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草台班子刚开张
央视三楼会议室,屋里黑漆漆的,只有一束投光打在前面的幕布上,正在放映的是小日子拍摄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
叽里哇啦,大部分人都听不懂,但并不妨碍同志们从批判的角度来审视。
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剧版《西游记》,只是改编得过于魔性,剧中的唐僧变成了女人,经常和徒弟打kiss,沙僧变成小日子神话中的“河童”,头顶都秃了,孙悟空变得好色,见到龙宫美女就两眼放光。
尽管改编十分荒诞,但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一版《西游记》播出后,还是在小日子引发追剧潮流,一下子就火了。
不光在小日子火,还卖到了很多西方国家,洋娃子看完后纷纷成了孙悟空的铁粉,《西游记》也一度成为了小日子的文化代表,但这显然是赤.裸裸的文化掠夺。
“瞎搞!”
“什么玩意儿!”
会议室里,不时的传来愤愤的批评声。
顾北坐在角落里,努力隐藏身形,看得倒是津津有味,小日子的脑洞真是大到没边儿了。
噗……
孙悟空的金箍棒戳在地上,瞬间石油喷溅。
咱们工人有力量,嘿,咱们工人有力量……
一集结束,灯光亮起。
刚才没理会,这会儿才发现,几杆老烟枪凑在一起,把偌大的会议室熏得都快瞧不见人了。
杨婕导演起身走到前面,刚要说话,张嘴就是一阵咳嗽。
顾北见状,悄无声息的将手里的半截烟掐灭,把窗户打开,呼呼的往外飘烟。
作为一个老社畜,这点儿眼力见还是要有的。
杨婕颇为意外的看了顾北一眼:“大家都说说感想吧!”
“杨导,哪还有感想啊,气都快气饱了。”
说话的中年女人叫彭丽,是台里的美工师,说话的调门比个子高,有点儿英姿飒爽的劲头。
“生气?这也算是感想,其他人呢?”
众人畅所欲言,中心思想就是,小日子不当人,拿着中国的文化瑰宝胡编乱造,恶意歪曲,简直十恶不赦。
杨婕等大家伙都说完了,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跳过了顾北。
大概是觉得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一个愣头青能有什么见识。
年轻人多听多看少说话。
“我跟大家的想法一样,也很气愤,可大家想没想过一个问题,《西游记》作为咱们中国的四大名著,为什么反倒是小日子先把它拍了出来?”
这话说得,大家伙一下子都不言语了。
为什么?
还能为什么啊!
没钱,没经验,再加上,想拍却得不到支持。
其他的还好说,一个“钱”字,就足够将所有立志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家们劝退了。
“杨导,您就说吧,台里到底是怎么定的?”
第一个说话的还是彭丽,她算是杨婕的老班底了,之前多次合作,彼此关系好,说话也没那么多顾忌。
“看起来,你们都知道消息了。”
杨婕说着,还朝顾北看了一眼,随即轻飘飘的滑过。
“今天早上开会,台里已经下定了决心,要拍咱们自己的古典名著,一个是《红楼梦》,一个就是《西游记》。”
这个消息此前台里早有风传,只是一直没敲定,到今天才算正式决定启动。
“太好了!”
众人一阵欢呼,顾北犹豫着是不是也跟着喊两嗓子,纳个投名状?
只是觉得好尴尬,完全get不到兴奋点。
看到大家的反应,杨婕也不禁想到早上开会的时候,副台长洪敏生点将的那一幕。
“杨婕,要是让你把《西游记》拍成电视剧,你敢不敢接?”
当时这句话就像在头上响起了一个惊雷,杨婕几乎要怀疑自己是不是幻听了。
一怔之后,冲口而出:“有钱就敢,为什么不敢!”
随后,洪敏生一锤定音:“好!局党.委决定,由杨婕同志来拍《西游记》。”
这么大的事,居然如此草率的就决定了。
杨婕怎么都不敢相信,这么重大的题材,台里居然交给了她这个“戏曲”导演
王福林接受《红楼梦》是坦然自若,理所当然,人家曾拍过《敌营十八年》,经验丰富。
而杨婕直到现在依然心潮澎湃,难以平静。
因为这是她长年追求的梦想实现了。
她从小就喜欢戏剧、电影,分配到央视的文艺部,虽然不是最爱的电影,但感觉电视和电影也差不多,都是用镜头来表现的艺术。
可文艺部实行基本分工,戏剧,戏曲,歌舞三个组,互不统属,泾渭分明。
杨婕被安排在了戏曲组,本来不懂,也不喜欢戏曲,但分工却偏让她搞戏曲。
当时的戏曲都是舞台上已经成熟的优秀节目,只要做好转播就行了,但一向不安分的杨婕不想仅仅单纯照样转播,总想着搞出点新鲜名堂出来。
于是,她大胆作了一次尝试,和京剧院合作,把戏曲节目搬到外景里,结合实景拍摄。
第一次尝试的是《香罗帕》,拍出来以后,效果不错,拢共只花了1300,但还是受到了当时文艺部领导的批评,质问她为什么不转播,因为转播完全可以不用花钱的。
后来这个《香罗帕》以三万美元卖给了老美的夏威夷电视台,还赚了笔外汇,但杨婕的功劳,却从来没有人提起。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可杨婕的心里,一直惦记着电视剧。
但是,想拍电视剧谈何容易,在文艺部,电视剧被视为高等艺术,只有戏剧组的导演才能拍,杨婕作为戏曲导演,只有望洋兴叹的份。
可杨婕天生就不是个循规蹈矩的人,曾偷偷的拍了一部《崂山道士》,结果又被主管领导批评不服从组织安排,还责令她在文艺部的组长会上做公开检讨。
连番遭遇挫折,让杨婕也不禁心灰意冷,这两年,她一方面干着份内的工作,一方面也在想怎样才能挣脱桎梏,做点自己想做的事。
她觉得自己有能力,却偏偏没有机会,再看看电视上播出的节目,香江的《霍元甲》,小日子的《阿童木》,还有大老美的《加里森敢死队》。
真正属于国人自己的电视剧数量少得可怜。
前段时间,上面的领导提出了最新指示:央视应该把我国的古典文学名著搬上电视屏幕,拍出我们自己的电视连续剧!
杨婕第一次知道这个消息时,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却又不得不警告自己:“不要再妄想了,这些和你无关,不要去想它。”
可就在三个月前,原先一直跟杨婕不对付的那位主管文艺部的主任被调去了广电,刚刚升任副台长的洪敏生暂时负责主持文艺部的工作,到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杨婕谈话,并且表示,会认真考虑对她的安排。
本以为是简单的安抚,没想到天降洪福,《西游记》这个大项目,居然真的落在了杨婕的头上。
“好了,好了,差不多就行了,现在高兴个什么劲儿,等我们什么时候拍出让观众满意的《西游记》,再高兴也不迟。”
万里长征还没跨出第一步呢。
杨婕说着,目光在每个人的脸上滑过,这一次连顾北也没漏掉。
这就是她的班底了。
一个副导演朱小峰,一个摄影师王翀秋,一个美工彭丽,加上一个灯光孙永胜,对了,还有那个叫顾北的小年轻,他算是……杂工。
人员配备都不齐全,怎么看都像是个草台班子。
本来她选定的精兵强将还有很多,但是,台里能给的支持就是眼前这些人。
“现在《西游记》还只是一本书,要把它拍出来,搬上电视,我们还要做大量的工作,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志都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做好了,没有人会记得咱们这些幕后,可一旦做不好,我们每一个都是罪人。”
嚯……
这话一说,所有人的表情瞬间变得严肃,就连顾北都感觉肩膀上压了千斤重。
“工作千头万绪,咱们先定一个大方向,把困难找出来,然后一个一个的解决,一个一个的攻克,都说说看,老王,你先来。”
王翀秋和杨婕是两口子,对枕边人的苦恼,王翀秋一直看在眼里,现在终于得到了机会,他肯定是要鼎力支持的。
“我简单说两句吧,大家都知道,《西游记》是个神话故事,佛道妖魔,精灵神怪,书上一行字,那些人物就能飞天遁地,倒山覆海,咱们该怎么拍,才能通过镜头准确的表现出来?这是个难点。”
特技!
顾北在笔记本上落下了两个字。
有王翀秋打头阵,其他人也纷纷提出了自己认为的难题,人物的形象该怎么设计,才能达到让观众满意的程度,武打该采用什么样的风格,还有该怎么取景?
杨婕听得很认真,不时的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同样认真的还有顾北,不过他落笔的频率要低得多。
“那位小同志,是叫……顾北吧,给大家介绍一下,顾北,美工组新来的同事,小顾,别光听别人说,你也是咱们组的一员,说说自己的看法。”
呃?
顾北一愣,抬头就见所有人都在看着他。
我就是头蒜,这咋还成焦点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