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进军大获

第四百四十二章 进军大获

青居城山下的棱堡修筑好后,曹轩即改名后的曹二狗,便率领大军从水陆两路前往大获城。通过陆路进发的第一和第二师共有十个团一万五千人,另有相同数量的基干民兵。这三万人马仅每日消耗的粮食便极为惊人。幸好时值河水充沛季节,运输船可以重载前行。随行的水军只有一个半团,共有大小四百余艘船只,其中三百余运输船,装载不下整个大军。它们主要是运送粮草辎重和重型火炮。

霹雳军陆路大军沿着嘉附江边的官道前行。此条官道一旁是山,一旁是滔滔江水。蒙军在沿途设了不少堡寨,以居高临下之势用滚石擂木,扼守官道。只是这种防御对霹雳军却没有用。在陆上部队开拔之前,溯水而上的战船便对沿河蒙军堡寨进行了炮击。这些建在低山上的堡寨都在火炮射程之内,在猛烈的炮火之后,都被炸得七零八落,守寨蒙军也都夺路而逃。

曹轩此次进军的速度并不快,一方面是因为要等待水军清理道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道路狭窄。前往大获城道路号称是官道,但并不宽阔,只能勉强能让四马并行。只有到了大获城附近,前进到一个山间河谷地带,道路才豁然开朗。这个方圆十余里的河谷小盆地,便是阆州城所在地。阆州城早已毁于战火之中,周边的百姓皆搬到小盆地西边的大获山上。那里正是杨大渊的老巢大获城。

川中八柱之一的大获城,其高百余丈,周边河水环绕,地势极为险峻。与钓鱼城等坚城一样,大获城内面积广阔,既有耕地也蓄有水源,可以长期耕战。霹雳军的战船可以通过嘉陵江的支流东河直抵城下,但由于仰射的原因,虽然能炮击城池的边缘部位,却不能对城内的关键建筑构成威胁。更重要的是,霹雳军人数众多,根本无法在狭窄的东河两岸立足,只能前出到小盆地扎营。

霹雳军在抵达小盆地前,蒙军已在小盆地的西北侧扎下了营垒,与东北方向的大获城守军形成了犄角之势。大获城有军民过万人,其中军队有五千余人。这五千余人有四千是杨大渊的部属,其余都是准备前往青居的援军,因为去路被霹雳军所阻,不得已进了大获城。因为所部兵力占据绝对优势,杨大渊倒能掌控这些外来的蒙军。

小盆地内的蒙军有一万三千人,其中川北而来的汪惟正部九千人,从运山城而来的张大悦部四千人。蒙军的步兵营垒扎在小盆地中央,面对着霹雳军的来向,其四周也挖了数道壕沟,筑了土墙。土墙后还布置了火炮和床弩等攻城武器。为了消弱霹雳军的火炮威力,汪惟正又命人在营垒内构筑了大量土木工事。蒙军骑兵的营垒则在步兵营垒的后方。

就在霹雳军的前锋到达小盆地之前,赵匣剌也率领手下的骑兵与汪惟正汇合了。他本奉钦察之令,率旗下的一千二百骑兵前去潼川府路突袭霹雳军的后方,却发现过不了涪江。总参谋部留了第二师水军的半个团兵力在河上巡逻。赵匣剌不死心,派了侦骑沿河窥视,却发现箭滩渡和灵泉山已经要塞化,一接近就会吃炮弹。上次纽璘渡过的青石渡口及其余小渡口也有战船监视,根本无法大规模渡河。

赵匣剌仍不死心,他派出了数十支十人骑兵小队,用随身携带的羊皮囊偷渡过河,倒是过去了十余支。只不过这些侦骑过河之后却并无用武之地。霹雳军对潼川府路并没有大规模开发,少有的屯垦点也是防卫坚固。至于城池、工厂、矿山更是防御严密,还有大群的民兵守卫。过河的蒙古侦骑在骚扰中根本讨不到便宜,反倒在火器之下损失惨重,只得悻悻窜了回来。

蒙古骑兵虽然自持力很强,蒙古马甚至只要吃草便能活下去。时值夏日草木葱郁,马匹不致于饿死,却还是无可避免消瘦下去。赵匣剌思忖长久失去后勤补给也不是回事,当下他便派人给钦察送了口信,自己则率军前往大获城方向而去。由于嘉陵江上的霹雳军战船都在清理河道两侧的蒙军据点,为官道上的行军队列提供保护,故赵匣剌渡河倒是顺利。实际上,这是曹轩故意放他们过河,毕竟一千多骑兵留在后方,终究是个隐患。

赵匣剌率军到来,让大获城的蒙军总数达到了二万人左右。,其中骑兵达到了三千人。这些骑兵之中,战力最强的并赵匣剌所率的蒙古轻骑兵,而是汪惟正部一千蒙古汉军重骑兵。梓潼之战让汪惟正明白了霹雳军才是劲敌,在此之后他开始扩充武备,除了加大仿制火器的力度之外,还狂砸家底重建了属下的重骑兵。这些重骑兵之中,有二百骑是人马皆披铁甲,其余八百骑则是全身披挂皮甲。汪惟正并不是不想让重骑皆披铁甲,而是条件不允许。一方面这对战马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铁甲实在太昂贵了。除了自已打造之外,他还四处花高价购买,这直接花光了汪氏的家底。

相比骑兵,蒙军的步军实力也不弱。一万七千步军中,四千蒙古汉军战力彪悍,其士兵多为北方人士,其体形高大军纪也严苛。如果都使用冷兵器,霹雳军士兵是无法正面对抗他们的,即便是勇悍的播州军也不是其对手。新附军虽然总体战力弱鸡,但杨大渊与张大悦手下的亲兵队也很精锐。两人手下也各有两百铁人军,加上汪惟正所部的铁甲步兵,总共有六百名全身着铁甲的重装步兵,其战力也极为骇人。

当然,集结在大获城的蒙军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军令畅通,少了往日的相互制肘。眼下西川元帅府的蒙军尽墨,刘黑马身死纽璘前往开平,四川蒙军尽归东川元帅府号令。眼下钦察被困在青居城,作为忽必烈任命的东川元帅府都元帅,汪惟正是当之无愧的最高长官。即便是钦察的心腹赵匣剌对其命令也不敢违抗,杨大渊、张大悦等将领对其也是俯首听命。

正因为如此,汪惟正便决定在大获山下与霹雳军一决高下,而不是像钦察那些分兵驻屯各处,被困住后被各个击破。眼下大获城及山下盆地集结的兵力,已是四川蒙军所能调动的最大兵力,不仅对东川蒙军来说是生死之战,对汪氏家族来说也是生死之战。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此战失利,四川蒙军将再无力抵抗霹雳军的进攻,汪惟正也无法长期守住其苦心经营的利州。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南宋之霹雳风云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南宋之霹雳风云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百四十二章 进军大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