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最新更新

34最新更新

近日宫中格外热闹,天刚蒙蒙亮,宫门便打开,车轮声声,香车轿辇竟是从宫外排到了宫门口。

毓庆宫中,承祜揉了揉眼,看了看散落在面前的几份他皇父特意送来给他练手的折子,任由白萍带着一列宫女太监进来为他洗漱宽衣完毕。

待宫人们出去后,胤礽的寝殿内便只余下了白萍以及一位中年内侍,这中年内侍话不多,办事却极为干练,因而近些年颇得承祜信任。在二人面前,承祜显然也放松了很多。

“今日当无大事,一会儿便去看看保成吧。这孩子,寻常与我在一处闹惯了,几日不见,倒有些想他了!”

白萍轻轻地以袖口掩住嘴,抿唇一笑:“我的太子爷,您莫不是忘了今儿个是什么日子?”

“什么日子?前去援助福建将军萨木尔的援军五日便已出发;朝鲜入贡的使臣也已将贡物呈上,如今也该在回程上了;浙江、湖北等省十一州县的旱灾皇父已命钦差大臣前往视察,并已开始筹备赈灾款项……还有何事是我忽略了的?——啊,听说明珠遭到了皇父的严厉申饬?”

那中年内侍有着一双极为沉稳的双眼,平静之中偶尔闪过几分睿智的灵光,此时,他正与承祜的目光对上,轻摇了摇头:“索相让您静观其变。还有,近些日子最好少与他往来。”

承祜一怔,却仍是点了点头:“叔公原来早有思量,既如此,按他的意思来就是。”

“还有……今日是大选之日。”见到承祜惊愕的神色,那内侍的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却又很快隐没不见。

“这么快?”

“这可是您自个儿的大事儿,合宫都忙上了,偏您自个儿最不上心!”白萍关切的声音中带着一点儿轻微的责备。

“瞧我!”承祜蓦地拍上了自己的前额:“真真是糊涂了!”

“这一次主事的照旧是惠妃娘娘、荣妃娘娘、宜妃娘娘与德妃娘娘。不过,她们选的多是二阿哥与三阿哥的侧福晋、庶福晋。至于太子爷您的福晋们,毕竟兹事体大,还得看皇上的意思。”

此时早膳已被满满当当地端上了承祜的案头,象眼小馒首一品,肘丝卷一品,白面丝糕糜子米面糕一品,螺蛳包子豆尔馒首一品,银葵花盒小菜一品,莲子羹一碗。

承祜看着没什么兴致,随意动了几筷子,白萍见他意兴阑珊,在一旁轻声劝道:“您好歹多用些,若是让皇上和三阿哥知道了,又该担心您的身子是否不适了。”

“要过问便让他们过问去!孤实在吃不下了。”承祜一向在白萍面前较为随意,直将她视作半个母亲,然而如今他用上了孤这一词,白萍也不好再劝,只道:“那您留心着点儿,指不定皇上什么时候就要唤您过去呢。”

@************************@

入了御花园中,池中见那冰霜消溶,夹岸的杨柳又抽出了鲜嫩的枝芽,承祜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又一个年关过去了。

往些年胤褆、胤礽、胤祉等几个小的在大宴后总会拉着承祜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因而承祜倒也从不感到冷清,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情形越来越少,直到大宴在他的映像中留下的只是烧得火热得几乎要让人流汗的地龙、坐在对面看不清脸面、口中却道着阿谀赞美之辞的人……

御花园中的鲜花,一年胜似一年的娇艳,这宫中的温度,却是一年不如一年。一阵寒风吹过,承祜不由得打了个颤。

不远处,一个身着华丽宫装的妇人正缓缓走近,身上带着的名贵首饰与她那高人一等的精神气派彰显着这个妇女在宫中的地位。她脚下的花盆鞋碾在地上,踩出踏踏踏的清脆响声。

承祜将实现从远处的风景上收回来,对着女子点了点头,还算恭敬地唤了声:“惠额娘。”

女子的面上带着融融的笑意,只是那笑容并不让人觉得和蔼,反倒像是别有深意;女子的面上一派和气,那和气却无法深达眼底。

“太子好兴致,这个时候,却在这里赏景。”她的唇畔挂上了一抹意味不明的笑容,低下头,套着指套的右手轻轻地划过左手。有着繁复花纹的金色指套在阳光下折射出一阵过于刺眼的光芒,一闪而过。

“也就是前面有惠额娘以及其他额娘们撑持着,承祜才能在此处偷得浮生半日闲了。”承祜温文尔雅地笑着,惠妃斜眼望去,已分辨不出这温和是面具还是出自真心。

她不由得拧了拧手中攥着的帕子,“前些日子太子派人送来给胤褆的那些琉璃珠子……可真是多谢太子了,不过胤褆他自很早以前起就不喜欢这些小玩意儿了,我怎么劝他都不听。虽说是太子的心意,但到底也只好放在那儿,做个摆设用了。”说到这里,她的语音中带了一丝状似叹惋的情绪。

承祜面上不变,颔首道:“不过是些小玩意儿罢了,原也没指望弟弟能把玩多久。能做个摆设,已是很好。”

“皇上素来推崇兄友弟恭,难为太子爷能这样体恤自家兄弟。不过,俗话说,‘路遥知马力从,日久见人心’,一日两日做到一件事,不算什么,要长长久久的,那才叫真心,才算是难能可贵,太子爷说,可是?”惠妃说到此处,抿唇一笑,垂下的眼脸挡住了她颇具深意的笑容。

“的确是日久见人心……久了,才能看出一个人的本质,惠妃娘娘说,可是?”承祜嘴角的弧度拉大,眼中却没有多少笑意。

惠妃眸光一闪,继而掩住唇轻笑:“太子爷说什么便是什么罢!前头选秀之事繁忙,本宫要早些回去主持大局了,皇上指不定什么时候召见呢,你也早些做做准备吧!”

“多谢惠额娘告诫。”

惠妃转身离去,却正好对上了面色有些不善的胤礽。

“三阿哥。”

“惠妃娘娘安好。”胤礽叫得很生疏。

所幸惠妃也不介意,直直与他错过身,便离开了。

胤礽几步来到承祜的面前,“哥,她跟你说什么了?”

“没什么,不过是些琐碎之事,不值一提。”承祜望着面前的胤礽,毕竟是自己照看着长大的弟弟,几日不见,便觉得整个人都不习惯了。

“保成正长个儿呢,几日不见,觉得你又长高了。”望着面前丰神俊朗的少年,身上带着股子淡淡的傲气,眼中飞扬着自信的神采,承祜当真有一种“吾家有儿初长成”的感觉。

“哥,说什么瞎话,哪有人长那么快的!”胤礽反驳道。

“可不是长大了,这回啊,该给你指侧福晋了。”承祜却像是来了兴致,笑着揶揄胤礽,就是不肯轻易放过他。

胤礽这回诡异地沉默了,半响方道:“那……哥喜欢什么样的女子?”饶是承祜也听出,胤礽的语气有些许勉强。

“皇父指什么样的给我,我就好生与她相处,有什么喜欢不喜欢的……”

少年听到这个答案,好像是松了口气,他看着承祜的背影,青年的身体显得比他高大可靠,整个人都透露出一种温和隽永、让人感到舒适的气息,可胤礽知道,那只不过是承祜的表现。对于真正在意的人,承祜从来不会像对待大多数人一样,一视同仁,总是会格外的关照,偶尔还会透露出些许强势。

豫了一下,胤礽将手打上了承祜的肩:“哥,那你再回答我一个问题好不好。小的时候,有一次,你在马场中摔下了马背,还记得么?那之后的第二天,见到……二哥的时候,就觉得他怪怪的。联想到这些年来你与二哥之间忽冷忽热的关系,以及惠妃刚才说的话,我不得不去想,是不是惠妃有了动作?”

“谨言慎行,保成。”转过身,承祜右手的食指在电光石火之间覆上了胤礽柔软的嘴唇,胤礽的双眸倏忽间睁大,只听承祜在耳边继续道:“不过,如你所言,保成,保清……胤褆他,终究与我们不是一道的人。就算曾经再怎样亲密,也终究离不开那分道扬镳的结局。”说到此处,承祜的眼中带上了一层薄薄的冰霜。

@************************@

“太子爷……哎哟太子爷,还有三阿哥,奴才们可算是找到你们了,皇上正传你们呢。”

找?

承祜与胤礽对视一眼,承祜对着梁九功道:“不知汗阿玛身边……惠妃娘娘可也在?”

“在!四位娘娘都在那儿呢!皇上和太后亲自交代的差事,谁敢不办好?太子爷,三阿哥,您二位就快些随奴才过去见驾吧!”

选秀的宫中,主位上已经由四妃换成了皇上。一向最是快人快语、字如珠玑的宜妃正坐在一旁跟康熙说着什么,康熙捧着手中的茶盏,不时地点点头,其余三妃偶尔也插插话进行些许补充。

“依臣妾看,这个瓜尔佳氏是个不错的,伊尔根觉罗氏、李佳氏、程佳氏、钮祜禄氏也是好的……”当啷啷一串名字,宜妃极有眼色,眼见着念头几个名字的时候,皇帝点了点头,后面却没多大兴致了,便也不再念下去。

“这里头,倒有几个是好的。伊尔根觉罗氏便指与胤褆做福晋罢,李佳氏与程佳氏做胤礽的侧福晋。只是现在还在太皇太后的孝期之中,等到了明年,再完婚。至于太子的福晋与侧福晋,朕还需再斟酌斟酌。改些天叫瓜尔佳氏与钮祜禄氏进宫来给皇太后请安吧。”

宜妃何等乖觉,听康熙这话,便心知,这太子妃怕是要从这两家的女儿中选出了。

“承祜,胤礽,既然来了,便与朕一道去看看明史罢,那些大学士总算是不负朕望,将明史编纂出来了,朕今日心中高兴。咱们父子好久没在一起说过体己话了,今日边走边说!”

每一次改朝换代之后,后朝皇帝要做的一件重要之事,便是编纂前朝史书,这不仅象征着本朝皇帝无可置疑的统治权,也是在向心向前朝的遗老们做着通告:前朝已成历史,成为书中的白纸黑字,再也不复存在了。

成得此书,康熙自然高兴。

胤礽却将目光投向了承祜,见他只是轻微的一怔,随即便若无其事地放松了下来,胤礽心中便也心安了。

一直以来,与承祜生活在一起的胤礽都知道,自己的兄长对于前朝有着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情感,这种情感,致使他在偶尔梦醒之后独自一人坐在书案旁,对着书卷暗自垂泪。

只是,这种情况随着胤礽的长大越来越少,终于不再看到。从那时候起,胤礽就敏锐的感觉到,承祜的身上发生了什么他所不知道的蜕变。那样强烈的蜕变,却又是在那样不经意间进行。

承祜垂着眼脸,如今的他,对于谈论那个朝代的事物,已经能够十分淡然了。

走在路上,他状似不经意地问道:“不知阿玛和保成,对于明代皇帝有何看法?”

康熙仔细地思索了一番,很果断地给出了答案:“明太祖南征北战定江山,明成祖功绩之高,远迈汉唐。其余明帝皆不足为人道。另,爱新觉罗氏后人当以朱厚照为戒,切莫荒废正道。”

承祜在心中暗自讽刺地笑笑,果然,一个连唐太宗都看不起,说他立太子总是取决于长孙无忌的皇帝,还是不要太过指望有多少人能入得他的眼。

至少前一世的朱高炽,定然是入不了的。一个在位没多久、毫无重大功绩的皇帝,这就是他前一世的人生。

甚至,他的儿子朱瞻基也没有多么伟大的功绩。但是,自家的事情只有自家最清楚,他对于前世的人生,还是颇为满意的。

至少,继永乐盛世之后,他和他儿子所统治的时期,仍被称为明宣盛世。

所谓贤明的君主,不一定要做出多少赫赫的功业,立下开疆辟土之功,这是他一直以来的观点。但是,这一世的他,显然不适合那样的方式。

@************************@

“参见皇上,参见太子。”大学士们看着康熙等人来了,齐齐跪下行礼。

“众卿平身。”康熙一边说着,一边走上前去翻阅那些已编纂好的明史。

“谢皇上。”负责总编纂的人凑到康熙跟前,对他道:“臣下们遍览前朝各种书籍,终成此书。”

康熙却忽地皱了眉,招了承祜道:“太子,你过来看一看这些记载!”

承祜闻言,上前去接过明史,翻看了那书籍,眼见翻到的正是他的父皇朱棣的那一页。在靖难之役后,按照他父皇朱棣的指示,明代史书中这一切被记载为合理的行径。

上书朱棣自小为太祖所喜,太祖每见其,辄喜,数次有将大统交付之意。奈何,太祖身边奸人成群,导致本应属于朱棣的皇位落入他人手中。今朱棣靖难,乃是合乎太祖旨意,合乎道义的……云云。

这些东西,便是朱高炽、朱高煦等人也能分辨出其中的真伪,然而,因为手头的资料这么记载了,清朝的大学士们也这么记载了,康熙帝显然是在为这失真的记载而不悦:“纂修明史诸臣,曾参看前明实录否?若不参看实录,虚实何由悉知。明史成日,应将实录并存,令后世有所考证。”(本句话摘自《清史稿》)

明实录啊……承祜眯了眯眼,即便是透过明实录来看明朝,那也是一段支离破碎的历史。谁又能够说,明朝皇帝在清朝史官笔下不会失真呢?

一个朝代灭亡了,便总有些东西要破碎。

不过,也许他日后可以尝试着对他所知道的部分加以修缮。

说到文化,康熙便不由得想起那些令他头疼的江南士子。对于读书人所传导的舆论能够达到怎样的效果,康熙显然心知肚明。

事实上,近些年来,康熙已经开始在抓写“反诗、反文”的人了。

当几日之后,成片成片的名单被堆上康熙的桌案之时,京中以及各处的差役们也开始行动了。

“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

“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

…………

承祜看着被康熙送到自己案头上的折子,呼吸蓦然间变得沉重了几许。如果他是从后世穿越而来,便会感叹于,为何某些雍正乾隆年间才被翻出来的诗句也在此时被堆上了案头。

自有王朝建立开始,文字狱从不是个令人陌生的话题吗,为巩固自身统治,对读书人加以迫害。从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便已将之推向极致。南北朝时的“国史之狱”,北宋时的“乌台诗案”,都彰显着以文字罪人之事从未间断过。

甚至,朱高炽的祖父朱元璋与父亲朱棣也是有明一代文字狱的推行者。

杭州教授徐一夔贺表曰:“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

朱元璋大怒:“生者、僧也,以我尝为僧也;光,则剃发也;则字,音近贼也。”遂杀之。

到了清朝,自顺治帝开始,文字狱又蓬蓬勃勃地兴盛了起来,冤案却占泰半。康熙年间,明史案开启以“逆书”索贿之先河。

这些承祜知道,康熙也知道,然而,在康熙心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什么是可以被牺牲的,从来都分得清清楚楚。

承祜一拳狠狠地砸在桌上,看着那被罗列其上的一个个名字,将那些折子啪地一声合上,扔到一边。白萍赶忙上来拣了。

什么都知道,却什么都不能做,这种心情,才是最让人窝火的。

承祜道:“为孤准备一套便装,孤要出宫走走。”

白萍见主子心中烦闷,想着出去透口气儿也好,便应了一声,下去准备了。

作者有话要说:顺治帝兴文字狱7次,康熙帝兴文字狱12次,雍正帝兴文字狱17次,乾隆帝兴文字狱130多次。

PS:最近几章节的评论真是惨不忍睹啊,这是为毛呢,是某人写得没有feel么?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清穿之承祜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清穿之承祜
上一章下一章

34最新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