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戎狄攻略

第一百一十章 戎狄攻略

更新时间:2014-03-14

要寻访秦国,必须往西走。西边是老秦人的发源地,蕴含这秦国的历史,老秦人几千年来的情怀,还有最重要的华夏民族历史。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炎帝的故里,西歧周文王,姜太公垂钓。

卫鞅和管乙,不是在缅怀历史,更多的是在感受秦国的贫穷。

荒山野岭,人马难行。入目山野,或徒见草木,不见人烟,或寸草不生,孤羊独鸣。二人一路西行,不入县城,唯驻村落。

一处山峰上,一人手拄拐杖,一人背着木箱。

“道路不通。”

“人口缺乏。”

“秦国举国人口一百五十万,大半散落在前后不着的地方。”卫鞅叹道。

“多产粮食,多生育。”管乙道。

卫鞅道:“一代人二十年,二十年太长。”

管乙双眼一亮,手指往西边遥遥指出。

卫鞅哈哈大笑。

“掠夺人口。”管乙道。

卫鞅笑道:“秦国大略,一战,西击戎狄,解后顾之忧;二战,南下取巴蜀之地,得沃土千里,以为粮仓,巫盐富国;三战,灭周,使天下大乱,秦国得东出之机;四战,攻韩,夺韩国铁矿,绝各国兵器,此长彼消。如此四战,百年之后,天下可一统。”

管乙热血沸腾,仿佛看到自己驰骋沙场的雄姿,道:“六哥,但愿我能打完这四仗才死。”

卫鞅擦掉脸上的汗水,道:“还有一仗,我们必须要打,打魏国,把魏国打残。”

管乙道:“为了雪儿。”

卫鞅点头,道:“为了雪儿。”

管乙道:“就算秦国人不打,我们也要拉起队伍,自己去打。”

卫鞅道:“对。还要防备秦国人反嘴咬我们,回去之后,把老营的铁匠、木匠调来商於西营。在西营打造一批兵器,以防不测。”

管乙道:“六哥,你费了这么大苦功,都是为了防备秦国人。”

卫鞅不否认,道:“秦国要强,必须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翻天覆地的变化,必然招来洪水一般的反击。秦国强盛之后,利益当前,各方势力抢夺利益,杀得眼红,首当其冲的便是我们这些外来的人。我们毕竟不是秦人,秦国人学得我们的本领,挖尽我们的好处,必弃我等如敝屣。还有,君权交替,一应风吹草动,都可能给我们带来灭顶之灾。管弟,我们牢牢记住,一旦秦公身死,我们立即逃亡,不做片刻犹豫。”

管乙笑道:“六哥想得真远,我记住了。秦公一定会用你么,你有几成信心?”

卫鞅伸出两个巴掌,说道:“十成。”

“取出纸笔来,写下西击戎狄方略。”

管乙背着的木箱,里边装满了纸张,许多已经写得密密麻麻,有山行、关隘的图画,有注明何处可埋伏,何处可藏兵,何处可安营扎寨。那处关隘,怎样布防,需要多少士兵,可以达到怎样的防御效果。

还有记载着,那里适合建设村庄,那里适合修建道路。走访过的村庄,人口多少,打仗伤残多少,平均寿命,小儿出生死亡率,林林总总,许多数据形成表格,写得一清二楚。

“西击攻略,设置关卡防御,收购奴隶,而后待机发兵攻击,置县,驻军。”卫鞅说道。

管乙取出竹筒,倒水磨墨,想了一下,写了好几张纸,两三百字:西攻略,与某地某地设两关,各驻兵三千,成两道防线,某处筑兵城,驻军亦三千,以为呼应。购得奴隶十万之时,为发兵之机。拟从栎阳出兵六万,一路四万直插陇西郡,一路两万出临姚,步骑各半。原九千守军,抽六千推进两百里,作为接应。置县,驻军一万。与雍城之间,建兵营三所。等等,比卫鞅所说的详细多了。

“北边也可采用相似策略,在北地郡设奴隶交易市场,重金收购匈奴奴隶,数量不限。目的,削减草原人口,引发草原部落见仇杀,使其威胁不到中原大地。”卫鞅道。

管乙翘起手指,道:“六哥,好样的,够阴够狠。”

卫鞅笑骂道:“你才阴狠毒辣。”

管乙哈哈大笑。

他们的西行之旅,有时一天只能见到一处村落,有时候三两天都见不着人影,被天席地。有时候有路可走,有时候根本无路可行,只能沿着河流寻找道路。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山野间传来歌声,卫鞅听出这是一首《无衣》,歌词他能背下来,可以歌曲的形式听到,却是第一次。

一首激励士气的古老歌谣,听起来却是那般的悲沧。

来自半山上一个砍柴的农夫。

“秦国人当真好战么?”卫鞅忽然道。

管乙默然,他们接触到太多的秦人了,老秦人真的好战吗?将心比心,没有人会喜欢在战场厮杀,余人生死相搏尤其是底层的国民、奴隶。

卫鞅道:“秦人好战这个说法,我认为不对,最多只是秦人比其他各国的人民,更不容易屈服,更加坚强,如此而已。好战,神经病才好战。秦国的主要矛盾,就是人们生存所需的缺乏与落后的生产力成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管乙听得懂,因为卫鞅给他解释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概念。

“这句话我们记在心里就好了,不用写下来。”卫鞅笑道。

“大叔,可否一谈?”管乙高声喝道。

“哎呀,来客了。”半山上那位老者惊奇道,扔下柴火,柴刀插在腰间,很快就到山脚下。“请问哪里来的客人,山沟沟里许多年不曾有外人来了。”

卫鞅道:“老丈,我是卫国来的士子,这位是我的兄弟。”

“魏国?”老者皱起了眉头。

卫鞅笑道:“老丈,不是和秦国打仗的魏国,是那个弱小的魏国,赵国的东边,与鲁国、齐国相邻,不曾和老秦人打过仗。”

老者哈哈大笑,道:“原来是卫国,老朽晓得。”

卫鞅和管乙一早注意到,老者缺了一条胳膊,空着半截袖子,管乙问道:“老丈,你也曾当兵,和魏国人打过仗?”

老者道:“秦国的男人,有谁没和魏国人打过仗,老头子这条胳膊,便是先君献公十二年时候,丢在河西的。自那以后,就再没上过战场喽。”

管乙点点头,根据他和卫鞅的统计,秦国偏远山村里的成年男子,伤残率高达五成。有些村庄,竟然高达九成,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完好无缺的那一成,仅仅因为这一年多来,秦国不曾与魏国大战。去年的函谷关大战,仅仅是防御,损伤不大。

他们发现一个很特殊的现象,秦人极为抱团。打仗的时候,秦军中一个村或者一个地方的士兵凑在一堆,一起冲锋陷阵,舍命救援。可是这一群士兵和另一群士兵之间,就没那么友好了。比如两个彼此有仇的村子,眼见对方被魏军屠杀,也绝不会发一兵一卒援救。

曾经遇到的伤残率高达九成的村子,就是在战场上,中了魏军的埋伏,邻里村子的人却幸灾乐祸的袖手旁观。死去了大半,拼命逃出了小半,都成了半截人。

管乙不多说,因为他曾经是与秦军激战的魏军。

“老朽乃村子里的村正,两位远客,非得进村不可,今夜就住老朽的家中。”老者听到不是魏国人,十分之热情。

管乙和卫鞅拔出长剑,替老者砍了两捆柴火,扛起这才跟他前行。人家本来又残又穷,要是因为他们耽误了一天的工作,他们心里不安。

老者连连喊道,这如何使得,只是熬不过两人,只好赞道:“客是好人呐,客是好人呐。”

距离砍柴地方不远,约摸两三里地,转个弯便是一大片贫瘦的田地,零零散散的十数处房屋。路上跟老者了解到,村里共男女老小,共一百三十余人。

“有远客,烧火笼迎客。”老者高声呼叫。

“有客来喽,有客来喽。”一群小孩子满村子乱跑,大喊大叫,比过年还高兴。

“各家的精粮凑出来,迎客。”老村正大笑喊道。

“两位远客,先到家中喝完凉茶解渴,婆娘,老二,老五,出来招呼何人,老大去喊人准备迎客。”老者进了家门,高声大喊。

出来一位五十岁的老夫,身后三个男子,老二拄着拐杖,老五少了只手,比他老爹稍微好一些,从手腕处断了而已。老大倒是四肢健全,左脸上一道刀疤。

“客好。”

卫鞅和管乙连忙道:“打搅了。”

卫鞅问道:“村正几个子女?”

村正痛苦的道:“生了十二个,养活六个,老三老四石门之战时候死了。还有个女娃子老六,嫁个了隔壁山娃子家。”

卫鞅和管乙相视一眼,小二出生死亡率五成,男子战争伤亡率八成八成,如果老大的刀疤脸不算致残的话。

他们不会去问为何这么苦,国家伤残的士兵,为何没有照顾,对死亡士兵的家属,为何没有优待。这些不必问,有功必赏的是贵族,隶农和农民,有功无赏,伤残的带来的好处,仅仅是非紧急时候,不必上战场而已。或许,还有点抚恤金,大概可以买半个月的口粮。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重生之卫鞅大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重生之卫鞅大帝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章 戎狄攻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