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回程趣事
九月初十,圣驾回銮。
从黑龙江上吹来的风已经染上彻骨凉意,宽阔的大路上,黄色旌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明黄色御驾停在道路中央。
宁古塔将军巴海携两名副都统萨布素、瓦礼祜恭候在御驾旁送行,两边还有许多听说圣驾南回的百姓们自发来相送,个个看着中央的御驾面露不舍。
因为天儿冷不被允许骑马的苏辰坐在马车右边的位置上,他保持王爷的威仪端坐着,耳边听的是阿玛对巴海的口谕,眼睛里看的却是外面的景色。
在那些不舍的百姓中甚至找到一个眼中含泪的,苏辰就特别好奇,巴海给了这些百姓们多少钱啊。
说本地百姓很感恩天子,不舍天子离去到自觉相送,他一百个不信,更别说还能有不舍到含泪的。
趁着别人都垂头听口谕的功夫,苏辰轻轻咳一声,复康立刻得到暗示到跟前,顺着自家爷的眼神一瞧,转身就钻到人群里去了。
临离开吉林,康熙对巴海告诫的几点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将于民无益的徭差能免则免能革尽革。
什么放鹰、寒冬寻觅山鸡的徭役,都被叫停。
康熙看了眼低着头的巴海,目光落在两边看向这边的样貌各异的百姓身上,继续说道:“吉林乌喇田地米粮甚为紧要,农事有误,关系非细【1】,尔等务必多加上心,将耕种之事放在最紧要的之位。民为耕种之本,切记轻徭薄役关心贫人。”
听完圣谕,巴海等三人拍打马蹄袖十分郑重的跪下,铿锵有力的说道:“臣等恭领圣训。”
康熙往后摆摆手,车上的帘子放了下来。
巴海再次带领乌喇地区大小武官下跪,整齐的声音一浪又一浪响起:“奴才恭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边的百姓也跪了下来,呼喊万岁的声音如山呼海啸。
车驾缓缓走动,速度逐渐加快,很快远离了跪在一旁的巴海等人视线,等皇上乘坐的车子离开,巴海才站起来。
终于送走了。
巴海松口气,伸手跟后面随行的侍卫、同僚们挥了挥:再见再见。
索额图自恃武将身体好,和其他年轻侍卫们一样是骑在马上的,他笑眯眯的跟巴海点头,眼神交汇间一切都在不言中。
咕噜咕噜,车轮子碾在平稳的地面上,苏辰听到他阿玛笑着问:“说吧,刚才叫人查什么去了?”
被阿玛发现了。
“您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吗?”苏辰说道。
康熙但笑不语。
保成道:“哥,我其实也很好奇。刚才你给复康下了什么命令?”
苏辰知好如实交代:“我就是好奇,巴海怎么找来那么多一脸仰沐圣恩的百姓。阿玛,保成,你们不好奇吗?”
康熙面色微沉:“难道朕就不可能真的被百姓们如此仰沐?”
“那倒也不是,您对百姓们的关怀被他们知道的话,他们肯定不舍得您走。只不过咱们来这一趟,百姓们因此获得的关系他们切身的利益根本就没有啊。”
路,修好的平整大路不让人走,他们一趟走过去还给走坏了,以后大概率不会再有人修。
山,皇上一来彻底不让人进了,老百姓们吃饱饭都难。
谁会真的关心皇上走不走啊。
听了儿子的话,康熙一时间没有言语。
梁九功很后悔跟在里面伺候,他就应该在车外跟侍卫一起赶车的,谁知道辰亲王说话越来越不靠谱!
保成说道:“阿玛,我哥的话其实有一定的道理。百姓最是讲究眼前实际利益,关心的就是自家一亩三分地。”
康熙抬抬手,道:“阿玛不至于连一句实话都听不
得。”挑开窗帘看向外面,目光里的深思浓重到化不开。
千古明君的路,不好走啊。
首先老百姓的这一关便不是轻易能过去的。
所以自古以来的明君,多只是大臣们口中称赞出来的,百姓真正心心念念的明君又有几个?
这时候复康骑着马在后面跟上,康熙看见了,对梁九功吩咐:“叫他上前来回话。”
被喊来回话的复康有些懵,他看看自家王爷,见王爷点头了才说道:“奴才询问了好几人,他们都说今天过来恭送圣驾,是巴海将军征来的,一开始强征没有多少人愿意,后来巴海将军的师爷说能来且表现好的,回去了一人给一升面。”
康熙一愣,而后却忍不住笑了:“给朕送行还能值一升面。”
不过巴海这事儿办的,康熙不那么反感,他感兴趣的道:“你再回去看看,如果巴海不履行承诺,将朕的口谕传给他,就说这一升面必须给,否则朕的面子岂不是掉在地上彻底捡不起来?”
复康又跑了一趟,后半下午才回来,听说巴海果然想赖账,一升面都不舍得给,苏辰只觉真的长了见识。
只知道文学史中有很多吝啬鬼形象,没想到这么大一个官儿也有吝啬属性。
保成听到他哥的疑惑,跟他哥解释:“也不一定是吝啬,他可能是觉得给了面就等于被百姓要挟了吧。”
“既然如此,他直接强征人也不会有人敢违抗,为什么还要这样出尔反尔的?”苏辰是真不明白。
复康回了话还在一旁杵着,听到这儿忍不住说道:“是这样吧王爷,若是强逼人来给皇上送行,那些人哭丧着脸可不是让皇上看了心里不痛快吗?”
苏辰摇摇头,紧跟着又非常感兴趣道:“你传了阿玛的口谕回去,巴海是什么表情。”
复康想了想将巴海将军那副表情学出来,那一脸突然吃了一大口苦瓜的样子真让人忍俊不禁。
“哈哈哈哈哈。”
之后的两天,苏辰只要一想到堂堂大将军想赖送行百姓的一升面之时,突然冒出来个带着圣谕来的复康那场景,就忍不住要笑一场。
回去比来的时候好走,毕竟是走过一遍的熟路了。
因着儿子吐槽说他一出行耽误多少百姓的正常活动,这回去的一路康熙便没再让侍卫提前探路、清路。
就这么到一处休息时便即时搭灶做饭的,也没有比提前派人探路扎营不方便多少。
东北的大雪比北京城的还要大,在他们停在伊通河畔休息的当晚半夜毫无预兆悄无声息地降下一场纷纷扬扬的雪片。
睡觉前还看了场瑰丽的落日,早晨掀开帐篷帘子出来迎接双目的就是天地间琼白的晶莹。
北风呼啸而过,卷着天空中的雪花打着旋儿,风一紧便是一片雪沙,脚踩在地上就咯吱陷下去一个深深地印子。
复康端着一盆热水从旁边的帐篷走来,看见王爷都没穿一件大毛外衣站在外面,赶忙提醒道:“王爷,您快回去,穿好衣服再出来,别冻着了。”
苏辰:“好好,马上。”他看向对面阿玛的营帐,时不时就有官员走进去然后一会儿又有人走出来,看起来每个人脸上的神情都是急匆匆的。
“保成什么时候起的?”转身回营帐,苏辰问道。
在路上他和保成都睡的一个营帐。
复康放下热水去里面拿大毛衣服,闻言说道:“太子爷天亮的时候就起了,去跟万岁爷请了安,便随同曹大人、纳兰大人去前面查看路况。”
苏辰撩了撩水盆里温热正好的洗脸水,问道:“不等两天雪停了再走吗?”
复康将大毛衣服挂在一边,拿着香姨子递给王爷,“东北的雪一下起来就是十天半个月停不下来,
皇上和各位大人的意思都是冒雪赶路。”
至少也要到了盛京再停下。
苏辰洗了洗脸。抹上香味几乎没有的润肤膏,再把复康拿出来的大毛披风往身上一披就往外走,走一半又被复康叫住喝了一碗浓浓的姜茶。
浑身都暖洋洋的苏辰来到雪地里,看着漫漫而落的雪花心里油然生出一股豪情,忍不住道:“这就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啊。”
看见王爷出来想过来陪着的张廷玉:王爷也有爱诗的时候啊。
康熙的心情本来不太好,这么多人若是被大雪耽误在路途上,引发的后果很可能是灾难性的,跟臣子们商议一早上,也没有定下一个多好的策略。
出来营帐听到他儿子念出来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这有名的一句诗,康熙再看这不期而至的大雪倒也能从另一个角度看这雪的美了。
“辰儿,你过来。”康熙背着手,扬声对那边蹲在地上团雪球的儿子喊了声。
“好嘞,”苏辰带着手套抱着一颗圆溜溜的雪球跑到他阿玛身边,还把雪球送给阿玛,“阿玛,给您玩。您叫儿子来是要和儿子打雪仗?”
康熙嫌弃的没有接那团雪球,他可不想用自己热乎乎的手去暖冰球,只慈父关怀的道:“刚刚听见你有感而发岑参的诗,你可知道这句诗出自他哪一首?岑参的边塞诗,又是以什么样的特点闻名?”
苏辰哀嚎:“阿玛,没有您这样见缝插针的啊。”
康熙一脸老父亲的温和笑容,道:“怎么,辰儿只知道那一句诗?”
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
苏辰抱着自己的雪球转身就跑,正在这时候保成和曹寅、纳兰容若骑马而来,苏辰赶忙向他弟跑去。
救命,这里有个教育狂人阿玛。
康熙一看把他儿子差点问崩溃,颇有些乐不可支的对旁边几个大臣道:“这孩子太过懒散,玩起来能上天,一问诗跟让他喝药似的。”
大臣们:如果您别用这种我儿子这样也挺好的骄傲语气说辰亲王的懒散,咱们会同情您一些的。
保成翻身下马,看见他哥手里抱着的雪球,伸手就接了过来,还给他哥露出一个笑容,随后才走着去向阿玛禀报前方的路况。
“雪还不算深,今天能继续往前走的。”保成的意见是往前走,大约两天的路程后就是个大城,在那里等雪过去最好。
最后康熙决定,吃过早饭继续赶路。
骑马的侍卫和兵士走在最前面,负责不停给后面的各类马车清理路上的积雪。
长长的一个队伍在风雪路上形成一条蜿蜒的长龙,到中午才走了三十里左右,驻扎在路边休息的时候,康熙又忍不住拿出来儿子那天写的小文章看起来。
汽车,高铁,甚至是在天上飞的飞机。
如果真有这样厉害的交通工具,他一个帝王也不会被风雪耽误在路途中了。
然而这样想也不过几分钟,康熙又把思绪放在当下,看着远处白茫茫一片的树林,前面的一段河流,在心中规划起日后东北的运粮路线。
同时这一路上走来,他发现东北的驿站少得可怜,有了永戍黑龙江以阻拦罗刹的侵扰的打算,那么在这里修建驿站开通道路便是很必要的两件事。
辰儿说百姓们没有因为他这个皇帝的东巡受到什么益处,日后在此处建设驿站修建道路,总算是每户人家都能收到好处的影响了。
“大鱼,这底下有超大的鱼。”
苏辰跟着取水小队在冰封的河面上凿窟窿,拨开一层雪的冰面下游过一条黑乎乎的影子,瞬间吸引了他的全部注意力。
其实煮雪水做饭就可以了,不过不能让皇上也喝雪水,带来的膳房人还是跑到河心取河心水
。
苏辰就是觉得凿冰新鲜才跟着来的,没想到底下有这么大的鱼,一时间他干劲更足,自己也拿来镐头在厚厚的冰面上凿起来。
被玄色貂毛一圈围起来的一张脸很快就通红通红的,后背热气腾腾的要冒汗,苏辰直接把大毛披风解下来往冰上一放,拿起镐头又挥舞起来。
看他的样子根本不像是会累的。
索额图想捂脸,承祜这小子在外面到底是跟着什么人待的呀?喜欢做的事,不是农人活计就是商人之路。
工部给事中雅奇那看着江面上和下面人一起劳作的辰亲王,啧啧低叹道:“辰亲王果然是了不起。”
然后挨了一个眼刀子,且还是太子爷甩过来的,雅奇那立刻闭紧了嘴巴。
正在这时,只见辰亲王把镐头往后一扔,撸起袖子蹲在那冰窟窿旁边伸手一捞,竟然就捞出来一条鲜肥大鲤鱼。
好些注意着那边的官员都忍不住喊道:“抓到鱼了,大鱼啊。”
大臣们谁都不缺一口鱼吃,可是能徒手捞出来这么条大鱼,欣喜的感情让每个人都代入了。
康熙刚才就被儿子的喊声吸引,见此笑了笑,吩咐梁九功:“给辰儿准备好衣服,待会儿就让他换上。”
苏辰把鱼放到一边,挥着手向这边喊道:“保成快来,这里面的鱼都呆了,可好抓,你来给我帮忙。”
保成看向阿玛,见到阿玛点点头,这才放下太子爷的矜持,抬脚跑了过去。
兄弟俩齐心协力,抓到的大鱼复康一个人都接不过来,不过看着两位爷抓鱼抓得欢乐不已,复康捡鱼捡不动也是满脸开心。
后来平澜跑过去帮忙,俩人才将将能把两位爷抓了就扔到冰上的鱼及时装篮子里。
跟着皇上来到岸边看太子爷和辰亲王抓鱼的大臣们,此时都是目瞪口呆一脸麻木的。
他们怀疑的瞧瞧这条河,很想问问里面的河神,到底有多少鱼都被赶路过来给太子和王爷抓的?
康熙还是有点迷信思想的,他觉得俩儿子能抓这么多条大鱼是一个好兆头,心情更不错了,因此过了半个时辰他才喊俩儿子上来。
苏辰的袖子和胸前的衣服都湿透了,跑到岸上跟阿玛请个安就被赶去换衣服。
保成也要换衣服,苏辰转身拉着他一起来临时搭起来的营帐中。
在热烘烘的火炉旁换好衣服,外面就有膳房的人来请示,问苏辰和保成他们抓的大鱼怎么吃。
其实在他俩开始抓鱼之后,其余人也凿开河面捞鱼,总收获量有两个大竹筐。
因为还要赶路,中午不好耽误太多时间,苏辰叫先随便做两条,剩下的等晚上扎营再吃。
雪花飘飘中,才过申时不久天地间就暗色一片,不过到处都是白亮的雪,适应了天黑下来的亮度之后竟然还觉得看什么都很清晰。
康熙掀开车帘看了看天色,问了梁九功现在的具体时辰,知已赶两个时辰的路,便命令队伍暂停休息。
人员充足又习惯了路上的行程,队伍停下来众人很快便有序的忙碌起来,不一会儿,夜色中亮起星星点点的篝火。
篝火旁边,支起的巨大铁锅中辰亲王指点着厨夫做出来的一锅麻辣鱼正咕嘟咕嘟冒着小泡,香味能顺着风飘出去好几里。
引得好些人悄悄咽口水,份外盼望着开饭的时间。
康熙盘膝坐在暖烘烘的篝火旁,在他两边坐着苏辰和保成,再有隔出两个人的距离之外才坐着大臣们。
变小很多的雪花落下根本落不到地面上就已融化,气氛正好,有官员讲了个笑话,引得一圈人都笑起来。
片刻之后,小太监们端着一碗碗卖相极好的鱼汤送上来,篝火周围的人人手一碗。
大
臣们虽然不敢太过放肆,但能和皇上围在一堆篝火边吃饭,不自觉萦绕在心头的都是骄傲满足的情绪,他们还不敢在皇上之前动筷子,只等着上面的人吃了才拿起碗上的筷子吃起来。
苏辰可不知道这些人的复杂心思,麻辣鱼中他最喜欢吃的就是那煮的晶莹剔透又入味的粉条,挑起满满的一筷子吃下去,麻辣软糯,顿时觉得自己整个灵魂都升华了。
见儿子喜欢吃粉条,康熙还把自己碗里的挑出来一些给他,并不是一般人家东西不足遇有孩子喜欢吃的就先紧着孩子,而是看儿子吃得香,就想把自己面前有的都给他。
大家都只顾自己吃了,注意到这一幕的人并不多,但凡是看见的,都忍不住看看太子。
被各种目光打量的保成抬头向四周看了一眼,那几个视线立刻消失了,这让他忍不住好笑,他是尊贵的太子爷,可也没有非要说阿玛把所有的疼爱都给他啊。
这一个个的,都是不嫌事儿大的主。
虽然有些人心思各异,但都吃得很香,不少人在心里默默打算,一会儿找人打听打听,这个麻辣鱼是怎么做的。
寒冷的冬夜吃上这么一口,还真是浑身舒畅呢。
吃过饭,康熙让众人解散去休息的时候,曹寅押着一个人过来了,那人吓得不轻,没到跟前就腿软的扑跪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