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才
北宋时,金陵有一个姓马的员外,五十岁时生了个儿子。老两口乐得嘴都合不拢啦,给孩子取了个名字叫宝来。孩子刚刚五岁,马员外就替他找了个先生。这宝来也真有点小聪明,三四年光景,“四书五经”,作诗填词,学了不少东西。尤其是作诗,那可说是出口成章。不过有一条,他作诗只有三句半,而且大都是虎头蛇尾,前半截还象那么回事,后半拉可就不成话了。
宝来十岁时正逢大比之年,这孩子心高气做,再加上平时许多人都夸他是神童,于是他就有点飘飘然。一天早上,他竟偷偷离开家门,独自上京赶考去了。
这天中午,他走到。一个村庄,日头火旺旺地烤得他嗓眼直冒烟。他远远看见一个小媳妇在井上打水,于是三步两步走到井边,向小媳妇讨水喝.小媳妇一听他说是上京赶考,嘻嘻一笑,又摇头说:“你既是赶考的,定会作诗了?”宝来说:“那是自然。”小媳妇说:“那好,你要能照我身上作一首诗,这水管你喝个够。”宝来一听,随口吟道:“遥看嫦娥妆,近瞧赛王墙,三寸小金莲,横量。”
小媳妇一听十分高兴,让宝来饱饱地喝上一顿清凉的井水,然后美滋滋的提着水走了。谁知宝来正坐在井边休息,只见那小媳妇手里按着一根烧火棒,气冲冲地跑到井边,不言不语,照着宝来就是几下.宝来大吃一惊,一边躲,一边叫:“大嫂大嫂,为什么打我?”小媳妇边打边骂道:“你这歪才,害得我回家被丈夫臭骂了一顿!你说,脚哪有横量的?横就有三寸,长不
就有尺把了,那我还不变成了母夜叉!你,你这个东西,太、太杂毛了!”
此时,有个过路的老和尚走到这里,见此情景,双手合十,口念:“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敢问女施主,因何打骂小童?”小媳妇一看是个和尚,就把作诗的事说了一遍。和尚听了,很觉诧异,他把宝来打量了一下说:“你这小儿,若能照贫僧身上作诗一首,我不但请这位史施主不再打你,还要资助银两与你.”宝来一听,破涕为笑,他稍稍沉思一下,然后吟道:“堂堂一和尚,貌似佛祖相,”和尚一听,连声赞道:“好,好,果有奇才!”话未落音,宝来又续道:“头上无根毛,贼亮。”和尚一听,气得目瞪口呆,抓住宝来衣领,“啪,”就是一个耳光,打得宝来哇哇大哭。引来了一群看热闹的人。正闹得不可开交,凑巧本县县官经过这里,听到人声噌杂,就命衙役近前察看,衙役报说一和尚与一妇人在打一小童。县官心中颇为狐疑,于是下令把三人带回县衙。
这县官也是个闲扯淡,回衙后竟把此事忘了。直到掌灯时分,才想起此事,于是他身着便服,抱着他那刚满周岁的“千金”,到了大堂,吩咐把宝来等带上来。小媳妇与和尚战战兢兢地把原委说了一遍。县官听后颇觉有趣,不禁雅兴大发,于是也叫宝来照他身上作诗一首。并说如作得好,不但有重赏,还要派人护送他进京赶考。宝来一听就来了精神,他转动着两只大眼珠子,高声诵道:“老爷坐大堂,怀抱状元郎,”县官一听,手捋胡须,不住点头。宝来一看更来劲啦,他提高嗓门叫道:“狸猫充太子,荒唐!”县官正在得意之中,猛地听到这后面的词,不觉拍案大怒:“好你这个顽童,竟敢如此侮辱本官,来人呀!给我重打四十,充军山阳!”
宝来赶考未成,反被充军山阳,小小年纪吃尽了苦头。
这天,他正坐在城墙边的青石板上逮虱子,想起在家时的生活,看到眼前的处境,不觉呜呜地哭了起来,这时只见一个老者蹒跚走来,见宝来在此啼哭,不觉动了怜悯之心。他坐到宝来跟前,轻声问道:“孩子,你为何孤身一人在此啼哭?”宝来抬起头,一看老者是个一只眼。不象个恶人,就将自己的家世告诉了他。老者一听急忙问道:“你母亲是不是姓宋?”“是呀。”“呵呀,我可怜的孩子,我是你表舅宋迁哪!你怎么落到这儿来的呀?”宝来一看遇见亲人了,抱住表舅就大哭起来,于是,他把如何离家赴京赶考,如何作诗被打、充军等事向表舅说了一遍。表舅一边听一边摇头说:“你这等说,我却不信,哪有小小孩儿,作出这等歪诗的,你不妨照我身上作一首看看。”宝来仰着泪脸看了看表舅,脱口又蹦出了一首三句半:充军到山阳,见舅如见娘,二人双流泪,三行。”表舅一听,脸都气青了:“罢、罢,你这个小畜生,落到这步田地,还要取笑捉弄于我,真是个歪才呀,歪才!”说完,牙一咬,脚一躲,头也不回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