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秋风萧瑟洪波起(壹 帝都)
朔王朝,安定三年。
“宣祖溃吐蕃,勤王而入天安。”
——《晟史·宣祖本纪》
斜阳陌照,金光闪烁,街边繁华依旧,而一墙之隔,城外便是肃杀的秋,秋意并未席卷这座城市,她依旧如此充满活力。天安帝都,八百年风雨,也未能洗刷她的繁华。
“怎么有一对骑兵入城?这蛮子模样,不像陛下的仪仗。”
茶楼中,有茶客窃窃私语,街道上,沉重的马蹄声如雷鸣般震撼。
“这就是你没有见识了,近日吐蕃来犯,天水节度使张若虚率兵勤王,硬是在天安城门口,把吐蕃人给打回家了,现在在街上的,正是天水的玄甲骑兵呢!”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诸侯的军队进城,真稀奇啊,那些家伙脸上都带着血,和帝都里那些花架子的明卫完全不一样啊!你说,是不是陛下召他们进城的啊。”
“你可别说,此事乃是开了先例,陛下会怎么想,可不是我等可以去揣度的啊。”
“也对也对。”
......
天水节度使张若虚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他又一双鹰一样的眼睛——这一点遗传给了他的两个儿子。
他在骑兵队列的最前方,慢悠悠地来着缰绳,这帝都玉石制成的地板,恐怕是禁不住这么多铁蹄的践踏啊,当然,更应该受不了吐蕃人的牛蹄子吧。
“张镐。”
张若虚喊了一声,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那富丽堂皇的紫禁城,从这里到禁宫,不过只有一里之遥,只要轻轻策马,便可踏入紫禁。
“在。”
骑队中走出一将,大大咧咧的说到。
“后退,带着所以部队,到城外驻扎。”
这是他下达的命令。
“诺。”
张镐对张若虚行了一个军礼。
“晟儿,你也去。”
张若虚的目光有些虚浮,不知是不是突然下定决心说出这样的话。
“啊?”被父亲注视的少年有些惊讶,他是张若虚的长子张晟,他不解的问到,“父亲不带我一起去面圣吗?”
“炅儿去,你不用去。”
张若虚摆了摆手,看着残阳最后的光亮......
后世的史学家们对张若虚的做法争论不休,有以下两种为其代表:
“宣祖退兵,方有太祖之奋起,始大晟之基业也。”——《晟史·宣祖本纪》
“若若虚不退,直逼紫禁,则大事具成,不劳后者三十年征伐也。”
——《资政通鉴》
......
紫禁城,明宫。
孝文帝姬程渡一脸慌张,龙椅上耀眼的光,也无法掩盖王权的摇晃。
“国师,国师.......”
皇帝反复叫着珠帘背后之人,一帘之隔,十年前,那是母仪天下的风太后,今日,是大朔的国师雪无痕。
“此事,不该由陛下自己定夺吗?”
姬程渡一直仰仗的国师终于发话,声音透过珠帘,显得沧桑而坚定。
“皇帝皇帝,张若虚都把玄甲骑带进帝都了!他要是一声令下,朕还当个屁的皇帝!”
姬程渡时而几尽癫狂的看着龙椅,时而一脸茫然的求救于国师,他的态度在高傲于自卑间徘徊,这明明是朔王朝的帝王,却偏偏是也个将自己置于不同人掌控下的傀儡。
“张若虚因勤王而来,于大朔有功,为何不召他进宫呢?”
雪无痕的声音又一次传了过来,珠帘的背后,却暗藏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