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6.第466章 童生 秀才 举人

466.第466章 童生 秀才 举人

“科举舞弊案!”

此消息传到了开封城之后,整个大宋政坛不由为之一震,要知道科举可是为大宋选拔人材的工具,朝廷可是说对其极为重视。

为了预防科举舞弊,宋朝所有科举实行糊名法,以免有人以权谋私,任人唯亲。

然而糊名并没有阻挡科举舞弊,有人故意在自己的考卷上做上标记,或者是特殊的笔迹可以一眼看出,于是就出现在更加严格的誊录制,将考生的试卷糊名之后,再让小吏抄录,最后再批改。

至于考题保密,多套考题随机选择,更是常规操作。

大宋朝堂自认为对科举考试已经极为严格了,却没有想到两浙路又出现了科举舞弊,这岂能不让朝堂震惊。

“妄增举数入官!”

当调查结果出来之后,满朝大臣不由愣在那里。

“科举舞弊,无孔不入呀!”

范纯礼不由叹息道。

满朝官员心有戚戚的点了点头,他们自认为早已经解决了科举舞弊的问题,却没有想到张汝舟这样的投机分子竟然又找到了科举考试的漏洞。

章惇冷哼道:“启禀官家,微臣恳请严惩张汝舟等一干人等!同时废除举数入官之策!”

“然也!科举考试考上就上,考不上就是考不上,类似张汝舟这类的之人就是为官也是国之蛀虫!微臣恳请废除此策!”苏轼也上书附合道。

一直以来,科举考试都是礼部负责,举数入官原本是朝廷对落榜之士的恩惠,如今竟然成为那些落榜之人钻漏洞的方法。

“不可!尔等可知张元前车之鉴!”苏颂摇头道。

任谁都知道举数入官乃是防止类似张元之类的落榜士子投降他国,文人投敌造成的危害实在是太大了,大宋也是深受其害。

“然也!如今仅仅是妄增举数,张汝舟等人考上进士也是凭借其文采,并非弄虚作假,以老臣看,日后只需加强对此策严查即可。”范纯礼也反对道。

苏轼冷哼一声道:“诸位大人有所不知,大宋科举取士虽然位居历朝之最,然而大宋文风鼎盛,每年落榜之人太多太多,符合落第举数的官员数不胜数,礼部早已经不堪重负!”

苏轼原本就对举数入官的政策大为不满,因此,礼部每年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今终于爆出妄增举数入官的科举舞弊案,苏轼趁机将此策废除。

“礼部不堪重负!”

当苏轼将逐渐增多符合落第举数的士子名额一一道来的时候,整个朝堂顿时陷入了一片沉默。

大宋文风鼎盛,士子数量连年增多,再加上活字印刷术出现让读书成本大降,再加上大宋正在推广的全民教育,日后的士子数量必将会以几何倍数量增长,非但礼部承担不起,就连各路各府也恐怕承担不起如此恐怖的士子数量。

满朝大臣顿时无语,经过苏轼爆出来一个个数据,满朝大臣纷纷明白,举数入官之路弊端已经大显,再不废除,日后朝廷必将不堪重负。

赵煦看着一众沉默的大臣,一锤定音道:“既然举数入官此路被废乃是迟早之事,与其日后弊政爆发,不如提早决断,此次科举舞弊案正是一个契机。”

“官家英明!”

苏轼重重松了一口气。

范纯礼眉头一皱道:“官家三思,若是废除举数入官,恐怕天下士子人心不稳。”

举数入官乃是朝廷给那些落榜士子留下的一条退路,以防那些士子屡试不第,心灰意冷之下投降他国,然而贸然断绝举数入官,毕竟会让天下士子心寒,一不小心将会酿成大祸。

三大宰相纷纷点头,此事牵扯甚大。

赵煦环视四周道:“不错,若是全面废除举数入官,定然会引起士子的不满,若是废除举数入官从两浙路开始,则顺理成章,正好两浙转运使范正再次上书变法科举之策,诸位爱卿且看如何?”

“从两浙路开始!”

“邪医范正再次上书变法科举!”

满朝百官不由眉头一皱,两浙路爆发出妄增举数入官之事,的确是废除举数入官的契机,然而变法科举又岂能是容易之事。

“县试,府试,解试!”

“童生,秀才,举人!”

然而当他们看到了范正的变法科举之策,顿时惊若天人!

“实乃绝妙至极!如此层层选拔,将科举压力分担到各路、各府、各县,哪怕日后大宋科举人数再多,依旧可以从容不迫推行科举!”苏轼拍案叫绝道。

在大宋现有的科举体制下,只有两级,整个府的士子都集中在一起参加解试,人数过多,必将引起混乱。

将解试一分为三,层层选拔,足以让科举人数分流,让各府的科举人数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更重要的是朝堂对举人和秀才进行优待,让其哪怕考不上科举,也可以入学舍当夫子,足以取代妄增举数入官的优待。”苏颂也是点头称赞道。

“这个逆子,总算出一道正方!”

范纯礼冷哼一声。

然而满朝本官哪里听不出他口中浓浓的骄傲之意,不由心头发酸。

这一次,范纯礼的儿媳亲自发现科举舞弊案,儿子范正又上书变法科举的良策,让范纯礼脸面大增。

其他百官想了想,微微点头,范正的变法科举之策的确是正方,非但一举解决科举的弊端,更兼顾优待士子之策。

“传旨,对张汝舟舞弊案一干人等重罚!同意两浙转运使之策,以两浙路作为试点,变法科举制度!”

赵煦大手一挥道。

“官家英明!”

百官纷纷领命。

……………………

“官家有旨,张汝舟妄增举数入官,贿赂学政,欺君罔上,理应死罪,然而大宋素来刑不上大夫,特免其死罪,除其进士功名,免其官职,徒柳州!”

两浙转运使内,范正郑重宣判。

大堂下,张汝舟闻言顿时如遭雷击,他没有想到自己为了虚名,想要踩着邪医范正出名,却没有想到连邪医范正都没有出招,他就惨败在李清照的手中。

“其他涉案官员一律免职,所有妄增举数的士子五年内不得参加科举,两浙路废除举数入官之策!”范正再道。

“什么?”

两浙官员一片哗然,对于涉案的官员和士子处罚并不出乎他们的意料,然而废除举数入官,却让他们群情激奋,一旦如此,将对两浙之地的士子打击极大,对两浙官场也将会造成深远的影响。

“范大人,你深得官家的信任,还请你为官家求情!放我两浙落榜士子一条生路。”

两浙官员纷纷上书,此事若是传出,两浙士子必将一片哀鸿。

范正状似无奈道:“本官乃是两浙转运使,自然会为两浙士子考虑,然而两浙发生科举舞弊案,官家震怒,本官也无能为力呀!”

两浙官员不由一叹,不由闪过一丝无奈,正如范正所言,两浙路发现了科举舞弊案,没有惩罚也是不可能的!

范正话语一转道:“然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两浙路爆出妄增举数入官的科举舞弊案,足以暴露出举数入官的弊端,本官已经上书朝廷,决定以两浙路为试点,变法解试,将其一分为三。”

“县试,府试,解试!”

当范正将自己的变法思路全盘托出,一众官员顿时心中一动。

在此之前,解试都是三年一次,三年内,所有的士子都集中在杭州府考取解试,参与人数逐年增多,这让杭州府苦不堪言,如果能够将各县各府为两浙路分担科举压力,的确大大减轻两浙路的科举压力。

范正继续道:“每年解试的考生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如果采用童生、秀才、举人,三级划分,层层选拔人才,一来可以让士子参加科举不至于长途跋涉,增加家庭负担,二来也可以选拔最精英的人才进京赶考,以壮我两浙路官场!”

两浙路官员心中一动,科举考试路途遥远乃是举世公认,两浙官员都曾参加科举,自然深有体会。

进京赶考暂且不说,普通家庭到府城去科举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若是能够在本县就参加科举,一来可以节省士子的花销,二来可以让层层分担科举压力。

谭洪眉头一皱道:“如今我两浙路刚刚发生科举舞弊案,若是将科举分流在各县,我等无暇监管,万一再…………。”

谭洪此言一出,两浙路刚刚发生科举舞弊案,若是再举行县试,以底下官吏的百姓贪婪,要是再发生科举舞弊案,恐怕两浙路将会再次颜面无存。

范正朗声道:“想要杜绝科举舞弊,除了坚持传统的糊名法和誊录法,本官决定采用县试异地监考,异地批阅等等。”

“对于此次科举考试中的妄增举数入官的弊端,本官决定采用乡里举保、生员互保和官员保结为主,确保县试保举品学兼优的生儒参加科举考试,同时防范冒籍、匿丧等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应试。”

范正将后世应对的科举舞弊的方法一一道来,顿时让一众两浙官员大为惊叹。

谭洪眉头一皱道:“此事是否太过于繁琐了。”

不少官员微微点头,虽然将解试一分为三,然而范正又增加预防措施,同样增加了科举的工作量。

范正毫不客气道:“我两浙路刚刚发生科举舞弊案,我等再谨慎也不为过。”

“大人所言甚是!”

一众官员最终点头。同意了范正此策。

谭洪依旧质疑道:“若是两浙路失去了举数入官之路,恐怕会引起士子不满。”

范正冷笑道:“落第之人本就是解试落败之人,通过解试的士子依旧难以考中进士,更何况落第之人,两浙路这些年也不过出现一个张汝舟,屡次落第之后考中了进士,结果也被爆出科举舞弊。”

不少官员顿时连连点头,他们本就是科举成功者,自然知道科举的艰难,解试落第想要高中进士可谓是千年万年。

范正话语一转道:“当然对于落第之人,虽然已经失去了朝廷举数入官的优待,但是却会两浙路却可以对其一定的优待。”

“两浙路对其有优待?”

一众两浙官员眼睛一亮,如果两浙路对士子优待,定然可以大大减轻其的这失去举数入官的怨气。

“还请转运使大人明示!”谭洪询问道。

范正朗声道:“但凡考中童生者,选其中的优异者,可以享受每月六斗米的待遇,用来鼓励童生用心读书,减少生计操劳,当然名额有限,每个县只有二十人可享受。”

“每月六斗米,鼓励童生用心读书?”

不少官员微微点头,六斗米足以让一个童生能够温饱,让其专心求学,而且别看只有二十人,日后能够考上秀才的恐怕就在这二十人之中了。

范正再道:“童生优异者一旦考中秀才,其优待自然更多,第一,其可以见官不跪,第二免除其本人的徭役,第三,有资格担任夫子,获取一份生计。”

后世的秀才拥有免除田税的特权,往往会造成很多本地的百姓投献土地逃避赋税,造成朝廷赋税流失,而范正变法科举自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免除其本人的徭役,再添加上夫子的名额,足以弥补田赋的损失。

“秀才!”

一众官员心中一动,如此一来,秀才的含金量和地位大增,就算考不上举人,也能活的很滋润,比惠而不实的举数入官强得多,毕竟如果就算凑够了落榜次数,考不上进士也是枉然。

“最后的举人则是由两浙学政负责举办,两浙路全部秀才皆可参加,士子考取举人之后,就已经步入官吏的行列,除了可以享受秀才的全部特权,还有进京赶考的权利,两浙路会负责其进京赶考路费和花销。”

………………

范正将变法的科举一一道来,两浙路的一众官员纷纷点头。

两浙路新变法的科举制度,虽然减少了举数入官的特权,却给一众秀才和举人大量的优待,更是层层选拔,又避免了科举舞弊,可以说是目前最完美的科举制度,足以平息两浙士子怨言。

更重要的是一旦两浙路变法科举制度成功,定然能够天下各路之首,他们定然可以戴罪立功,将坏事变成好事。

“转运使大人高见!”

一众官员纷纷敬佩道。

谭洪见状,无奈低下头来,范正成功化解科举舞弊案的危机,非但安抚好两浙士子,又让两浙官员心服口服,日后范正必将在两浙路一言九鼎。(本章完)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大宋医相: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大宋医相: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
上一章下一章

466.第466章 童生 秀才 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