

第 76 章 印度洋的饿狼传说

斯里兰卡,在一个海风呼啸的日子里,天像被一条抹布遮住了一般,黑沉沉的。大海随着海风的呼啸,卷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海浪</p>

1841年7月16日,东进的英吉里皇家海军击沉了印度洋联邦的“振兴”号客轮事件。</p>

这也是联军海军潜艇司令冯纳尼“破交战、吨位战”作战思想的集中体现,随后联军潜艇狼群破交作战序幕拉开,一次又一次地向同帝国运输船、商船发起了狂潮般的袭击,战绩极为显著。</p>

理查德曾说:如果印度洋海上的供应线被切断之日,就是我们取得了胜利的一半!</p>

联军实施这场绞杀战的是潜艇部队。为使潜艇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联军潜艇司令冯纳尼实施了“狼群”战术,集结有限的潜艇,在某一海域对护航船队集中打击,给护航船队以重创。</p>

“狼群”战术的关键在于发现护航船队。冯纳尼在训练和实战中发现:由于潜艇的瞭望半径十分有限,难以承担起广泛的侦察任务,因此在战术上必须和其他侦把力量结合起来。飞机是潜艇的最佳伙伴,它能在广泛的海域上实施有效的侦察和搜索,并不断为潜艇提供攻击目标,使潜艇攻击更具针对性。</p>

但是,联军空军司令丘吉反对海军建立独立的航空力量,空军和潜艇的协同作战无法实现。无线电侦察是发现护航船队的一个可靠手段。</p>

1841年9月11日,联军特别行动处破译了一封印度洋联邦无线电报,获悉了印度洋联邦海军的集结地点。德军31号潜艇很快发现了这支船队,并击沉了“镇远”号重型驱逐舰。此外,联军特别行动处破译了帝国用来传递作战情报的海军密码。</p>

1841年11月,联军特别行动处破译了帝国的8号海军密码(帝国代号为“斯里兰卡”),印度洋联邦使用该套密码发送的无线电报,几乎有80被特别行动处破译。大西洋战役初期,亚洲联邦帝国要依靠雷达和声呐发现联军潜艇的行踪,护航舰艇装备的。由于海域宽广,200米波长的4800型雷达,只能搜索相当狭窄的区域,在正常的气象条件下,发现潜艇的距离不超过20-40海里。由于冯纳尼采用了夜间从水面攻击的战术,帝国舰艇的声呐失去了作用,致使德国潜艇连连得手。</p>

海军统帅佟有为极其恼火,对海军重要通讯部门都进行了内部筛查和不间断更换密码本,才有效的保证帝国并没失去印度洋海峡。</p>

帝国对外研究作战情报中心负责搜集有关联军海军活动方面的情报。由于联军海军使用的“埃尼格码”要比陆军使用的复杂得多,政府密码学校一开始对这种密码无能为力。</p>

1840年7月,帝国海军从德军u-13号潜艇上获取了一部海军“埃尼格码”密码机和一份使用说明,再加上2月份从u-33号潜艇上获取的两个密钥轮,政府密码学校对这种密码机有了更多的了解,但还是不能经常破译这种密码。</p>

1841年5月9日,英国海军在格陵兰岛南端俘获了一艘u型潜艇(u-110),获得了上面所有的电码本、密码文件和用来译成无线电信号的“埃尼格码”密钥。5月13日,这些文件被送到布莱奇利庄园,政府密码学校得以破译出德国潜艇的无线电通信。</p>

5月28日,政府密码学校从截获无线电报到向作战情报中心提供破译后的电文,中间只相隔34个小时,6月份更缩短到4小时左右,情报的时效性大大增强。到1842年1月底,3帝国已经可以破译联军使用范围最广的“本土水域”密码的内容,而且破译的速度相当快,最长的仅需72小时,最短的只需几个小时。</p>

1842年2月,德国潜艇启用了新的密钥“海神”,帝国对外研究部直到1842年9月才破译它,而且破译的速度相当慢,有时甚至要延误几天乃至几周,起不了实际作用。</p>

1843年1月,岳阳和佟有为在新德里召开海军会议,制定了这一年的作战计划。</p>

联邦参谋长联席会议决定,当务之急是击败德国潜艇。而击败德国潜艇的关键还是及时破译德国海军的密码,掌握德国潜艇的动向。佟有为下令,为了彻底摧毁德国潜艇的袭击战,即便失去“超级机密”也在所不惜。</p>

帝国对外研究部投入0000人,每天破译2000个信号,因而破译速度相当快,几乎所有的电报都能立即被译出。电报中包含了大量作战情报,如德国潜艇出港和返回的日期,在大西洋活动的潜艇类型和数量,潜艇在大西洋上的运动和部署,以及邓尼茨发给它们的作战命令。</p>

由于作战情报中心还掌握其他情报来源,帝国有时掌握的联军潜艇的情况比冯纳尼还要多。这使得联邦帝国的海军机构可以制定出最佳反潜方案,配置反潜兵力。帝国进一步改进雷达和声呐的性能,研究出一种新的测定潜艇位置的仪器——“猫头鹰”型高频无线电测向仪,这种仪器可以通过地面和潜艇、潜艇与潜艇之间的无线电波,确定潜艇的位置。</p>

这种装置于1842年10月开始装备在水面舰艇上,使帝国测定潜艇位置的准确性大大提高。1842年下半年,首批舰载无线电测向仪投入使用,装备这种测向仪的舰艇可以测出进行无线电通信的潜艇位置。</p>

1843年又开始改装效率有显著提高改进的4型。这两种测向都装有自动寻的目视指示仪。5月份,帝国护航船队更换了密码,并配置了一种新型船用雷达,这种雷达有效范围大,精度很高。它可以有效地标出30英里范围内水面上航行的潜艇的方位,对无线电发射的20~30厘米之间的波长都能有效地作出反应。</p>

这样,“超级情报”一提供联军潜艇活动的情报,作战情报中心立即把联军潜艇的位置通知反潜飞机和护航船队。护航船队借助于新型雷达,即使在夜间也能探测出潜艇的位置,发起攻击。</p>

3月份,冯纳尼的“狼群”战术达到高潮,上千艘德国潜艇集中于印度洋中部护航兵力薄弱环节。1843年3月5日,台湾快速护航运输队离开台中港,两大航母舰队同时向印度洋中心进发!</p>

联军海军观察处截收并破译了这项命令。命令228艘潜艇在护航运输队前面南北一字儿摆成一条纠察线。在三天的战斗中。德国潜艇击沉了21艘敌船,自己只损失1艘潜艇。这是德国潜艇在印度洋海战中取得的最后一次重大胜利。</p>

1843年5月份,“狼群”又击沉了340艘商船,但德国的潜艇损失却高达410艘。冯纳尼认为,机载雷达使潜艇完全丧失了水面战斗能力,在航空侦察力非常强大的印度洋主战区,“狼群”战术无法继续使用,德军无法承受潜艇的损失速度于至此,他不得不承认“在印度洋战役中我们战败了”!</p>

此次联军投入的破坏交通线兵力有战列舰、战列巡洋舰、巡洋舰、由商船改装的武装袭击舰等水面作战舰只,以及潜艇和航空兵。随着战列舰“施恩伯爵号”和“俾斯麦号”等大型水面舰只先后被击沉,自1841年6月起,联军水面舰只的破交战日益降至次要地位,德军的潜艇开始成为破交战的主要手段,形成破交战第一个高潮,在这一阶段的作战中,帝国“摩玛新”战列舰、“高迪号”战列巡洋舰、“勇敢号”航空母舰、“光荣号”航空母舰被击沉。</p>

帝国依托印度洋的海军基地,组成7-8个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包括多艘战列舰、巡洋舰组成的搜索舰队;台湾舰队则组成多支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包括战列舰、巡洋舰和潜艇在内的特遣舰队,分布在印度洋海域坚持开展保交战。</p>

双方交战时间长达3年,损失各种舰艇3600多艘,印度洋联邦海军有效的保卫了区域内的航行安全和畅通,使得联军舰队无法突破斯里兰卡!</p>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天呐!开局必须有航空母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天呐!开局必须有航空母舰
上一章下一章

第 76 章 印度洋的饿狼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