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410卫队兵卒
第411章410.卫队兵卒
高大健硕的巨挽马拉着车厢停在了矿场等候区的站台下等候。
班车上,马车员拉响了铃铛。
叮铃铃的声音迅速吸引了在候车区休息的休沐卫队兵丁。
他们二三结伴,说笑着登上了班车。
投币入座。
不一会,一架可以坐下十六人的班车便坐满了轮换休沐的卫队兵丁,而来晚一步的也有些懊悔的拍了拍大腿,重新回到了候车区等候下一趟。
“走喽。”
马车员吆喝了一声,一扬马鞭,体型硕大的巨挽马在他的操控下无比的听话。
这些犹如巨兽一般的大型马匹虽然看着个子极大,但性情上却是十分的温顺,可以说,它们除了吃的太多以及不适合骑乘外,几乎没有什么缺点。
如今的巨挽马在辽地畜牧司的培育下已经成为了辽,乐,银三洲之地最为重要的畜力,大型货物的拉运,公共交通的驮兽大多都是以巨挽马为主。
当然,目前巨挽马还没有再往外走的打算,它们的胃口严重的限制住了它们向其他地方辐射的可能。
也只有这些产粮的重地,才有使用它们的底蕴。
如今辽地政权最能产粮的莫过于幽州与乐洲了,而银州能使用巨挽马的原因也是因为它与这两洲之地物流便利。
借着海船之力,银州来往乐洲幽州不过几个时辰的事而已。
两匹巨挽马拉动着坐着十七人的车厢向着山下驶去。
三合土的地面配上橡胶制成的轮胎让车内的乘客除了感觉到晃动外再无其他一点的颠簸。
漫长的之字形山道在山间来回。
溪流,森林,觅食草地的鹿皆是来往的风景。
沿途,班车也从一座座规划的山间村落经过。
这些坐落在山腰的村庄皆是负责生产木材的村落。
从矿区下来了,三合土的道路上车辆行人也逐渐的多了。
同样的巨挽马,一匹拉着几吨重的木材装载车辆走在道上。
一些没搭上公共交通车辆的附近村民也选择步行朝山下走着。
常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些居住在山间村落的村民也有收集林间山珍的习惯等闲暇时便会去到山下的镇所或者见银城贩卖,赚取一笔额外的钱财。
这不。
搭乘着一批轮班休沐卫队兵丁的马车旁就有十几个背着箩筐朝山下走着的村民。
他们都是附近几个村,路上走着走着就集中到了一起。
“咋有这么多没搭上车的?最近见银郡是有什么事发生了?”
车厢里,看着十好几个背着箩筐的村民,卫队的兵丁们出声交谈道。
“害,也没啥,这不君上明年十月定都嘛,见银郡积攒起来的优质成木甚多,便召集了大半的马队前去拉往港口去了。”
“最近的班车除了矿区的,其他地方都是延长了等候时间,其实他们多等一会,还是有车的,不过看样子,他们也是想多挣一些零钱,又怕误了公事,所以选择走路。”
“毕竟算上等候的时间,他们也早就下到了山脚了。”
听到卫队兵丁们的讨论,马车员出言说道。
“这样啊”
车厢里的卫队兵丁们恍然,你看看我,我又看看你,想起以往受训时的正志课程都笑了笑。
“走?”
“那就走着。”
“谁最后到谁请客啊。”
“那我赞成。”
“哈哈哈,你小子不许先跑啊!”
“哈哈哈”
“师傅停下吧,我们几个走路,伱接上这些村民吧。”
一阵嬉闹,车厢里的兵丁们一致决定走路,反正目前最难走的矿区路段已经走完了,接下来的都是舒适的林间道路还没有额外的负重,这对他们这些受训期间每日都需要负重越野的卫队兵丁来说简直就是轻松加愉快。
所以他们便选择将车给让了出来。
听到他们的话,马车员也没有过多的惊讶,只是笑着将马车停在了道路的一边。
摇了摇铃铛,拉开了连接着车厢的拉绳。
“小伙子们,到站啦。”
“谢了师傅!”
一帮子年轻的兵丁们从车门鱼贯而下,他们各自警惕的提防着身边的袍泽,只见一人开跑,其他人便也都撒丫子的朝着山下跑去,毕竟没人想要真的请一帮人喝酒,这样对钱包不好。
望着这群年轻洋溢着遮挡不住风华的卫队兵卒们,马车员也是笑着摇了摇头。
他是真的不惊讶这些卫队兵卒们的选择,因为,他们早就不是第一批如此选择的人了。
马车员等候在路旁,看着那些个背着箩筐过来的村民们,他摇了摇铃铛。
“上车了大家伙.”
——
随着车辆驶下了山林。
山脚不远处,一座规模不大不小的镇所立于平壤之上。
四周,这山区难得一见的平原地形造就了一亩亩规整的田地。
初春的季节,四周农田里已经开始组织起了翻地施肥的工作了。
道路从田间穿过,路两旁,沟渠中已经开始流淌从蓄水地放下的流水。
水气打湿了率先一批从土地中探出来的草苗,滴滴水珠汇聚,将这些草苗压弯了腰。
赶在下午最后一段坊市贸易的时间段。
山民们将这段时间里收集到的山珍一一售卖。
拿到钱财的他们,脸上也是止不住的笑脸,这些都是每年收入中的额外收入,这代表着这批钱他们可以用来改善家里的其他用度。
买些肥油,买些幼禽,在山里自己开垦的狭小田亩中,也可以买些良种肥料。
家里孩童心心念的糖果也可以买上一些,等他们再大点就要离家求学了,自己可得把握住这段时间,再想宠就要等他们每年的寒暑假了。
走在一幢幢的木质楼房下,山民们背着比来时更加沉重的箩筐走向了镇所外的道路。
银州不像其他地方,这里的建筑依旧以木质建筑居多,且多是榫卯拼接。
地震,这是银州难以避免的日常。
好在地震虽然频发,但多是小震,偶尔几次动静大点的,这些木质建筑的抗震属性也是拉满。
这么多年了,死在地震中的人多是在矿场服役的倭奴矿工,而对普通百姓,虽有死伤,但却是极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