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我位置呢
宁不语挺无语的。
这么牛叉一位老师附身了八天,优点没捞着,就这,就这...
看来,艺术家的道路已经被封死了。
“地球人史正良附身...时间...63天!”
新老师解锁,这回时间还特别长,两个月,宁不语可是相当期待。
李白附身期间,他在酒店里呆了整整两天,将特批的假期都给休完了,不仅如此,还把家底给掏空。
一直没换衣服,醒来之后,第一件事,便是赶回家里。
父母已经上班去了,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
之前穿的一直是租来的长袍,多少有些脏了,没好意思立刻还回去,先洗洗。
山羊胡老板倒是一点都不着急,电话里相当客气。
原本看中的是宁不语的肉体,单纯地让他拍几张照片,吸引点人气。
没曾想居然一炮而红。
当然,心里多少有一些些后悔。
要是那天先给拍了,能省不少钱来着。
这会...他主动将价格提到了五千块,小本生意,再多,也觉得吃力。
对于宁不语而言,自然是感谢的。
一直呆在酒店里,对于走红,没有啥实感。
歌坛里有个现象叫歌红人不红,许多歌曲你会唱,或者听着特别耳熟,也觉得不错,但一问谁唱的,不知道。
他也差不多。
网络上,诗坛里,对于这几首诗的兴趣,比对人大多了。
“舒服啊!”
三天,宁不语喝了有好几斤白酒,感觉身体里依然残留着不少酒精。
今天天气不错,微风徐徐,坐在小花园里,感觉整个人都舒坦不少。
“回来了...”
正当他闭目养神时,传来个温柔的声音。
睁眼,抬头,木以柳坐在阳台。
微风拂过,她额前的刘海跟着飘动,未施粉黛,看着年纪更小了。
“木小姐,”宁不语站起身:“谢谢你!”
在网络上众多猜疑时,木以柳在社交平台上为他发声,令人感动。
“没什么的。”
木以柳双臂支撑着身体,手里的好像不是书,是剧本来着。
“这两天为什么不回家?”
宁不语早就考虑好了说辞,没办法,只能撒谎。
“我以为我有写诗的天赋,其实没有。”
小姐姐脑袋一歪,不明白为什么他会这么说。
不管是《月下独酌》,还是《把酒问月》,网上的评价都很高。
经过他一番自证后,俨然有成为大师的趋势和潜质。
也不用多,每年有个一首,诗坛肯定会有他一席之地。
“之前是喝了酒,忽然有了灵感,控制不住的那种。”
虽然有些牵强,宁不语能想到的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如此。
“所以这两天我躲着,不停地喝酒,就想看看...”
小姐姐笑了,宁不语没有继续说下去,太好看了。
“你都说了是灵感,光喝酒有什么用,不用太勉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诗兴大发了。”
“谢谢木小姐。”
对话结束,宁不语其实愿意再聊一会,见她目光又放在了剧本上,便不再打扰。
阳光猛烈,很快衣服干了,叠好之后出门,还想道个别,木以柳已经不在阳台了。
地铁五站又走了一会,再度来到了山羊胡的店里。
“宁老师!”
宁不语对于这个称呼相当不习惯,还是小宁顺耳些。
只是对方坚持,并且,还特地请来了一位专业的摄影师。
他需要做的事很简单,拍八套衣服就行。
两个小时,五千块,这钱赚的轻松。
结束后,山羊胡还特别感谢,要请他吃个晚饭。
可以理解,宁不语已经不是普通模特,静海本地出来的大诗人,影响力肯定大大提升。
不过,他给拒绝了。
三天没上班,再不去工作都怕丢了。
“哎,要是没买那两瓶酒,又能回到万元户。”
有钱了,腰杆子挺直了不少,花了五块钱重金买了根雪糕,搭上了公交车。
走了几站,口袋里手机震动。
“这是哪?”
宁不语掏了出来,看了看来电,外地的号码。
“哪位?”
“您好,请问是宁不语老师么?”
对面传来个女声。
“我是宁不语。”
“宁老师,你好你好,我是《华夏杂志》的编辑麒麟,方便聊几句么?”
宁不语又看了眼号码,《华夏杂志》?
从来没打过交道,和自己有啥好聊的,不会是骗子吧。
“你说。”
“是这样,您的作品《把酒问月》,以及《月下独酌》,经过我们编辑部的讨论,觉得有非常高的文艺造诣,冒昧地要来了电话,想问问您,作品是否在其他杂志或是网站发表过?”
哦...冲着诗来的啊,宁不语了然。
“还没有。”
对方显然很高兴。
“是这样的,我们《华夏杂志》,在整个文艺界,不管影响力,还是销售量,都是龙头的位置。
如果在这里发表,会有更多的观众认识您,以及您的作品。
并且,我们的计划是给您做个专访,并且封面也是您。”
“这样啊...”
宁不语很少看杂志,多数年轻人都一样,不过,听说过。
他对于登封面啥的,兴趣不大,关心的是能给多少稿费。
正当犹豫着要怎么提问的时候,麒麟主动开口。
“给您的是专访,回头要是没空过来,我们可以下去,拍照其实挺快,几分钟就行。
专访大概需要半天时间,问的大概是您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及与诗有关的问题。
稿酬是一万五千元。”
“可以,不过,得你们过来,我得上班,白天基本都有时间。”
宁不语直接答应。
“太感谢了,那么宁老师,我们预约在后天...”
今天是个好日子啊,宁不语心情大好,随着叮的一声,又是五千元定金入账。
对方估计也怕宁不语反悔,赶紧先把钱给转了过来。
到了电视台下了车,他没有直接进去,而是到了超市,买了不少水果,还提了俩大西瓜。
肯定得表示表示啊。
进了大门,遇见了不同部门的同事,有些尴尬...
对方不知道该怎么称呼。
平时都是喊小宁,或者干脆点点头,仅此而已。
现在不行。
宁不语的诗,可是连教授都在称赞,评价说有非常高的文学价值和造诣。
但是,他现在依然是电台的实习生。
自己要么三十多,四十来岁,喊对方老师,与喊小宁一般,都有些开不了口。
倒是宁不语一脸微笑,根本不在意这些,主动递个橘子,给个苹果,寒暄几句。
一路来到了自家办公室。
“我回来啦...诶诶诶,我位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