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676:没一个是省油的灯

第674章 676:没一个是省油的灯

“就是,怕他个球!”周怀安说着又道,“林场那边的块菌,今年还是让他们老徐他们一起上山挖啊?”

周一丁点了点头,“人手多点好,去年就去晚了,今年开市就让他们上山,等会儿我去跟二春还有老徐说一声。”

周怀安叮嘱道:“那你顺便去观音一趟,跟美娜姐弟也说一声。”

“要得!那我就先回去了哈!”周一丁说着就跨上了自行车。

“一丁!”周母端着腌好了的洋姜走了出来,“给雪娇带点回去,她喜欢吃。”

周一丁笑嘻嘻的接过,“还是我二娘对我好!”

“少拍马屁!”周母嗔怪的瞪了他一眼,“酒米我都帮你买好了,趁现在不忙,我把阴米给你们做好,省得到时候雪娇生了,还要等你丈母娘送阴米来招待亲戚。”

周一丁感激的说:“多谢二娘,我都没想到这些!”

“跟我还说这些!”周母乐和和的去灶房准备开饭去了。

吃过晌午饭,杨春燕就去拿了一袋奶粉和一罐米粉骑车去了方田大队。

刚到杨小雪家门口,就看到院子里晒满了洋姜,她拍了拍院门,杨小雪闻声出来,笑盈盈的把她迎了进去。

杨春燕把奶粉和米粉递给了她,“米粉是我婆婆妈做的,小九儿也喜欢吃,想着小杨也在吃辅食了,就给你带了些过来。”

杨小雪高兴的接过篮子,嗔怪道:“拿米粉来就行了啊,你还拿那么贵的奶粉来。”

“不贵,怀安让王桢帮忙带回来的,一袋比供销社便宜三块多,你给小杨儿吃吃看,合他胃口的话,以后带的时候,就多带几袋回来。”

“那我就不客气了哈!”

杨小雪拉了竹椅给她坐下,“我回来就喊你姐夫去问过了,听说他们还没跟隔壁说好,就来了个从宁安来的本地人,把他们带去路口拐角方四海家,找的他家帮忙收,那家人有些讨厌,我就没去打听。”

杨春燕:“不用打听了,王桢让三哥带了消息回来,说他们的烤房在宁安。”

这时方志强也出来了,“春燕,来的那人是方四海家隔房的堂兄弟,听说他们家还有个兄弟,还在县城也开了家药铺。”

杨春燕听后忽然想起大药房的方医生也姓方,“哦!姓方的话我晓得,药铺就在桥东街,以前还跟熊老幺合伙收过红菇。”

“方四海在我们村有个外号,叫方四害,跟他们家打交道,没几个人能算得过他们。”方志强幸灾乐祸的说,“找他家帮忙,你们就等着看好戏吧!”

杨小雪也点头,“对,那一家子就没一个是省油的灯!”

“那我们就等着看好戏了。”杨春燕又对方志强说道,“再过十来天就开市了,你们早点做准备哈!”

方志强笑着点头,“开市大家最先去的就是自己的老窝子,挖完了再去别的地方。”

杨春燕看了看杨小雪抱着的孩子,“山上比山下冷多了,小杨儿咋办呢?”

杨小雪有些心疼的看着孩子,“过几天我就把孩子送娘家,让我妈帮忙带小半月,把开市这段时间忙过了再说。”

开市这段时间是最好挖块菌的时候,这半月挣的钱,能赶上后头一个月挣的了。

“唉!”方志强叹了一口气,“我妈儿那是没指望了,只能麻烦老丈母了。”

“我妈都说了,到时候把孩子送过去就是,带一个是带,带两个也是带!”杨小雪说着白了他一眼,“你妈我从来没想过要指望她,他们没帮我们带过一天小杨,我们还不是过来了!”

“你跟春燕说话,我去挖地去。”方志强见她一说自己父母就没个好脸色,忙拿了锄头开溜。

杨春燕看着落荒而逃的方志强,劝道:“姐,方姐夫现在真的比以前好多了,你就别动不动怼他,提他父母的事了。”

杨小雪说:“他不提我也很少翻老账的,就是每次带着小杨儿上山挖草药的时候,看到他妈老汉儿带着他姐的娃,心里不舒服的时候刺他两句。”

杨春燕听后想想也是,孩子才几个月就每天跟着父母上山,换成她也心疼。

杨小雪想起孩子跟着他们一起在山上的日子,眼圈有些发红,“我真的是越想越气,别家的老人就算跟儿子媳妇吵架,儿子媳妇送两次节礼就和好了。

端阳、中秋该送的节礼我们都是送到了的,换成别的父母,就算不待见儿子媳妇,孙子还是要心疼的,可他们硬是连看都没看过我家小杨儿一眼。

他妈老汉儿以为他们能干一辈子,要不就是觉得等他们干不动了,以为他姐才是他们的依靠。到时候,就让他们去县城找他姐给他们养老去。”

杨春燕拍拍她,安慰道:“别气了,你跟方姐夫好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才是正道。”

“志强也这样说!”杨小雪想到家里的光景,高兴的对杨春燕说道,“今年收红菇,挖草药卖,我跟你姐夫已经攒了一万多了。”

杨春燕听后也替她高兴,“真能干!”

“燕儿,谢谢你!”杨小雪看着她真诚的说,“要不是你和怀安帮衬,我和你姐夫现在还住老房子,跟他们斗得像乌眼鸡呢!”

杨春燕窝心的看着她,“我们又没帮你们多少,这些都是你和方姐夫辛辛苦苦换来的。”

“都自家姐妹,姐不跟你说客气话,你们的好,我跟你姐夫都记着。”杨小雪说着起身进屋拿了一个袋子出来递给她,“我闲着无事的时候,给你和小九儿织了件毛衣,做了双鸡婆鞋,你来了就顺便带回去。”

杨春燕拿出鸡婆鞋,给自己的是白底黑色灯芯绒的鞋面,小九儿的是枣红色的灯芯绒鞋面,“姐,还是你做的针线活好,我做的鞋子连我自己都嫌弃。”

杨小雪见她喜欢,咧嘴笑了,“我给你做的时候,你姐夫还说,怀安在城里给你买的都是洋气的皮鞋,我觉得走山路还是穿布鞋舒服,就给你做了。”

杨春燕连连点头,“当然是布鞋穿着舒服了,不管走多远的路一点都不磨脚,也跟脚。”

杨小雪接过去说道:“唯一不好的就是下雨天不能穿!”

“这倒也是!”杨春燕把鞋子和毛衣装篮子里,“今天挖的洋姜还没切完,我就先回去了哈!”

“你忙我就不留你了。”杨小雪跟着她站起来往外走,“你走了我也挖洋姜去,争取进山挖块菌前把油菜浇一遍,往后才能安心上山。”

“那我走了哈!”

杨春燕回去后把情况对周怀安说了,夫妻俩觉得那边来的人,被方家牵着鼻子走,看样子也不咋的,便安心忙家里的事了。

第二天一早,周怀安去了宁安,把蜂蜜交给王桢后,两人就去了南街,黎家隔壁的院子门口停了一辆拖拉机,还有几个人在卸煤炭。

两人看了后,便往回走,王桢说道:“听黎大哥说,他们砌了三间烤房,两个烤炉,雇的附近的闲着的妇人帮忙清洗块菌,一天一块五的工钱。”

周怀安笑道:“今年我哥带着嫂子去收购点了,我让我妈在村里又请了十个人回来干活,加上去年的几个一共有十七个人,工钱还是照两块五一天给的,城里才一块五,比我还抠门!”

“周大哥,你一点都不抠门,你想想,我们工地上那些干活的泥瓦匠,不包香烟茶水也才三块一天。”

“春燕说她们干的活不比那些泥瓦匠少,特别是,忙的时候经常要忙到晚上十一二点,收红菇的时候还好一些。

收块菌的时候,井水冰冰凉,多干一会儿连骨头都冷了。多给点工钱,她们干起来活来也细致一些。”

“我听周三哥说,收块菌的时候,你们还要煮姜汤给那些村民吃,干活的女工加班晚了,你们还要煮东西给他们吃!”王桢拍拍周怀安肩膀,“说起来还是我这个甩手掌柜舒服。”

“这些我哪想得到,都是春燕跟我妈弄的。”

“大娘和大姐都是贤惠的女人。”

周怀安咧嘴,露出口白牙,“我也这样觉得!”

王桢看着不由得笑了,“前些天,为东哥拉了一拖拉机酒过来,我看生意还挺不错的,你家收的那些木耳、菌子,我觉得也可以弄间铺子摆出来卖。”

“对啊!我咋没想到?”周怀安想了一下,“等会儿去工地上跟木匠师傅说说,做几个货架把那些山货都摆出来,年底这两月卖刚合适。

还有,我想等旅社旁边的房子修好了,在后院砌几间烤房,以后从白灵山、花市那边拉回来的块菌,就直接卸在这里清洗烘烤。”

“我觉得没必要,县城的工商管理费还有税费都比乡下高,像我们在村里请那么多人帮忙干活,在城里就不属于收山货的小商贩了,属于工厂一类的性质。”

“多亏你提醒,我就想着能节约点油钱,没想到还有这些区别。”

“我也是这次打算扩建铺子,才留意了这方面的信息。”(本章完)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重回1981小山村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重回1981小山村
上一章下一章

第674章 676:没一个是省油的灯

%