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宗室问题
明朝宗室的爵位分为亲王、郡王、辅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我*就*爱^中文网朝廷处理了一个亲王,在崇祯皇帝看来,这可以算得上是一件大事了,所以崇祯皇帝也做好了充足的应变准备,以防发生什么以外情况。
但是出乎崇祯皇帝意料之外,朝廷处理处理福王,却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澜,而朝臣的反映最多就是上篇奏折,说按照祖制,圈进皇室宗亲应该送到中都凤阳去圈进,而不是把福王圈进在西山。
其实朝臣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究其原因,其一就是宗室人口太多了,在洪武年间,总是人口仅五十八人;而到了永乐年间,就达到了一百二十七人;在嘉靖八年玉牒所载宗室人口达八千二百零三人,一百年间增加六倍。
至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又增加约1.5倍,达一万七千六百六十一人。嘉靖期间,仅河南地区便有亲王五人,郡王八十人,将军、中尉、郡主、县主、县君等共一千八百九十人,为天下之最。
明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宗室人口过一万八千四百九十二人。再过26年,到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见载于玉牒的宗室人口,已达十五万七千余人。到了崇祯时期,总的人口接近二十万。
明制规定,宗室禄标准,亲王禄米10000石,郡王2000石,镇国将军1000石,辅国将军600石,镇国中尉400石,辅国中尉300石,奉国中尉200石。公主及驸马2000石,郡主以下逐级递减。
庞大的宗室,耗费了不知多少国家财富、民脂民膏,特别是明中后期,巨额的宗禄开支使人人的赋役负担日益繁重,就拿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来说,全国税粮总收入为2285万石,而各王府的岁禄开支就达853万石,占全国税粮总收入的37%,成为国家经费中的最大开支。92zw.com
在年景好的时候,朝廷还是勉强可以付给宗室们所需的禄迷,但是年景不好的时候,朝廷连官僚集团、军费都勉强才能凑齐,哪有钱粮来支付庞大的宗室开支啊,所以朝臣在心眼里巴不得皇上多处理几个番王呢。
再有,郑国泰和福王可是与东林有旧怨的,想当初国本之争的时候,东林与郑贵妃、郑国泰以及支持他们的大臣可是闹得很僵,郑贵妃、郑国泰一伙极力要福王登上太子之位;东林拼劲全力要维护正统。
现在福王、郑国泰都落马了,这正是东林所期望的,而现在的朝廷里,东林势头正盛,所以朝臣们不能说对圈进福王一事拍手称快,但是也乐于见到福王倒台;至于说郑国泰,不少朝臣可想要知他于死地的。
最后就是,这毕竟是宗室的内部事务,外臣不好多嘴。宗室里的事情,说不清道不明的,谁都不想参与其中,这里面的水可是很深的,一个弄不好,既得罪皇上,又得罪广大的宗室贵戚,所以很多大臣不愿参与其中。
所以,朝臣们几乎没有对崇祯皇帝处理福王有所不满的,到时有很多的希望崇祯皇帝能严厉的处置郑国泰,但是崇祯皇帝接口皇长子降生,不愿多造杀虐,所以还是坚持不杀郑国泰,而是圈进。
但是从福王抄没的家产让崇祯航地不得部正事宗室的问题,福王作为神宗皇帝最钟爱的儿子,福王就番时,神宗皇帝赐给福王两百万亩田产、福王结婚时,花费花费了三十万;修建王府,花费了二十八万。
而且在郑贵妃的干预之下,神宗皇帝还赐给福王盐引千记,所以福王可以算得上是番王指责最为富有的,朝廷从福王家中抄没的家产,达到了一千余万两,两外还有大量的古玩等珍贵的古品。
朝廷财政连年吃紧,崇祯皇帝时常动用内帑才能勉强够用,而一个番王竟然如此的富有,这让崇祯皇帝耿耿于怀。崇祯皇帝心说:哥们我是勒紧了裤腰带,才勉强弥补财政亏空,而你们这些番王也太富了吧。
崇祯心想,,俗话说,有苦同当,有福我享。现在的情况是本人辛辛苦苦的维持这大明江山,成天的食不甘味,夜不成眠的,看看本人都瘦成什么样了,而你们这帮宗室,一个个肥得流油,这可不行。
于是崇祯皇帝下定决心要削藩,所以崇祯皇帝吩咐把宗室的玉碟拿出来,崇祯皇帝要看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现在大明朝光亲王就八十多位,其余的郡王、辅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更是不计其数。
而其中记在了比如晋王府的庆成郡王朱济炫,生有多达100个儿子,全封镇国将军。崇祯皇帝真想把庆成郡王朱济炫从坟墓中拉出来,对他说:大哥,你是怎么整出这么多的儿子的,是不是有什么秘方啊。
崇祯皇帝心里一算,就算是这八十多个亲王能有福王一半的财产,那该是多大一笔钱啊,有了这些钱,老子想干什么干什么,兵工厂,老子开它十家八家的;战船,老子建它千八百艘的;还有那个什么皇太极,;等老子俘虏了他,非得用白花花的银子砸死他。
于是乎,崇祯皇帝在在心里呐喊,老子一定要削藩。不过崇祯皇帝也初步了解了一番,这些番王也不是一个个都是混吃等死的主,有些还是很出色的番王,比如说郑王朱载堉:朱载堉胸襟广阔,同时朱载堉读书刻苦,涉猎广泛,在音乐、天文、数学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就是朱载堉创建了十二平均律,并在数学上找到了解决它的方法。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明朝宗室,大部分无所作为,吃着国家的禄米,仗势欺人,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但是其中还是有些出淤泥而不染的,所以在处理宗室的问题上,不能搞一刀切。
对于那些如朱载堉的,朝廷可以给优待;对于那些只知道收刮民脂民膏的、混吃等死的宗室,崇祯皇帝是不介意削去他们的爵位的。但是崇祯皇帝想要削藩,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宗室太多了。
大明朝,宗室遍地跑。稍微大一点的城市,都有一两个宗室贵族。而崇祯皇帝也不能一下子就把这些宗室贵族全削下去,如果那样的话,可以想见,这些宗室贵族是不会坐以待毙的。
他们一定会弄出一点响动的,而崇祯皇帝却不想把精力都花费在内耗之上,所以用雷霆之法肯定是不行的,要是一个个的去收拾,那要韩非多少的功夫啊,那可是八十多位亲王啊,还有数不清的郡王、辅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
崇祯皇帝很苦恼,但是崇祯皇帝很清楚,宗室问题必须要抓紧解决,这个负担太重了,如不解决,朝廷迟早要被宗室给拖垮了不可。这是个棘手的问题,而崇祯皇帝现在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毕竟宗室问题在哪个朝代都不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