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章 考场风波
今年重阳节,本来是赵重阳的9岁生日,但这次的县试就定在重阳节。所以,初六这天,家里就提前为他过了生日,初七这天,家里就安排了一个车夫和一个16岁的家奴赵安,陪着赵重阳去县城。
给他驾车的车夫不是别人,正是钱先生17岁的小儿子钱小安。钱先生虽然不会功夫,但他的两个儿子钱小波和钱小安自幼就和镖师的子女一道习武,武功也是不错的。
这次他们十个原来威远镖局的子弟接受赵重阳的聘用,到达赵家庄后,他和大哥钱小波一道被留在了赵家庄,其他八人则到了刘家村。这两兄弟不但功夫不错,而且从小跟着钱先生学习记帐,所以稍加培养一下,当帐房是没问题的。
正是由于有这一技之长,他兄弟二人被留在了赵家庄。到达这里后,为了把二人培养成理财高手,赵重阳教会了他们用阿拉伯数字记帐,并运用数字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算盘虽然产生于宋代,但这个时代在的人只能进行加减运算,并且加减法的口诀也还不完善。赵重阳是珠算爱好者,不但在前世学会了乘法,还给一个老会计学会了归除。
现在,他把准备把珠算的加减乘除全部教会他们,并安排钱小波一边负责赵府的安保工作,一边接手赵家的帐目,今后如果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钱小波就是他所在集团的财务总负责人……
赵家庄离县城的距离比离南京府城还远一些,所以赵家除非必要的生意往来,一般不去县城,都去府城南京购买所需的物资。因此,赵重阳虽然九岁了,却只去过县城一次。
赵家在县城自然是有店铺的,既然是小少爷要来考试,县城赵家店铺的掌柜早就准备好吃住的地方了。
到了这里休息一天后,重阳节这天天不亮赵重阳就吃了饭,由老掌柜亲自陪着来到了县学。
考生进场了。为了防止考试作弊,差役们对考生夹带纸条等作弊行为进行了严格而认真的检查。考生全部排着队接受差役得的搜查。
突然,赵重阳看见一个差役趁别人不注意,偷偷地从自己的包里摸出一张纸条藏在手里,在搜前面一个考生的提篮时,乱翻了两下,搜查的两人,就拿出那张写满了字的纸条说那人作弊,把那个考生扭到了两个主考官面前。
那个考生竭力申辩,说纸条不是他写的。
赵重阳听声音和看背影感觉受冤枉的考生很熟悉,提着篮子跑过去看,原来是和他一起读私塾的同窗黄凤明。
他知道,黄凤明是一位很有实力的考生,过县试和府试都很有希望的,何况还是那两个差役污陷他。
赵重阳不觉义愤填膺,走向前去对两位考官说:“我亲眼看见这张纸条是这个差役放进他篮子里的。这位黄兄是我的同窗,学问一向不错,根本不会作弊。”
只有副主考官显得很不耐烦,说道:“谁有时间听你俩申辩,两个差役又不认识你们两人,有必要陷害他吗?你再为他开脱,就同他一道取消考试资格,三年之内都不准考。来人!把这名考生押下去关起来,待考试完毕后再处理。”
这时,主考官终于发言了:“且慢,事关一个考生的前途和清白,必须要搞淸楚事情的真相。”
副主考道:“大人,现在考试在即,哪有时间慢慢查证。何不等考试完毕后,查证清楚,如果属实,证明他该受惩罚,如果不属实,给他恢复名誉就行了。”
赵重阳见主考官似乎要接受副主考的建议,心里大急,高声道:“主考大人明鉴,这副主考官总想帮着差役解脱,阻挠大人查找真相,我怀疑这两位差役很有可能就是副主考大人指使的,否则两位差役不会冒着坐牢的危险故意栽赃陷害黄兄。
试想县试一过,纵使大人你们查明了真相,这位黄兄一样的错过了这次考试,要等三年后才能考,不查明这位黄兄三年后同样能参加考试,这结果还有用吗?
说穿了,副主考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想要黄兄参加今年的考试。其实,只要大人允许查此案,片刻工夫就可以搞清楚事实真相,不会耽误正常考试。”
主考官道:“这位小考生说得有理,我差点上当了。那请问这位小考生,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查清楚这件事吗?”
“只要大人允许我问这两位官差几句话,我就立即可查清楚此事。”赵重阳道。
副主考一听急了,慌忙问主考道:“难道大人硬是要听一个小儿的片面之词,而不相信自己的部下吗?”
主考义正词严的说道:“本主考官只相信公平正义!好,这位考生,我允许你提问。”
于是赵重阳开始提问:“请问两位官差,二位是随便在黄兄的提篮里翻一下就看见了纸条的呢,还是仔细检查了整个篮子,包括食物、笔管都仔细看了才发现的?”
“当然是把食物、笔管、衣服等翻遍了才找到的。”说完还得意的一笑。
副主考官可能认为这个差役居然答得滴水不漏,很是满意地点点头。只有主考官在一傍直皱眉头。
这时赵重阳又开始发问:“那么请问这位差役,黄兄带了几只笔?还有纸条你是在衣物里发现的呢,还是在他带的烙饼里发现的?”
这时,那个差役答不上来了,支吾了一阵,副主考官自以为聪明,提示道:“真是两个蠢货,想一下,纸条是不是在烙饼里发现的,笔是不是两支?”
另一个差役立即会意,马上答道:“纸条是在烙饼的夹层中发现的,笔确实是两支。”因为,在他想来,以往查到的作弊纸条,十有八九都是藏在大烙饼的夹层中的。
笔大多数考生也只带两支,一支答题,一支备用。
赵重阳又问道:“你俩确定是在烙饼的夹层中找到的纸条,笔是两支,不会翻供?”
二人毫不犹豫地说道:“就是打死我们都这样说,决不翻供。”
赵重阳郑重地向两位主考官拱了拱手道:“两位大人,答案已经出来了,确实是两个差役在栽赃陷害黄兄!其理由有两点:一是黄兄喜欢吃面食,从不带烙饼,故出门带食物只带饭团。二是黄学长文武双修,写字时下笔重,总是怕笔写坏,一般上学都要带三支笔,考试估计可能会带四支,但绝对不会是两支,至少都是三支!”
停了一下,赵重阳继续道:“黄学长,你现在就当着两位主考的面把笔和饭团拿出来,请他们验证。”
主考官道:“不用验证了,我相信这位考生说的是真的。你们看,这位姓黄的考生既然学问不错,字会写得这样差吗?还有这张纸条上只有一百一十六颗字,竟然有七十八颗是错别字,显然写字条的人是一个不学无术之徒。
而你们所说的那家私塾,我下乡时去坐过,你们的陈老师把学业优秀的学生文章拿给我看过,其中这位黄生也是被陈先生看好的弟子之一。
其实此案除了字迹不符和错别字特别多外,还有一个更明显的特点,如果这张字条是从烙饼中拿出的,那么烙饼上多少有些油和水份,藏在里面的字条不可能毫无油迹和水痕,所以无论从何种角度来判断,这两位差人都是故意为之。另外,我猜你就是陈先生最得意的那名弟子,有小神童之称的赵重阳吧?”
“学生正是赵家庄童生赵重阳,今天在大人面前班门弄斧了,请大人原谅学生冒昧。”
主考官哈哈大笑道:“你小小年纪,心思缜密,知书达礼,且具有正义感,实在难得。愿你考场得意,仕途一帆风顺,尽快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赴重阳道:“学生自当勉力为之,不负大人厚望。”
两个差役早已在-边六神无主了。主考官高声喊道:“来人,将这两人押去刑房关好,待考试完毕后再行审问结案。副主考于光有包庇案犯之嫌,也不适合当副主考,现免去其副主考资格,回家闭门思过。
一场考场风波就此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