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铁路是解局的钥匙!
“奎娃、有句话,本不该说,但为了基业,舅爷还得说。河州距银州一千余里,再加上还要从瓦州到会州修一条路,加起来就是一千五百余里地。这么长的路,用铁轨来铺,耗资之巨,超乎想象。
若是徐徐图之,用十年八年将其修好,倒也不是不能。可要在三五年之内,要将这么长的一条路修好,以我来看就是好大喜功、劳民伤财。要知道、始皇修边墙而至秦亡之鉴,不可不防。”这个时空,秦汉是有的,到了魏晋后才与宋应奎所处的时空发生了偏差。二舅爷以始皇帝修长城之事来举例,就是要告戒宋应奎不要轻易搞大工程。
“舅爷、始皇一代,搞的可不止是边墙一事,他还修了直道和驰道,其中驰道与吾要修的铁路倒是很相像,目的和功能也类似。
后世将秦二世而亡的原因归咎于始皇任上的这些大工程,是有一定的道理。但吾觉得,也不全面。一朝兴亡的原因有很多,将眼界只放到一点上,就有一叶障目之嫌了。
看兴衰、评利弊、眼界要宽广才行。河朔本乃中原旧地,为何在汉之后渐与中原行远而成了番邦乐土了哪?究其原因,与直道废弛、边墙崩坏关系甚大。
我安西军要想久控河朔,仅靠黄河水运力所不及。必须要有一条运量大、速度快的路配合黄河水运,方能让河州、洮阳、瓦州、会州、平川、银州乃至五原、朔方真正连成一个整体。
铁路加水运,可使得目前我军治下的主要板块,在物产、民力和军力上互相支撑,就长远来看这是个省钱省力之政。
无有铁路,将来开发三套后所得之粮,只能就地消耗,用其支撑其它地方成本巨大。而目前的熟地,若是长时间单向往银州河朔一带输血,也将难以为继。
有了铁路,我军控制计划中的地域,最起码能节省三成左右的兵马,此事之大舅爷应该能想通。
总而言之,吾认为修边墙、建直道之类的作为并不是秦亡的根本,这些策政无有对错,错的是行事策略和手段。铁路必须要修、而且得尽快修好,但是劳民伤财之事不可干,过度役使百姓之行不可为。
将其干成兴我安西的善政,是对督军府上下最大的考验,吾等当迎难而上。
具体来说,尽管修铁路耗资甚巨,但今后流入我境的百姓数量最起码有数十万之多,这些流民初来之时,身计艰难,仅靠开荒种地,短时间内很难安下根脚。让他们通过修铁路的务工挣钱,何尝不是一举两得的善政?
当然、是不是善政,关键在于官吏的执行。若是官吏借修路之名,对上贪污克扣建设资金,对下盘剥百姓之利,所修之路质量堪忧,不足用之,那我安西离覆灭就不远了。
此番修路、吾会大量用流亡至我境的士人,再加之从中专和大学毕业的专业官员,以期在管理上能够有序。同时、加强监管和督察,以严刑峻法,敦促官吏尽心于事。”
面对二舅爷的不解和疑问,宋应奎长篇大论的将自己对修铁路的看法以及用意全盘托出。目的是想通过他的口,让手底下的人能理解和支持全力修铁路之事。
简单的估算修一里铁路造价大概在五千块银元,一千五百里铁路,总造价就是七八百万块银元。
目前军政府全年财税收入也就在三百万到五百万块银元之间,抛去开支每年的结余不足五十万块银元。
也就是说以目前的财力,想要将这条铁路全线修通,军政府最少得节衣缩食用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攒出本来。
如此大额的支出,底下人在真正用上铁路之前,是很难想通到底是为什么,不做好解释工作肯定是不行。
至于说修铁路的钱,宋应奎倒是没有太过忧心,资金来源他早有计划,那就是用增发货币和债券来解决问题。
最近几年治下的百姓翻了好几倍,原来发型的货币已很难满足流通需求了,通过修铁路正好能实现由上到下,大覆盖范围的给货币注水,以解决流通货币不足的问题。
以目前的体量,每年注水一百万块左右银元价值的货币问题不大。持续三年,就能解决三百万两银元的工程建设费。
毫无顾忌的增发货币也不行,必须得用债卷将民间余集的钱收回来,如此一来就给货币超发加上了一道保险,同时还能为铁路修建再募集一部分资金。
再配合对外贸易,以及货币外流,总体货币形势,宋应奎认为还是可控的。
如今天下,大郑那边的铸币量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北方大片失地没有规模化发型的货币,蔑蒙政权亦无发型货币的习惯,再加上西藩政权的货币需求。安西政权所发型的货币,市场空间是相当大的。
只要贸易能恢复正常,消化增发的货币轻而易举,甚至增发的这点货币都未必满足市场的需求。
格局放大一点来看的话,建设铁路的成本,是有方式和方法来摊薄的,并不棘手。现在最为关键的是打通商路,将贸易规模弄上去。只要贸易规模上去,就能用安全的使用金融手段将铁路修好。
尽快恢复与大郑之间的规模性贸易,向西藩和西域方向扩展贸易规模,才是当务之急。
此前安西政权是没法直接同西域展开贸易的,待河西地区全面光复后,宋应奎觉得,有必要深度开发云谷工商业与西域之间的贸易商路,对这条贸易线要予以充分的重视。
就现阶段的交通现状来说,西域贸易线的体量不可能有多大。但是、这条贸易线的好处在于利润大,稀缺程度高。通过西域贸易线,可以换回来大量的金银和玉石这种硬通货,这些东西对安西政权的货币储备至关重要。
同时、大郑那边的丝绢等贵货也可以通过这条贸易线外销,从而拓展安西政权与大郑之间的贸易联系,借助贸易加强安西政权在中原腹地的存在感,好为接下来的事做好铺垫。至于当中转站吃过水面的利润,反倒不想想象中的那么重要,捎带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