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第233章 南越,发兵北上的赵佗
第233章南越,发兵北上的赵佗
汉六年,南越四年,七月。
南越国。
使者跨过数重山岳,密密丛林,将一则重磅消息送进了番禺城。
为此,南越国主赵佗当即是召开了朝会。
群臣挤在大殿之中,灼热的空气从吸入到呼出,让他们头昏脑胀,再加上背部脖颈不断冒出的豆大汗珠,浑身是黏糊糊的感觉,根本不想进行过多的思考。
关于文明的研究,后世是发现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从未出现过强大的文明。
四季高温即是原因。
毕竟古代没有空调,长期处于高温状态实在让人煎熬和暴躁,比寒冷更限制人的思维运转能力。
看着下方难安的臣子们,赵佗同样烦闷扯了扯腰间厚重的礼服,这天气真是太热了。
他轻咳一声,对着身侧的侍从低语几句后,随即向着朝臣们宣布说:“诸位勿躁,寡人已经吩咐侍从去窖内取来冰块,到时候放置在殿内降温。
然后也会给诸位分发,以此取凉,能以更加舒适的状态,商议接下来的事情。”
听到这话,殿内群臣纷纷站起谢恩道:“谢上恩泽,如雨若风。”
不论平日里他们对赵佗的观感如何,这一刻的道谢是分外真挚。
待到侍从取来满满一大桶冰块,放在碗中分发下去,群臣们的心绪逐渐是安定下来,目光沉静地集中在了上首位置的赵佗那儿。
今日的朝会召集确实突然,在未时召开,正是一天里最热的时间段。
这只能说明确实有要事宣布。
放下手中冰冰凉凉装有冰块的玉碗,赵佗拿起一卷帛书,低声说:“汉朝所分封的魏国,在前段时间出现叛乱,这件事情大家应当知道吧?
当时我认为这是趁机北上的良机,不过被诸位劝阻了。”
听到他这么说,群臣面面相觑,没人发话。
汉地出现诸侯作乱,赵佗是想“反攻大汉,北上中原,歼敌百万,光复咸阳”,以这十六字方针,还制定了完备的计划。
不过朝堂上的群臣听到这个想法,几乎没人支持。
荡平当地这些土著不成问题,可要反攻大汉?
开玩笑,我们南越什么实力,我们这些臣子不清楚,您这个南越国主难道还不清楚吗?何况曾经大秦的正规军输了个干干净净,我们这些多年来疏于训练的军队,岂又有机会胜过那新兴的大汉呢。
看着突然安静下来的大殿,赵佗深吸一口气道:“诸位,当时那汉朝的魏国进行叛乱,你们觉得寡人不该趁机出兵。
但现在寡人又得到了一则新的消息。
匈奴单于引三十万控弦之士南击汉朝,汉朝的皇帝是派出了二十万的精锐士卒去反击。
此刻,他们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北方,集中在那些匈奴人身上。
那长沙国的吴芮长期以来是对我们的国土进行骚扰,难道寡人还要接着容忍他冒犯的行为吗?”
如此说完,他目光坚定地扫视一圈群臣。
当初胡亥扶苏内战的消息传来,自己的上司南海郡尉任嚣即认为大秦的气数将近,等到陈胜起义,恰逢他生了重病,只能将割据南海郡建国,隔绝中原的方略告知赵佗。
借着任嚣留下来的余泽,赵佗是切断与中原的联系,吞并了桂林郡和象郡,构建出如今南越国的基本盘。
而且赵佗很聪明。
他借着秦法,将秦朝任命在南海郡内的那些官吏按上各种罪名,借机全部杀死。
因此朝中剩下的臣子都是赵佗的自己人,上次“反攻大汉”计划被集体反对,其实也很让他意外。
看着壮志凌云的主君,群臣反对的态度没有坚定了。
比起区区魏国造反,匈奴南下的声势更大,对汉朝影响更加剧烈。
借此出兵,明显是合适的契机。
于是殿内的保守派没有出声反对,激进派则是站起表示支持。
接着南越的丞相吕琦站起身,拱手行礼后,出声总结:“禀王上,臣对您的想法,表示支持,原因有三。
其一,汉朝虽然势大,如同凶猛的老虎,可它正在与北地的恶狼进行搏斗,我们则如同猎手,用长弓去进行攻击,不会引起它的殊死反扑。
其二,与我们接壤的有长沙国和荆国,其中长沙国势弱,又不受汉朝皇帝信任,只要我们制定合适的策略,一定可以将其打败。
其三,我们南越周围的地形实在太适合防守了,即使我们北上受阻,可那些汉人想要过来征讨我们,定然会水土不服,且被我们的陷阱弄得焦头烂额。
故而我们这次出征,拥有这三条优势。进可得大江之南,以图中原;退可守阳山、横浦,将汉军拒于国土之外。
因此王上不必再有顾虑之心,可以命令士卒出征了。”
“丞相你说得好啊。”听着吕琦将自己心里的想法具象化出来,赵佗是兴奋地连连颔首,转过头说,“侍从,速去给丞相的碗中多添上数块大冰!”
众人闻言,纷纷望向吕琦,颇为眼红。
炎炎夏日里的冰块,比同等重量的铜钱还要珍贵,甚至用黄金都买不到,朝堂上仅有小部分的臣子家中的地窖内少量存有。
不过相比起它的价值,这碗冰代表的意义更是让他们羡慕。
这可是王上的恩泽与信任啊。
内心狂喜的吕琦谢完恩后说:“相较这碗冰块,臣的言论被王上认可,就是最大的恩赐啊。”
“不错,不错。”赵佗是低声赞道,脸上挂着淡淡地微笑,“吕琦听旨,由你负责征召民夫,调集士卒,旬日后出兵北上!”
“唯!”
————
汉六年,闻匈奴犯汉,佗曰:“长沙王常辱我,此乃良机。”
八月,引兵十万攻长沙边邑,连下数县。——《史记·南越列传》
————
隔绝中原的南越国的存在,并未分裂华夏,从统治者的角度看,当时南越国主赵佗一直认可汉文化,并在归附汉朝后,清剿蛮夷,对当地百姓进行教化。
在一定程度上,他的行为是加速了民族融合,让粤地、桂地成为华夏自古以来的固有领土。——《中华上下五千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